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
本期“卷首语”栏目刊出的《让安全成为习惯》一文,通过老师让学生在树林里拔几株不同的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通俗而又深刻的道理: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的确,正如伟人所说过的: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任何事一旦形成了习惯,那是很难改变的。要让安全成为习惯,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实际工作中,习惯性违章倒是随处可见。因为不是每一次违章都出事故,所以人们也就习惯了那么做,不违章倒不自然了。
北京顺义读者 李德胜
编辑:“习惯性违章”和“习惯性安全”都是平时点滴积累而成的,关键时候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日常的“安全行为”决定了“安全习惯”,而“安全习惯”又最终决定了“安全命运”。只是这个不同的“安全命运”并不只带给具有坏“行为”、坏“习惯”的那一个人,还会殃及他周围的人,甚至更多的人。
重视安全心理
《安全心理的作用》一文剖析了员工情绪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对企业员工和企业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文章还要求将安全心理培养纳入到企业文化中,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尤其是对众多的关注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来说,更是具有极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从目前一些企业实行的管理办法来看,不少企业没有对员工的情绪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甚至将其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是一种企业管理上的误区。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人的精神和情绪方面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势必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企业员工的安全心理,做好一定的安抚和疏导工作,对安全生产是大有裨益的。
江苏常州读者 曹建明
编辑:重视员工的安全心理,就是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不但要关心员工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改善情况,更要关注员工的喜怒哀乐等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健康状况。员工的生产行为安全与否,工作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出来与否,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
抓安全岂能以“罚”代“管”
有些部门或管理人员在做安全工作时,只注重处罚而轻视管理,以“罚”代“管”。这种方式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以“罚”代“管”是一种懒惰、被动、省事的安全管理方式。安全管理人员不肯在如何管好的措施上下功夫,而是把心思花在罚款上,其结果款是罚了,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安全生产仅仅以“罚”代“管”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组织和技术措施,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安全管理的职能。
江苏盐城读者 吴斌
编辑:“罚”是一种僵化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幻想安全监管工作能够“一罚永逸”的不切实际的举动。工作深入不下去,只停留在表面打转转,而出现的问题却在这种“停留”和“打转”中向更加复杂和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扬汤止沸”式的罚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别让“草人”管安全
在农村的庄稼地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扎得惟妙惟肖的草人,有手有脚,有头有脸。这是农民怕鸟儿糟蹋粮食,用来吓鸟的。开始时鸟儿确实把草人当成真人不敢来。后来,鸟儿对草人产生了怀疑,胆大的就到庄稼地里偷吃。再到后来,它们不但放心大胆地吃庄稼,而且还飞到草人身上戏耍。
有些单位的专职安全员,在发现违章违纪的是领导或自己的朋友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问;有的分管消防安全的领导怕得罪人,对发现的问题绕道走,致使火灾隐患拖而未改……久而久之,这些安全监督管理者也就变成麦田里吓唬鸟儿的“草人”。这是安全监督人员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是工作不负责任所致。
河南焦作读者 张国光
编者:安全监管工作不可当作儿戏,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安全监管人员的“草人”行为,是失职、是麻痹、更是麻木的表现。“草人”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一次次出现,犹如向违章行为和违章员工一次次地默许,最终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发生事故,首先要追究的就是失职者的责任。
编辑 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