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矿山救援的成与败

作者:余茂君 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乡贝勒煤矿1501首采面上隅角发生瓦斯燃烧。事故发生后,该矿井下作业人员全部撤离,以矿长龙会超为指挥长的抢险指挥部,向六枝救援大队发出了灭火支援请求。21日9时30分,六枝救援大队13名救援队员紧急出动,赶往事故矿井。
到达后,六枝救援大队及该矿2名救援队员共12人,在井下进行了数次侦察,发现1501回风巷与西风井下山口交岔点以西2m处温度大于60℃,一氧化碳浓度为0.8%,瓦斯浓度为2.1%,巷道烟雾大,能见度低;1501机巷以西370m低洼处有积水,水深1.4~1.6m,聚积在长约60m的巷道内;采煤工作面下出口瓦斯浓度为0.5%,一氧化碳浓度为零,温度正常;采煤工作面中部瓦斯浓度为0.8%,一氧化碳浓度为零,温度正常;采煤工作面上出口已经冒顶,瓦斯浓度为0.9%,一氧化碳浓度为零,温度正常;采空区上隅角回风巷上出口以东3~8m处有炽燃物和明火,煤层直接顶已垮落,顶部无火,巷道底部及下帮煤层表面有火。
根据侦察结果,指挥部决定直接灭火。18时40分,救援队员在灭火准备前侦察时发现,1501机巷往西370m低洼处积水水面距棚梁只有0.2m,人员已无法通过。指挥部遂又决定立即对低洼处进行排水。但由于排水不力,1501机巷低洼处积水于22日1时40分封棚,井下救援人员被迫撤出。
23日9时30分,抢险指挥部为尽快扑灭井下火灾,决定再派救援队员下井侦察。侦察得知,井下瓦斯浓度最高处达到41%,一氧化碳浓度最高处达到0.32%,温度最高处达到62℃,氧气浓度最高处只有4.9%,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达到1.2%;低洼处积水已开始往外流。根据井下情况,指挥部转变了直接灭火的方式,决定在1501材料上山以西机巷3~5m处打一道密闭,同时,打开材料上山上段老巷密闭通风,采用防尘管路由1501材料上山上口往西沿风巷逐步洒水降温。
23日14时20分,六枝救援大队书记张学礼带领10名救援指战员与矿方工人一同入井,勘察密闭施工地点,发现原定施工地点开关、变压器、溜槽等杂物堆积太多,清理困难,前后15m都不具备施工条件。巷道右帮高达5.3m,两帮片帮严重,顶板破碎,不符合封闭条件。
救援队被迫重新勘察施工地点,指挥部根据重新勘察的结果,决定在1501机巷积水区以外40m处设立隔水密闭。随后,矿方机电工开始拆除皮带和支架,救援队员也开始准备构筑密闭,但拆除皮带和支架后,构筑隔水密闭的材料却迟迟不能到位。为此,现场救援队员要求张学礼出井协调,尽快运料下井。
23日16时,张学礼出外催料,在中间上山以外约35m处,碰到了运料工,此时,张学礼突然感到风流停止了,凭经验意识到要发生爆炸,于是喊了一声“卧倒”,话音刚落,一声沉闷的声响从矿井深部滚滚而来……爆炸中,正在巡回检测气体的救援中队长胡强及队员叶忠平身受重伤,2人实施自救后,自行升井;矿方运料人员搀扶着张学礼,也全部安全升井;8名救援队员在预定隔水密闭施工现场等待运料,生死不明。
爆炸发生后,比德煤矿救援小队赶来增援。17时10分,比德小队井下侦察发现,8名救援队员已全部遇难……
2006年8月25日15时19分,该矿井下发生第二次瓦斯爆炸;28日1时20分,该矿井下发生第三次瓦斯爆炸。2007年1月19日,六枝救援大队最终将火区封闭。

对于贝勒煤矿“8·21”火灾事故救援处理来说,他们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事故自2006年8月21日发生瓦斯燃烧,一直到2007年1月19日才最终将火区封闭,前后历时近5个月。这次灭火救援行动,不仅没能圆满完成任务,还造成8名救援队员牺牲,2名指战员重伤,1名指挥员轻伤。
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救援大队总结认为,救援大队未坚持“不安全,不处理”的原则,是造成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此次灭火救援出动,在不需要救人的情况下(无人员被困和遇险),正常的处理程序应该是先远距离封闭火区,然后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再逐步锁风缩封。救援大队到矿之前,矿上原先也已安排在进风大巷打密闭墙,但后来为保综采设备和考虑封闭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启封生产,矿方要求六枝救援大队积极灭火;1501机巷水封后,矿方仍要求缩短回风巷灾区距离,试图缩小火灾区域。救援大队未坚持按正常的程序进行处理,一味迁就矿方要求,有重生产、保设备、轻安全的思想作祟。
救援大队指挥员急于求成,对事故的危险性判断不准,是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爆炸发生前,在水封的初期,井下瓦斯逐步升高,救援大队指挥员判断井下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很大,但结果未发生爆炸。1501机巷水封36h后,回风巷瓦斯浓度为41%,进风巷水封处瓦斯浓度为22%,救援大队指挥员由此认为,火区已惰化,不大可能再发生爆炸,因此未能坚持多观察一会儿,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救援,而是急于求成,安排人员建造隔水密闭和其他工作,结果却发生了爆炸。目前,因贝勒煤矿着火区还处于封闭中,无法进入现场勘查爆炸原因,但这足以说明,救援大队对事故的危险性判断不准,尤其是对这个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爆炸,预防措施不到位。
除了这一起事故,还有一起事故也应引起警惕。2006年3月6日,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四平煤矿发现风井+355m上5m处巷道左帮有高温,矿方推断可能是中央风井采空区残煤自燃所至。为了查明原因,矿里研究决定,召请大四平地区矿山救援队入井探察。该队分别于3月7日、3月10日2次下井探察,发现中央风井与联络巷交接处H点有高温点,温度高达47℃。
3月29日,四平
共4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538个字符
责任编辑:老王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中国矿山救援标识
  • 关于进一步做好三、四级矿山救护队资质认…
  • 职业安全健康动态
  • 比武练兵 提高救援能力
  • 抗震救灾中应急救援的反思
  • 减产更增安全措施
  • 《山东省矿山救援工作办法(试行)》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