主题颜色

两会代表热议安全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矿难频发,处罚太轻

2009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首届维护职工权益首席杰出律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秦希燕与网友交流时表示,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秦希燕说,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稳定,也是近年来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特别重视,“但为什么重特大事故屡禁不止?为什么还这么厉害?并不是没有采取措施,我认为还是需要在法律上进一步的完善”。

我做了一些调研,接触了很多老板,包括煤矿、金矿和其他一些矿场的老板,他们也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让他们忘记了法律。开一个矿一年的利润上千万元,甚至有上亿元。而在惩处方面,《刑法》中现在只有3条与此直接相关,分别是第134条、第135条和第139条,最高刑罚是7年有期徒刑,一般是3年有期徒刑甚至更轻。《安全生产法》规定,经济方面的处罚最高是20万元。那么这些老板就会想了,对每个矿来说,安全事故是偶然的,碰上就碰上了,最多也就是关几年,罚20万元,甚至轻的判一个缓刑。这样的法律规定无法遏制事故。”秦希燕说。

他认为,我国《刑法》规定,对过失致人死亡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一个矿发生事故,死亡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却也只有这么几年,“这难道公正吗”?相关法律条款需要修改,导致重大死亡的和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否则会给老百姓造成一种感觉,人命太不值钱了,死了人赔了20万元,但是生命都失去了,20万元有什么用呢。

政协委员:增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刻不容缓

中国安全生产网讯 记者李丽报道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孙聪牵头提出了“关于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冯培德、尹泽勇、李椿萱牵头提出了关于组建国家直升机航空救援与探测总队的建议”。这几位委员均来自航空工业企业及航空科研机构。

“关于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中指出,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暴露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救援装备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队伍等一系列问题。

而中国的自然灾害、各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制约因素。据民政部统计资料,在一般年份,全国受灾人口约2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

为此,科技界委员孙聪牵头,建议由“国家发改委主持制定‘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并设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发展’和‘航空应急救援保障条件建设’两个专项,列入当前拉动内需、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财政规划;由公安部牵头,联合国家地震局、交通部、卫生部和军队组建专门的航空救援队伍”。

其中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发展专项包括,加快直升机、运输类飞机及多用途通航飞机发展,促进无人机、浮空器和卫星等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解决其动力、机载设备和救援装具的配套与自主保障问题;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制造领域;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采购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

几位委员强调,在航空救援中尤以直升机问题最为严重。尽快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增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关于组建国家直升机航空救援与探测总队的建议”中指出,汶川地震暴露出我国直升机数量太少,现役直升机全天候能力低、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等问题。

因此,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冯培德与尹泽勇、教育界委员李椿萱等建议,应迅速组建中国直升机航空救援与探测总队,可将总部设立在北京,并在全国设10个分队约100个下属站点,需要140架轻重搭配的直升机、1200人 (含300名飞行员),计划用3年时间组建完成。

全国政协委员胡建胜:将农机安全进行到底

中国安全生产网讯 记者李丽报道 3月4日晚,记者给来自新疆自治区农机局的胡建胜委员打了两次电话,才采访到他。倒不是因为他忙于应酬或有诸多记者采访,而是他正忙于整理农机安全方面的材料。

在去年“两会”时,胡建胜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投入”的提案。他建议,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管理人员的编制,加强队伍建设。但因为鉴于新疆地区农机部门的实际财政情况,他提出的有些问题无法立即解决。对此,胡建胜委员表示,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非常理解相关部门的难处。

今年,胡建胜委员又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其中仍然涉及农机安全,包括建议为新疆农村建设专用的农机库、农机棚,提高道路质量等,再一次显示了他要将农机安全进行到底的决心。

8万,50万;87台,300台

相比众多的经济专家、央企老总、明星委员,胡建胜委员可以说是来自基层了。他长期从事农业工作,对农村十分熟悉。

“虽然这几年,新疆农机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但由于农机监理工作经费不足、人手不足、农机数量增长速度快、监理技术装备落后等原因,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还不容乐观。”胡建胜委员说起这些有些无奈。

“上世纪80年代,新疆拖拉机的数量在8万多台,现在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拖拉机在内,有50多万台拖拉机、100多万台的配套机具、47万多名拖拉机驾驶员。而现在农机监理人员不够,全疆只有1500多人。我们统计过,过去一个监理人员管理87台拖拉机,现在管理的拖拉机将近300台。拖拉机是分布在广阔的农田里,拖拉机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近几年发生的农机安全事故,也说明了管理还不够到位。”胡建胜委员说。

另外,农机检测手段依然非常落后,靠农机监理人员耳听、手摸、眼看来检测。而现在大型的农业机械多、科技含量较高,没有高科技手段有些机械是检测不出问题的,这就造成了隐患。

不靠拖拉机靠什么

现实情况是,新疆农村的经济水平远远不及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农村客运交通不发达,尤其是南疆地区。

“到过新疆的人都知道,新疆地域面积很大。农村没有公交车,绝大部分农民也没有经济实力买汽车,出门不靠拖拉机靠什么呢?特别是到了夏收、秋收的时候,农民去农田、出农田,都要坐拖拉机。”胡建胜十分了解新疆农村的交通状况。

为了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各县与各村镇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状中,农机安全也被纳入考核。不过,去年新疆发生了一件事,也说明了农机监理人员工作的难处。一名农机监理人员在省道上制止拖拉机载人行为,与对方发生冲突,被拖拉机上的人推下了深深的路基,造成心脏病突发猝死。

说完这件事,胡建胜叹了口气:“我们执法是为了农民好,但他们却不理解,以为我们故意找茬。我们只能多对农民宣传农机安全的重要性了。”

解决方法惟有投入

解决目前新疆农机安全监理的难题,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加大投入。然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新疆各县的财政状况并不太好,尤其是一些贫困县,本身还要靠国家财政补助,又怎么投入资金增加农机监理人员的编制。即使不增加编制,聘用协勤人员,也需要资金投入。这就是胡建胜委员去年在提案中的建议无法立即实现的重要原因。

胡建胜委员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才是解决农机监管难题的根本之道。

今年,他的提案中的建议仍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希望他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共7页 您在第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014个字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