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们将政策性破产企业老工伤人员统一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09年,将广西优秀运动员率先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10年,将建筑企业、商贸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11年,将事业单位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从2007年起,广西每年都全面超额完成工伤保险扩面和征缴任务。”
2012年2月22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雷震作为东道主,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介绍了广西创建工伤保险优质服务窗口经验。
在厅里分管养老、医疗、工伤、信息、农保、生育6个部门的雷震,如何定位工伤保险?雷震认为,在整个社会保险体系中,工伤保险的作用可以用“小险种,大作为”一语概之。他介绍说:“我曾在人社厅法规处和工伤保险处工作过,接待过职工来信来访,也在人社部工伤保险司挂职副司长一年,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伤保险这个安全减震器的作用,因此,我有相当大的精力是放在工伤保险政策、制度建设的思考上,特别是在近几年工伤保险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全区工伤保险事业的开展,就要把握关键点,敢于探索创新,走出适合我们广西区发展的路子来。这几年几乎是每年树立一个工作重点,才能保证年年超额完成工伤保险扩面任务。”
几年来,在雷震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保险处在工伤保险扩面、老工伤纳入、公务员参保、创建优质服务窗口等工作中成效突出,多次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表彰。
年年超额完成扩面任务
工伤扩面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广西却能从2007年起,做到年年超额完成扩面任务,2011年,全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2.52万人,完成部里下达任务的102.45%,其中农民工72.56万人,达到任务量的103.66%,这其中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雷震对此回答说:“工伤保险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如果不被社会广泛认识,相关部门不配合,也很难推开。如建筑行业工人危险性大,流动性强,必须依靠建筑行政部门配合,才能落实下去。我们就曾多次去住建部门上门协调,最终达成协议,与住建部门联合发文,把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凭证作为颁发建筑施工项目许可证的必备条件,才使得广西建筑企业农民工都能享受到工伤保险保障。”
督查老工伤纳入工作
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是2011年全国工伤保险工作的重点,为了摸清广西老工伤人员底数,雷震亲自带队,在2011年六七两个月,跑遍了全区80多个县调查老工伤人员情况,有时一天要跑3个县,随行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周就累得病倒了,雷震仍然坚持每到一地,就要向地方宣传老工伤纳入的政策要求,介绍纳入条件、时间安排,听取企业提出的要求,回答老工伤人员的问题。对各县汇总上来的材料,亲自一份份审核。到2011年12月15日,终于将全区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积极探索公务员参保
早在2009年,雷震就在厅里提出公务员参保问题,他说:“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因工作出现伤害或职业病,迫切需要参加工伤保险来化解风险。从2005年到2009年,我们统计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因工(公)伤亡的情况,这类人数达到1732人。其中梧州市一位区级法院院长在执法过程中被泼硫酸烧伤,由于治疗费用过大,造成单位负担不起,靠捐款筹钱等途径维持。因此,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北海市试行将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全部职工纳入工伤保险的模式,2008年起,在桂林市试行将风险程度较高的政法系统干警纳入工伤保险管理的模式。”
政法系统干警在公务员队伍中属于高风险人群,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往往医疗费和补助金等得不到赔偿,容易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2009年起,广西在北海试行将政法系统干警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11年,雷震主持召开全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座谈会,提出在自治区本级和部分市推进机关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保的目标。
运动员作为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工伤保险政策对他们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区人社厅积极与体育局协调,在全国率先将广西优秀运动员 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扬并在全国推广。
倡导宣传和服务
这些年,广西工伤部门在向企业推行工伤保险参保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有些企业不愿参保,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雷震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认为是我们向企业宣传的不够。工伤保险是一项惠民、利民、益民的政策,能够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化解企业和职工的矛盾,为什么企业还不接受,是我们工伤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有向社会宣传到位,让企业和职工了解工伤保险对他们的保障作用。我接触的一些企业只有在发生事故获得工伤补偿后,才认识到它的益处,因此,让所有企业和职工明白工伤保险的作用,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
广西厅几位领导以身作则,曾多次在“阳关在线”、红豆网及广西电视台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解答网民问题。此外,作为主管工伤保险工作的领导,雷震还特别强调服务意识。他在各种场合都呼吁,“对工伤保险认定机构的工作人员,最应强化服务意识,没有这种意识,就做不好这项工作。像老工伤纳入,我们都要求上门服务,不能等企业送上门来。有的企业报送材料多,一车都拉不完,我们就安排上门去做认定、鉴定。特别是对工伤职工个人,更应强调服务意识,他们受伤后本来就有了思想负担,还有一些心理问题,再不做好服务,就容易激化矛盾,造成社会问题。所以在服务上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了解案情、劳动能力鉴定、补偿、康复,缓解工伤职工的心理压力,缓和企业和职工的对立关系,帮助疏导职工和家庭间的不良情绪。
“对待工伤职工,要像亲人一样。”这是雷震常常向工伤认定机构工作人员说起的一句话。窗口服务“四个一”,也是广西服务的一大特色。不管来人有多少,不管来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涉及工伤保险的,工作人员就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声问候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一次,工伤处来了一位工伤职工,他受伤后与单位关系闹僵,带着亲戚来要求处理。由于他不懂相关法律政策,说话急躁,连陪他来的亲戚都被他一起骂,工伤处人员仍然耐心地一遍一遍讲解,他终于闹懂了政策和流程,工伤处又帮助他与企业协商,最后让他的问题得到解决。工伤处的工作人员朱滨江,带病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病床上还坚持审核工伤认定申请。201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伤保险处评选为全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表现突出成效显著单位”。
编辑 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