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周正带领工友整装下井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危行业,事故多发,但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人:22年来每年下井340次以上,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而且,他当班长21年,所带班组成员先后有230人之多,也没出现过一例工伤;不仅如此,他一手带出的13名班组长,现在在各自的管理岗位上,也做到了安全生产。近年来,他先后被所在单位评为金牌班长、劳动模范、首席技师、安全标兵,2009年4月,他还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在河南平顶山百里矿区,他被工友们誉为井下安全生产的“定海神针”。
这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神奇,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样的一个人,又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赢得数百工人的心?
“没有安全什么钱也挣不到”
白国周,河南宝丰县肖旗乡人,1970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现为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
1987年夏天,白国周因家庭贫困,放弃了刚刚考上的重点中学,辍学回家,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起,结伴来到当时的平顶山矿务局挖煤。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和大多数职工一样,心里总想着多挣点钱,以贴补家用,对安全也没有啥概念。”白国周回忆说,上班后,师傅李翼德就给他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故,正是这个悲剧,使白国周和安全生产结下了不结之缘。
那天,李翼德带领工友一起在井下巷道中砌碹(构筑拱碹的作业),工程顶棚喷浆工作完成后,他们就开始清理岩壁和砌墙,做下一个循环工程。按作业规程要求,砌碹作业每挖2m岩壁就要砌1m支护墙,但为了省事,也为了加快进度,那天,他们一次就挖了5m的岩壁,结果还没有来得及砌墙支护,顶棚就突然坍塌了,这次事故,当场把一名工友埋在了下面。师傅李翼德眼睁睁地看着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工友转眼间就死了。
这名工友,白国周并不认识,但他的爱人,白国周却不陌生,她就住在矿区附近的房子里,一个人带着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次违章的代价,竟然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一个完整家庭的破裂!这件事在白国周的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师傅李翼德讲了这个故事后,白国周就意识到:“没有安全什么钱也挣不到”,因此,这个年轻的孩子当时就下定决心,“这辈子绝不违章!”
白国周正在手把手教新工友怎样安全操作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不违章,除了要熟知各种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外,还要掌握必备的安全生产技能。
以后的掘进工作中,白国周就开始认真地观察师傅们打眼的角度、深度,拌灰的湿度,喷浆的角度等操作要领,自己再仔细揣摩、实践。下班回到家,再找些技术方面的书慢慢琢磨,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很快,掌子头的各项活儿,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都已驾轻就熟。
凭着这股勤奋好学和不怕吃苦的秉性,白国周也很快赢得了大家的敬重。1年后,白国周因工作出色,被队里提升为班长;10年后,白国周因工作突出,由一名农民合同工转为平顶山矿务局正式职工;23年后,白国周因持续安全生产的业绩,在全国煤炭系统声名鹊起,成了一个“大明星”。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当上班长后,白国周在班里实行了安全宣誓制度,每天上班,他都会带领工友在各自的“全家福”下进行安全宣誓:“做本质安全人,上本质安全岗,为了家庭幸福,为了企业发展,珍爱生命,绝不违章!”
但宣誓归宣誓,安全检查白国周一次都没有落下。七星公司开拓四队办公室主任肖坤告诉记者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核心就是‘三不少’查隐患和‘粉笔留言’改隐患”。
肖坤介绍说,每天下井后,工友们都习惯性地在大巷原地待命,然后等白国周回来。白国周下井后会从风门、绞车、轨道、耙斗机到掌子面,依次认真检查一遍。发现上一班的遗留问题后,能处理的他就随手处理了,一时处理不了的,白国周就会用粉笔把问题写在旁边的小黑板上,指明具体负责人,让工友到岗后处理完隐患再开工。久而久之,白国周的“粉笔留言”成了他们班工作区域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工友们也养成了到岗先找“粉笔留言”的习惯,先把班长查出的隐患处理完,再去干其他的事。
白国周正在检查顶板牢固程度
即便如此,白国周还是不放心。生产过程中,他一般会趁大家休息时,再对各个工作点巡回检查一遍,看看在岗职工精神状态、班前隐患整改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动态情况。
有一次,白国周在班中巡查时就发现,电车司机李涛过风门时为了偷懒省事,一次打开了2个风门。井下的风门、风桥、风障等通风设施,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些通风设施一旦被破坏,风流就可能紊乱,导致瓦斯事故。所以通过风门时,要立即随手关好,不能将2道风门同时打开,以免造成风流短路。
