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正值小雪节气,这一天,北京刮起5级偏北风,气温骤降至零下。但是,凛冽的北风和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安全社区工作者们的热情,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约480名基层安全社区建设者齐聚一堂,共议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在总结2011年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基础上,部署了2012年的主要任务,同时命名了62个全国安全社区。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安全社区建设是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安全社区建设功不可没。目前,我国仍面临事故总量较大、较大以上事故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若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可忽视来自安全生产监管最基层的力量——安全社区建设。
加强领导 横向交流
杨元元在会上指出,此次会议是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五次召开“安全社区建设”的专题会议,这标志着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明确责任,落实各项措施,同时积极开展横向交流,安全社区建设取得了极大进展。”杨元元对安全社区的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在会上发表讲话
目前,全国1394个单位已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累计建成266个全国安全社区,并有46个社区被吸纳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
安全社区建设在广泛开展的同时,许多地方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上海、沈阳、大连等城市和四川、山西、宁夏等地区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海、山东、辽宁等地区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安全社区建设规划,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了领导和组织协调。山西晋煤集团、中煤能源、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突出优势和特色,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和社区居民安全健康,加强了以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基层基础工作为主导的安全社区建设。
为了加强各地的横向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扩大覆盖面,带动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持续顺利进行。会上,部分全国安全社区进行了工作和经验交流。
创新服务 整合资源
“东华门街道位于北京市中心,是首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曹志坚介绍说,办事处在工作中把维护首都中心街区的安全稳定置于重中之重,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促进了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据曹志坚介绍,东华门地区社会资源丰富,具有“五多”特点:中央市属单位多,商业楼宇企业多,驻区部队多,文物、艺术单位多,学校医院多。这些特点蕴含了地区安全稳定的艰巨性复杂性,如:地处首都政治中心区的核心部位,如何维护好重要机构安全、重大任务安全保障和公共安全秩序;街道胡同历史悠久,如何做好平房院落的老旧维护和消防安全;学校多、“六小”经营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应对。
“解决这些问题,单独依靠街道很难实现,必须充分整合资源,发挥社会单位的主体作用,建立思想统一、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管理到位的工作格局,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建设各类伤害发生,确保地区安全稳定。”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当中,东华门街道充分发挥社会单位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扎实推进安全促进项目,主要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法制总体规划,作为建设地区大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与辖区中央市属单位、经营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明确在安全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二是街道将辖区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由专门工作人员实施管理。街道不定期与公安、交警、城管、巡防队、保安组成综合执法组,开展联合调解、联合整治行动。三是将辖区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全部整合到网格管理平台中,定期组织模拟法庭和流动人口普法大课堂,使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了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为充分发挥驻区中央市属单位优势作用,街道还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请部委领导以现场交流、互动讨论的形势为居民答疑解难,提供政策信息、导向服务。四是街道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创建平安单位一起综合考核评比,年底评选、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促进项目,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并在辖区广泛进行宣传,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政府主导 三级联创
“2011年,崂山区及所辖4个街道全部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山东青岛崂山区政府副区长尚苏光对于这一荣誉感到十分高兴。2009年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安全社区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创、梯次推进的安全社区创建模式,夯实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构建完善了大安全监管格局,形成了共建、共享、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据尚苏光介绍,崂山区委、区政府在安全社区建设之初,就确立了“理念引领、全民参与、政策激励、项目推进、注重过程、持续开展”的总体创建思路,全区协调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的“创建全国安全社区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推进委员会”,建立了安全文化传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居家安全、体育运动及学校儿童安全等13个专项工作小组,整合46个政府部门、4个街道办事处、158个基层社区以及社会组织,形成职责明确、高效协调、全员参与的组织机制。
创建过程中,崂山区坚持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梯次推进,不断扩大安全社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区级层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先后制定《整体创建全国“安全区”三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10余份,为各级创建工作提供政策及业务支持;在街道层面确立街道为安全社区创建主体责任单位,推行实施“1336”创建方法,即:结合实际确定1个创建主题,建立调度坚持、奖惩激励、信息交流3项工作制度,组建领导者、促进项目实施者、安全社区志愿者3支队伍,重点策划实施道路交通、护林防火、海洋渔业、学校、生产场所、居家等6个领域的安全促进项目;在社区层面指导158个社区全面开展区、市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夯实安全社区工作在基层的群众基础,使安全预防理念在基层延伸,有效形成梯次推进的良好氛围。
政企合作 优势互补
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企业主导型社区是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副总经理李刚介绍说,企业主导型社区一般都是随企业的发展逐步建成的,大部分社区远离城市,居住区相对独立,社区成员主要为企业职工,具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责任意识较强,安全素质较高,因此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基础好、起点高。
在燕山石化的安全社区建设中,公司首先采取问卷调查、社区隐患排查和专项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社区安全情况调查。一是对社区环境安全状况、现有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各类安全设备设施情况、危险物品管理情况、重大危险源及风险程度等进行排查。二是对生产、治安、交通、消防等进行专项调查,收集整理各类事故及伤害情况。三是设计《居民问卷调查表》《老年人问卷调查表》和《学生问卷调查表》《职工问卷调查表》等,对全区近1.4万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社区和居民的安全现状、事故与伤害发生的类型和原因,为制定安全促进目标、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组织实施各项干预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安全社区建设项目策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燕山地区还建立了以生产、治安、交通、消防等主管部门为主责的专项监测点,以医疗机构为主责的居民意外伤害监测点,以社区为主责的事故与伤害监测点,形成了燕山地区事故与伤害监测网络。依据《事故与伤害记录及管理制度》《事故与伤害监测制度》等,坚持每日有记录,每月有统计分析报告,并及时向社区居民通报。
明确思想 树立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提出的“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的指示精神,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下一步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及保证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总体指导思想是倡导“安全、健康、和谐”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立足“安全服务、持续改进”的原则,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安全文化和社区环境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社区成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
杨元元在会上指出,安全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我国80%的省级区域开展安全社区建设,50%以上的省级区域有被命名的安全社区,乡镇安全社区建设比例由现在的1.5%提高到3%左右。企业主导型社区由煤炭、石油、石化扩展到钢铁、电力、铁路等重点行业。
制定规划 落实责任
“目前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和国际上还有一些不同之处,我们需要来自多方的力量。”来自深圳市华富街道办事处的叶汉辉告诉记者,目前在一些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主要是由卫生部门组织协调的,“我们发现,社区安全涉及更多的是一些人身伤害的预防、急救、医治等等,如果卫生部门能够参与进来,和安监、消防、教育等部门一起合作,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更加有利。”
对此,杨元元在会上也提出了要求,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制定安全社区建设规划,落实各单位、各部门的建设责任和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安委会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参与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特别是在人、财、物和技术方面要给社区实实在在的支持。要广泛吸收各企事业单位、各专业部门和各类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社区建设活动,共同促进地区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减少各类事故与伤害的发展,推动安全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编辑 杨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