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正是撤点并校走过的第10个年头。然而,在这一年的最后两个月,两次校车事故让撤点并校又置身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校车事故频发引发反思
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一辆校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12月12日,江苏丰县首羡镇发生一起运送小学生车辆侧翻事故,共造成15名学生死亡,11人受伤。据了解,很多校车事故的背后,经常会浮现出撤点并校这一原因。
像发生校车事故的江苏徐州丰县首羡镇,如果没有撤并,孩子们中的大部分本可以在该镇张后屯小学上学。然而,2005年,在合班并校中,张后屯小学初中部被撤,并进了首羡镇中学。2009年,又一轮合班并校启动,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张后屯小学被合并到首羡中心小学。
孩子们上学的路途由此变得漫长而遥远,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10里地,许多家长只能骑电动车接送孩子。而且,中国青年报驻江苏记者采访发现:“学校也没有食堂,中午不管饭,孩子们中午放学后就被学校赶出了校门,只能到附近居民办的小饭馆去吃饭。”
撤点并校引发了许多问题
在2001年国务院出台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后,“撤点并校”以狂风骤雨般的态势横扫了中国广袤的农村。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512993所,2009年为234157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学校数为64所。
撤并的理由当然很充分,如生源的减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考虑、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然而这一政策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首先,每一所学校的减少,往往意味着这所学校周边学生上学路途的增加。由于农村路况的糟糕和交通工具的落后,由此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悲剧。
撤并的另一直接后果是,学校集中后,一些中心小学变成了巨无霸,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学校资源不够,这些学校学生的教学、住宿、吃饭、运动、卫生、安保等条件也都存在短缺问题,有些学校因为提供不了午餐,导致免费午餐项目成为今年蔚为壮观的民间公益行动。
专家认为撤点并校效果需重做评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上述问题还只是容易暴露的表面问题,“甚至称不上主要问题”。
他认为,撤点并校带来的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是更值得反省的问题。“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寄宿制学校,家庭的温暖、家人的温情被剥离了,但亲情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琅琅书声在很多农村消失,农村越发显得缺乏生气。因为读书声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的元素,乡村也会因为有学校而变得完整,同时,乡村教师作为乡间的“知识分子”,也扮演着推广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角色,但撤点并校却切割了文化与乡土之间的联系。
康健说,撤点并校政策已经实施10年了,“现在需要做大量的实际效果评估,以评估这个政策是否真的有效”。
责任编辑 :瑞明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