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工作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损失”,这一点在矿山救援中表现得最为直接和明显。2006年,全国矿山救援队共处理各类矿山事故2614起,抢救遇险人员3352人,其中有1255人获救生还。
这一数字,与2006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减少的1192人相比还略有盈余,正是这一正一负,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由此衡量,矿山救援队伍,无疑在全国矿山事故抢险救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是否意味着矿山救援队伍建设已经完善了呢?
2007年1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矿山事故救援典型案例分析会”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06年以来全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成功经验,也分析了几起典型的矿山救援指战员自身伤亡事故。记者感到许多方面可资借鉴。
成功——得益于组织有序
2006年5月10日13时27分,内蒙古平庄煤业公司红庙煤矿一井运输巷道2号皮带机尾处顶板着火冒落,将采煤工作面入风道堵塞,正在井下作业的人员被困。平庄煤业公司救援大队红庙中队接到抢险救灾电话后,值班队长于彬立即带领救援一小队9人前往救援。
一小队现场侦察发现,该井付盲总排人员已全部撤出,450大巷风门已打开,风流处于短路状态。随后,于彬带领着一小队,选择了由回风巷道进入这一最短路线前往灾区,但进入回风巷道时,于彬发现巷道内烟雾非常大,能见度几乎为零,一氧化碳浓度高达0.4%,环境非常恶劣。于是,于彬要求队员将不必要的装备放在联络巷的风门外,同时留下1名队员堵截后援小队,通知其不要再由回风巷道进入;其他队员再行侦察;自己则赶往联络巷,通报事故地点的大概情况与行走路线。
在联络巷,于彬从1名井口领导那里得知灾区内有23名遇险人员,停留在回风巷距联络巷50m左右的地方等待救援。由于遇险人员数量多,后援小队尚未赶到,于彬遂决定将此联络巷定为井下救灾基地,留下3人原地待命,自己带领6人、带上所有的压缩氧自救器前去救人。
此时,巷道内的能见度越来越低,为了防止返回时走错路线,一小队决定使用电话线做为灾区引路线。纵然如此,救援队员的行走速度还是十分缓慢,前进中经常撞在巷道支柱、矿车等设备上,有的地方甚至只能摸着地面的轨道爬着行走。为了弥补视线不足,尽快找到被困人员,一小队边走边喊,让遇险人员敲击物体,以判断他们的位置。
发现被困人员后,一小队立即给9名遇险人员佩戴了压缩氧自救器,并吩咐被救人员全部抓住引路线,由救援队员带着撤离灾区,剩余遇险人员也被告知随后返回救援。一小队返回井下救灾基地时,碰上了前来增援的二、三中队。于彬遂命令二小队由副队长李自和带领,马上用同样的方法和路径进入灾区救人,三小队则被派往灾区再行侦察。救援9人出井后,一小队队员的体力和氧气消耗都很大。稍事休息后,一小队第二次进入灾区,途中遇到侦察的三小队和救援了8人返回的二小队正慌乱地拥挤在一起,此时,被救人员中也有1人意识模糊,情绪不稳,几次摘掉自救器,需多人监护。为防止出现意外,于彬遂指派二、三小队共同救助8人,退出灾区,剩下的6名遇险人员,随后被一小队救出。
在分析红庙煤矿“5·10”事故救援案例时,内蒙古平庄煤业公司救援大队大队长姚广田指出,这次抢险救灾的成功,得益于救援队伍的良好装备。当时井下浓烟大、一氧化碳浓度高、温度高,救援队装备使用的正压式氧气呼吸器,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参战入井的14小队/次中,有13小队/次佩戴的是正压氧气呼吸器,只有1小队/次佩戴的是负压氧气呼吸器,2种呼吸器对比之下,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抢救人员时,其中有2名遇险人员情绪不稳定,几次摘掉口具、手脚乱抓乱蹬,如果不是佩戴正压氧气呼吸器,极有可能造成遇险人员和救援队员人身伤亡;如此的高温浓烟,如果不是佩戴正压氧气呼吸器,不仅很难保证救援队员的自身安全,还会削弱救援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在执行灾区侦察和排放瓦斯任务时,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红庙煤矿“5·10”事故抢险救灾的成功,还得益于救援队伍反应快速、经验丰富、措施得当。接到救灾电话后,红庙救援中队值班队长于彬立即带领救援值班一小队9人前往救援。展开救援时,又详细听取了采煤队跟班副队长的情况说明,使救援队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找到遇险人员躲避地点。救援过程中,灾区的高温、浓烟、高浓度一氧化碳在部分救援队员的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导致部分救援队员高度紧张、慌乱,救援三小队在第一次进入灾区侦察时迷路,与同去救人的二小队相遇时乱成一团,于彬发现后迅速制止,将2支小队同时撤出灾区,避免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救援大队接到一小队的增援请求后,虽然不知道事故的性质和遇险人数,但立即组织多个救援小队前去增援,救援大队主要领导也在最快的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战斗,保证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协调有序和救援措施的及时落实。
失败——缘于综合素质
矿山属于高危行业企业,而矿山救援是在矿井事故状态下实施的抢险救灾作业,因此,矿山救援又被称为高危行业中的高危作业。矿山事故应急救援中,救援队伍始终处在抢险救灾的最前沿,这支队伍的技能是否过硬,战术是否得力,直接影响到遇险人员和救援指战员自身的安全。
2006年8月21日2时27分,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