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的是安全文化
正做本期“聚氨”思危专题时,液氨泄漏事故再发, 像2013年挥不去的“梦魇”,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11月28日,山东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发生致7人死亡的液氨泄漏事故,初步查明的原因竟与上海“8·31”重大氨泄漏事故如出一辙,即“液氨管路系统管帽脱落”。事隔不到3个月,涉氨企业安全专项大检查正在进行时,与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同样成立于2006年的山东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竟没有一点物伤其类的警醒,重蹈覆辙,令人扼腕。
依据海因里希 “安全金字塔”法则,显然还有大量的安全隐患待查。欧阳修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与该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国人不乏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也不缺亡羊补牢的务实。可一到安全生产上,这些优秀文化因子似瞬间消失,个别企业于安全不是察于“忽微”,简直是根本忽视。
从本期专题的稿件也可旁证此点,多位作者给涉氨企业的安全建议基本一致,即从源头规范设计和施工、使用有资质厂家的设备设施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进行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对这些建议,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杨一凡表示,在GB28009—2011《冷库安全规程》的5条基本要求中均有覆盖。但是,个别企业却视强制性的国标为无物。这里自然也有监管的问题,在涉氨生产事故中存在“多龙治水”的现象,监管部门也强调要进一步建立政府领导、协调联动、联合执法、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不难看出,安全已不仅是某地方、某部门、某企业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重视且行动起来,换言之,要建立起普遍被认同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对于此点,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刘铁民也曾撰文表示,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多年的实践都反复验证了安全生产的一个论点——对公众的安全保护水平主要取决于三个维度的要素:一是经济基础与生产力水平;二是科学与工程技术能力;三是安全文化水平及其表现。于我国现状,在3个维度的要素中,关键性因素是安全文化水平及其表现。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可归咎于管帽脱落,多起频发,“脱落”的很可能是安全文化。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安全文化是强国文化的一部分。于安全生产,要有“功夫在诗外”的意识。没有“人的生命比一切都宝贵”的观念,对“不可逾越的红线”的敬畏之心,是不可能真正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警钟长鸣的觉悟的,否则就不会“前鉴不远,覆车继轨”。我们呼吁各方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建立深入社会人心的安全文化价值观,也许这才是告别“梦魇”的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