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众多的专业学科中,安全工程专业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逐渐重视,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
安全工程是研究人类在生产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以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为目的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的综合学科。它以安全基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安全技术中共同的理论问题,目的在于揭示安全技术的一般规律,直接指导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它研究的对象是存在于其研究范围之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研究分析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探寻防止灾害和事故的有效措施,以达到控制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
时值6月毕业时节,为了使广大高考学子和高校毕业生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教学、实践,以及就业等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傅贵。
记 者(以下简称“记”):据网络排名显示,在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校排名中,中国矿业大学位列第一。请傅教授介绍一下,中国矿业大学为何要设置这个专业?学校在教学方面有什么思路?该专业的设置,对我国安全工作有何促进?
傅 贵(以下简称“傅”):中国矿业大学从1983年开始招收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学生。1984年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更名为安全工程专业,当时还只是试办专业,并没有成立一个独立的学院。1998年,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简称“安全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下设矿业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矿工业工程研究所、放顶煤开采技术中心和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等单位。学院招收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工业工程、消防工程4个专业的本科生,其中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学科包括煤矿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水患威胁煤层安全开采理论与技术等课程;安全工程学科包括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行为安全、应急救援与技术等课程。
在20世纪,采矿业一直被认为是最危险的行业之一,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研究新型开采技术,用科技保障安全,我们设置了安全工程专业。当时我们主要还是面向煤矿行业,因此矿业大学设置的课程多是与煤矿相关。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安全都提出了需求,我们也扩大了研究范围,提出了“立足矿业,面向各个行业”的办学思路。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安全科学人才。同时,保证能够解决煤矿、化工、消防等重点行业的安全问题。
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雄厚,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无论是煤矿等重点行业,还是地质等其他行业,各种专业力量都十分齐全。高校设置安全工程专业,通过学科教育、课题研究等工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我国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记:针对当前电力、机械制造、冶金、煤矿、石油化工等众多行业的安全现状,请傅教授介绍一下,我国在安全方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大学的角度讲,如何去培养人才?
傅:目前所说的安全生产,已经不仅指煤矿行业,还包括建筑、消防、化工、公共安全等多个行业,是个“大安全”的概念。因此现代的安全管理,需要掌握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安全科学知识的人才。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安全协调工作。从理论上讲,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不应是从事技术工作的。他的任务是要协调各个部门,尤其是调动各个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例如:通过组织培训、灌输安全理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借用外部资源、教育员工识别危险源等方式,构建整个企业的安全环境。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技术管理阶段,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毕业生具备工程背景,如化工、建筑等等,这其实是认识上的误区。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关键是在人。因此一定要控制管理设备的人,管住人。事故发生后,我们不能只从设备上找原因,而应该思考更深层次的人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的不应只是工程专业背景人才,更需要具有协调能力的人才。
为了配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中国矿业大学增加了一些工程课程,目前重点面向4个行业:消防、石化、建筑、煤矿。在进行工程课程教育的同时,学校仍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安全科学知识。
记:自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成立至今,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有哪些就业去向?学校为发挥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将其输送至各工作岗位,做了哪些工作?如何使毕业生走到工作岗位,就能发挥作用?
傅: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于2000年开始招生,2004年送走了第一批毕业生。据学校不完全统计,就业方向包括煤矿企业,建筑、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部门等等。此外,还有30%的毕业生继续深造,考取了本专业的研究生。
为了发挥矿业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学校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许多支持与帮助。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矿业大学有一批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教授、学者,国内相关企业经常聘请我们的教授前去举办讲座、培训,这就给推荐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学校的知名度和历史基础,每年都会有大批企业前来招聘,这是我们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运用所学,校方还为学生安排了大量实践活动,包括实习、请知名企业安环部门到校讲座、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建模比赛、毕业设计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实习活动,以本科阶段为例,在一个本科生4年的学习中,矿业大学一般会安排3次重点实习,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加起来有十几周的时间。认识实习安排在学生大二毕业阶段,约2周时间,以到企业实地参观为主,具体为听讲座、提问,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等。生产实习安排在学生大三就读期间,约持续5周时间,这个阶段的实习相对更加重要,是派学生到企业实际去参与,原则上是分到企业的安全部门做助理,参与日常管理,协助处理相关工作。但是目前这项工作实施的还不太理想,一些煤炭企业不太愿意接受我们的在校生实习,这主要还是顾及到安全问题,担心责任不明确。第三个阶段是毕业实习,也就是大四学期末时,大概持续3-4周的时间,毕业实习形式相对灵活,以毕业生到企业搜集资料为主,综合应用所学及实践知识,为做毕业设计而服务。
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实习,以及学校日常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其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立即适应工作需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记:除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之外,傅教授还肩负着许多社会工作。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专家组成员、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安全类专业认证工作组成员等等。您通过这些社会工作,认为目前的教育能否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在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您对此有何建议?
傅:从目前的形势看,我国的安全工程教育与需求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矛盾的,主要是企业的观念问题。我们高校为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很多课程,除工程类课程之外,还涉及了公共安全知识、风险管理等通用知识,很多企业在具体工作时觉得这些课程都没有用,其实是对方没有用上。以国外发达国家为例,美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中,通用知识占所有课程的50%,英国、澳大利亚通用知识占所有课程的70%,而我国目前仅为30%,剩下的70%都是工程专业的学习。实际上,工程背景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而不是理念问题。而现代安全管理,恰恰需要解决人们的理念问题,这就是矛盾点。
目前,HSE管理体系人才在中国还未形成一个群体,安全管理这个职位上的人,平均工作时间比较短。而国外则不同,学生大学毕业后,从HSE工程师做起,再一步步做到助理、主管、经理、副总,退休以后继续做HSE管理顾问、咨询等等,一生都在从事这项工作。而国内目前安全管理的人才队伍还不太稳定,这也是教育和需求的矛盾。
针对这种现象,建议首先要提高用人单位及全社会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强调通用意识。第二,建议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引进国外教材。目前国内通用知识教材开发的相对较少,国外教材发展得比较专业、成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高校的安全工程课程教材都可以参考。他们的课程内容多为风险管理、行为安全、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法律法规、统计分析、人机工程等。通过学习这些通用知识,才能使我们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成为具有通用价值的安全管理人才。
编辑 杨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