看到这个情况后,白国周当即指出:“你这是违章行为!”李涛满不在乎地说:“就两三分钟,不碍事。”李涛的辩解让白国周十分生气:“你在上风口,肯定没事。可是,你考虑到下风口的人了吗?”升井后的班后会上,白国周按规定处罚了李涛。
“为了杜绝违章操作,养成安全生产的好习惯,我没少处理过人,当时很多人因为面子挂不住、心疼钱而怪我无情,但时间久了,看到其他煤矿出事故矿工家破人亡的情景,大家慢慢都理解我了。”白国周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白国周创造了安全生产的奇迹。在22年近8000次的下井经历中,他从来没有出现过工伤,就连在他班里先后工作过的230多名职工,也没出现过一次工伤。
肖坤告诉记者,白国周之所以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是因为他对安全生产因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尽责。22年来,他能始终坚持“三勤”跑现场,“三细”保质量,“三到位”抓落实,“三不少”查隐患,“三必谈”聚亲情,“三提高”塑团队,把自己创立的班组管理法坚持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把枯燥、单调的事情,做得有声有色。(“三勤”即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三细”即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三到位”即布置工作到位、检查工作到位、隐患处理到位,“三不少”即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三必谈”即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谈一次心,“三提高”即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岗位技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有责任把他们一个个平安带回来”
白国周介绍说:“当好安全班组长就是要带好队伍干好活,让工友们安安全全地来,安安全全地回!矿上把班长的指挥棒交到我手里,就是把十几号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交到我手里,这是对我的莫大信任,我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弟兄,更不能辜负每个弟兄家庭中那一颗颗期盼、信任的心!”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条,才使得他管起安全生产来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2007年9月,白国周领着全班在轨道上施工,工人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在干自己的活。白国周又开始了他的班中巡查,当他来到轨道下山时,突然发现运行中的矿车没有挂保险绳。于是,白国周连忙发出停车信号。等他火急火燎地赶到轨道底弯处一看,发现把钩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弟弟白国辉。
白国周正在给工友留言,叮嘱其注意隐患 肖坤供图
白国辉是2003年到七星公司的,当时七星公司扩招农民工,白国周就把消息告诉了弟弟,并跟母亲做思想工作,说国有大矿安全生产有保障,只要认真学,好好干,不违章,就能做到安全生产。就这样,弟弟也成了七星公司的一名煤矿工人,并且一直跟着哥哥干。
看到弟弟违章后,白国周心头的怒火“腾”地一下子就冒了上来,“平常我给你咋交待哩?你操的啥心!”恼怒之下的白国周恨不得狠狠扇弟弟几个耳光。
平静下来后,白国周心里斗争激烈:虽说是刚接班且又没出事儿,但如果不让弟弟长点记性,说不定他以后还会再犯。更何况如果对弟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后还咋管别人?
白国辉以为哥哥训完后就会放自己一马,没想到白国周当着他的面,拿起电话就报告了队里。结果,白国辉不仅被队里开会批评,而且还被罚款100元。
罚款100元虽然并不多,但白国辉觉得哥哥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念及兄弟情份,耿耿于怀不再搭理白国周,后来,连弟媳见到白国周也不说话了。
白国周看到弟弟虽然被罚了,但仍然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让妻子韩琪把白国辉和弟媳一起叫到自己家吃饭、做工作:“在井下,不是你一个人在干活,如果你违章,不但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还会殃及别人。更何况咱妈让我照顾你,我想只有你时刻安全,才是对你最好的照顾,你要是出了事故,我咋跟咱妈交代呀!”这番肺腑之言,使弟弟转过弯儿来。
采访中,白国周告诉记者,“只有在漆黑的井下走过一次,您才会知道生命有多脆弱。”有一次,工友韩永福在离白国周不远的地方维修电车,因忘记断掉电源开关,调试中,电车突然启动,向前冲去,韩永福当场吓坏了,本能地大喊:“小心”!循着韩永福的叫声,白国周看到了脱缰的电车。当时,前方几米远的坡下,运输队的10多名工友正在巷道中央维修轨道。危急关头,白国周来不及多想,飞身冲上电车,一把拔下电源插头,同时快速转动制动轮……失去动力且在制动作用下,电车最终缓缓停了下来。
白国周告诉记者:“工作中的任何小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每天,看着弟兄们一个个坐上猴车,向着地底下那无边的黑暗走去,我都有一个强烈的使命感,我有责任把他们一个个平安带回来。”
“如今,很多人都找熟人,托关系,想进白国周的班组,因为白国周班组的职工亲如一家人”, 肖坤介绍说,“每到队里作调整,想从白国周班组调人时,班里的工友们谁都不愿意离开这个‘大家庭’。”(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翻拍自“白国周事迹展览”)
编辑 余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