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上海踩踏事件引质疑 外媒:亟需更周密应急机制

  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 外媒称,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引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此灾难为何会发生在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中。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2日报道,许多人批评说现场缺乏对人群的管控。一位目击者说:“外滩观景平台上的人太多了。”

  有人质疑有关部门管控人流的做法是否得当。上海黄浦公安分局指挥处指挥中心副指挥长蔡立新被迫进行了辩解,他表示外滩属于公共区域,只有出现“突发临时状况”时才可以封闭限流。不过在许多人看来,此次意外凸显出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安全措施的体制性忽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专家张弘说:“(现场)有没有应急通道?有没有疏散区域?”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1月2日报道,上海外滩是个人气极高的地方。新年前夜,蜂拥而至的狂欢者却引发了悲剧。

  作为惨剧发生地点的上海市常常被骄傲地看成中国国内管理得最好的大都市之一。

  报道称,中国的城市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导致从街道到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承受了巨大压力,中国的城市不得不努力赶上这样的发展速度。上海市人口达到2400万,20年来几乎翻了一番。构成挑战的不只是迅速扩大的城市规模,还包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虽然新年庆祝活动在中国并不属于新鲜事物,但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此类活动的规模近年来急剧扩大,因为老百姓有了更多钱,也有了更多休闲时间。

  上海市有关部门目前将要面对尖锐的质疑—它们原本是否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日报道,翻查近年来的新闻报道,踩踏事件在中国并不多,却也不算十分罕见。

  上海本身也发生过踩踏事件。1987年,在一个浓雾初散的早晨,赶着上班的人群从陆家嘴渡轮站往正要开航的渡轮冲刺,造成66人在踩踏事件中罹难。

  将1987年的陆家嘴渡轮站踩踏事件与2014年的外滩踩踏事件相比,当年人们是因为赶着上班而酿成悲剧,今年则是去看灯光表演出事,两个情景的差异凸显了中国发展的成就,但它们的背景是共同的,就是中国人流规模与体量的庞大。规模大有大的幸福,也有风险。

  要驾驭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安全发展”与“安全行驶”,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中国从原来的量级进入新量级时,一些贫穷积弱时候的烦恼没有了,新情境与新课题却应运而生,需要以更慎重的态度、形成更周密的机制去应对与防范风险。

  报道认为,数万人甚至数百万人的活动,结果也可以是很安全的,关键是有良好的机制与秩序观念。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从侧面反映了群众性亢奋情绪、能量与规模三者结合后,更需要科学的社会管理、严谨的秩序观念与良好的公民素质,才能保证安全。否则,快乐翻转成悲剧可能只在转瞬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暮秋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


热播视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