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建筑工人为何找不到工会

  工会怎么了

  何正文等人与工会方面的交流也并非完全都是扯皮,北京市建筑业工会的一位副主席在认可工人们加入企业工会是不可能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设想:一是在工地施工现场成立工会;二是工人们自己成立一家建筑劳务公司,成立公司工会;三是单独成立工会,动员其他建筑工人参与。这位副主席也承认,这些只是设想,具体怎么做需要摸索,需要开会研究上报,请上级工会组织批准。

  工人维权维护问题时的无力和推诿,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工会体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无力应对新的形势变化,尤其是难以应付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

  既有的工会体制是依照社会主义时期高度稳定性的工业生产体系为背景建立的,故而法律规定基层工会必须依托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成立,因为并不存在其他重要的组织形式。在那个时期,工人在企业的工作是长期的,如因工作需要而调动,工会会籍的转移被作为调动的一部分处理。当市场经济出现之后,这套体制就滞后了。比如,《通知》中也提到,“输入地工会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并认真做好会员会籍关系接转工作”,但这一要求在新的现实中属于无的放矢。

  如果工会真正以工人利益为中心,致力于将建筑工人吸纳进来,那么就需要改革工会体制,修改对基层工会设立条件的限制。

  其次,要从工会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以及后者的目标调整的角度理解工会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工会接受党的绝对领导,但党和政府消灭了劳动与私人资本的对立,总体上坚持了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的宪法原则。在这样的条件下,党的各级组织事实上承担了工会应发挥的职能,相应地,工会便承担了组织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发放劳保用品等人们熟知的边缘性的职能。这是不难理解的角色分工。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调整了目标,将经济发展当作第一要义。一度被消灭的资本被请了回来,充当发展的发动机;与此同时,需要事实上建立一个灵活的、低权益保障的劳动力市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廉价劳动力在官方话语中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特有的优势之一。

  工会接受党的绝对领导的关系没有改变,那么工会的工作就得为发展的目标服务。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的夹缝中,名与实的差距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各地招商引资的浪潮中,工会也在承担自身的义务;在劳资发生矛盾的时候,工会的首要实际任务是维护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不会是维护工人的利益。这不是工会独有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机器的普遍问题。比如建筑工人们就抱怨,每当工人们和施工方发生纠纷,如果是工人报警,警察来得比乌龟还慢;如果是施工方报警说工人闹事,警察就来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对于徘徊在工会门前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建筑工人们来说,需要思考的问题不仅是如何能够入会,还有“能入工会又怎样”。在富士康,工人不存在建筑工的入会难问题,也尝试了工会直选的试验,但“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项目组今年上半年在富士康所做的调查显示,90.2%的工人不知道工会选举的事情,94.7%的工人未曾参加过工会选举投票。

  漠不关心缘于不起作用。何正文等人有一次在北京市建筑业工会门前求见工会领导时招来了警察,一位警察这样劝说这些执意要加入工会的建筑工人:加入工会有什么用啊?我还是工会会员呢,不加入都不行,还得交会费,只不过是年底给你发几块香皂而已。你们就这样耗下去,还不如多朝老板要些钱呢……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507个字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