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6.4 尾矿库水位控制与防汛

6.4.1 当尾矿库防洪标准低十本规程规定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尾矿库防洪能力,满足现行标准要求。

6.4.2 控制尾矿库内水位应遵循的原则;

a) 在满足回水水质和水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内水位;

b) 在汛期必须满足设计对库内水位控制的要求;

c) 当尾矿库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在汛前进行调洪演算,保证在最高洪水位时滩长与超高都满足设计要求;

d) 当回水与尾矿库安全对滩长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时,必须保证尾矿库安全;

e) 水边线应与坝轴线基本保持平行。

6.4.3 汛期前应对排洪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疏浚,确保排洪设施畅通。根据确定的排洪底坎高程,将排洪底坎以上 1.5 倍调洪高度内的挡板全部打开,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库内设清晰醒目的水位观测标尺,标明止常运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6.4.4 排出库内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库内水位时,应注意控制流量,非紧急情况不宜骤降。

6.4.5 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的尾矿库,应控制库内水深,防止落水洞漏水事故。

6.4.6 非紧急情况,未经技术论证,不得用常规子坝挡水。

6.4.7 洪水过后应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库水位,防止连续降雨后发生垮坝事故。

6.4.8 尾矿库排水构筑物停用后,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时封堵,并确保施工质量。严禁在排水井井筒顶部封堵。

6.5 渗流控制

6.5.1 尾矿库运行期间应加强观测,注意坝体浸润线埋深及其出逸点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状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

6.5.2 在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如坝体浸润线超过控制线,应经安全技术论证增设或更新排渗设施。

6.5.3 上游式尾矿堆积坝可采取下列措施控制渗流:

a) 尾矿筑坝地基设置排渗褥垫、水平排渗管(沟)及排渗井等;

b) 尾矿堆积体内设置水平排渗管(沟)或垂直排渗井、辐射式排渗井等;

c) 与山坡接触的尾矿堆积坡脚处设置贴坡排渗或排渗管(沟)等;

d) 适当降低库内水位,增大沉积滩长;

e) 坝前均匀放矿。

6.5.4 当坝面或坝肩出现集中渗流、流土、管涌、大面积沼泽化、渗水量增大或渗水变浑等异常现象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a) 在渗漏水部位铺设土工布或天然反滤料,其上再以堆石料压坡;

b) 增设排渗设施,降低浸润线。

6.6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

6.6.1 尾矿库原设计抗震标准低于现行标准时,应进行安全技术论证。需提高尾矿坝抗震稳定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a) 在下游坡坡脚增设土石料压坡;

b) 对堆积坡进行削坡、放缓坝坡;

c) 对坝体进行加密处理;

d) 降低库内水位或增设排渗设施,降低坝体浸润线。

6.6.2 震前应注意库区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破坏尾矿设施。

6.6.3 上游建有尾矿库、排土场或水库等工程设施的尾矿库,应了解上游所建工程的稳定情况,必要时应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6.6.4 震后应进行检查,对被破坏的设施及时修复。

6.7 库区及周边条件规定

6.7.1 尾矿库下游不宜建设居住、生产等设施。

6.7.2 严禁在尾矿坝上和库区周围进行乱采、滥挖和非法爆破等。

共8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3735个字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