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多样化管理排隐患

作者:本刊实习记者 刘 旸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8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祝学利在检查锅炉运行情况

  “没有管理不好的企业,只有不会做工作的人。” 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方针,仁和镇安全科结合本地区特点,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制度,着力提升安全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了分类分级与隐患排查工作在仁和镇的顺利开展。

特色管理和服务保村镇安全

  “仁和镇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安全科科长祝学利指出,仁和镇位于顺义城区中心地带,是顺义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54km2,辖23个行政村,其中16个行政村已完成整建制拆迁工作。全镇户籍人口5.3万人,外来人口2.7万人。仁和镇的特点是外来人口多、企业种类多、作坊式小企业多。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将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广大基层,首先要抓好村镇的安全工作。其中,平各庄村是各村镇中隐患排查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的一个。

  外来流动人口比重大,难于管理,是仁和镇平各庄村安全管理的症结。平各庄村位于仁和镇南部,紧临林河开发区,西侧为北京现代汽车厂,东侧与燕京啤酒厂相邻。由于这些企业用工需求量很大,据2011年统计,平各庄村共有外来人口3300人,本村人口仅有500人。平各庄村的外来人口大部分是周边企业的员工,也有在村里经营小饭馆、理发店等配套设施的人员,占全村人口比例超过80%。因此,平各庄村的出租房非常多,租户来自全国各地,层次参差不齐,不便于管理。再加上很多外来人口不会正确使用煤炉,在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之前还曾发生过煤气中毒死亡事故,这就导致治理冬季取暖用火隐患成为了该村隐患排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此种情况,平各庄村推行了“房东管理房客”的管理方针,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让房东担负起排查隐患、维护安全的主要责任,实行承租户与房东签署安全协议、房东与管片签约、管片与主任签约、主任与镇里签约的管理模式,层层负责,落实到位。每年一入冬,平各庄村主管安全的蔡主任就会带队,挨家挨户检查取暖安全,并向租户普及安全知识,讲解一氧化碳的产生以及其可以致人死亡的原因,让租户了解到安全隐患的严重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自觉自愿配合隐患排查工作的展开。

  与安全监督管理并行的,是平各庄村的安全奖励机制。平各庄村每个月会向外来人口收取每人10元的人口管理费,其中包括水费与卫生费。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村里推出了“平安家庭奖励”。该项奖励规定,只要房东能够认真管好自己的出租房及承租人,保证连续三个月之内不发生煤气、火灾事故,租户不发生交通事故,并全力配合隐患排查工作,镇里就会拿出该房东的房屋租户所缴纳人口管理费的70%来回馈给房东。这样一来,房东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有了直观的回报,极大地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租户看到自己交的钱用于改善生活环境,也非常拥护,形成了房东与租户共同打造安全环境的良好局面。该项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至今举办了3年,已经成为平各庄村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全村取暖,且没有一起燃气事故发生。

奇思妙想保企业权益

  “任何企业,它的最终目的都是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隐患排查工作中,不能只单纯地着眼于如何开展工作,还要掌握好沟通的技巧,站在企业的角度,真正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让企业不受或者少受损失,这样才能获得企业的认可,并积极配合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昆仑燃气公司重大危险源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在谈到推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时候,祝学利说道。

  昆仑燃气公司位于仁和镇杜各庄村东部,不仅自身是重大危险源企业,周边还有两个同样危险的邻居——北侧的北方油库和西侧的全富木业公司。在这3家企业建成初期,都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留出了相应的安全距离。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安全标准要求的提高,当时的安全距离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标准,尤其是全富木业公司与昆仑燃气公司之间的距离,足足比现在标准规定的安全距离少了60m。这样两家足以称为“重磅炸弹”的企业距离过近,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这两家企业都有着合法的土地征用手续,建成的时候也没有违反相关法规,让哪一家搬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在与两家企业积极沟通的基础上,仁和镇安全科听取了两家企业的意见,本着“不让任何一家企业蒙受太大损失”的原则,通过仁和镇政府,在原全富木业公司的后边批了一块新地,供其将越过安全距离的厂房搬迁。原厂房占地大约10亩,则由全富木业公司修建为绿化隔离带,由昆仑燃气公司出资租用。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昆仑燃气公司的负担,避免了整体搬迁的巨额资金投入,又减轻了全富木业公司的负担,用每年数目可观的租金,补偿了厂房搬迁的损失,可谓是一举两得,最终让两家企业皆大欢喜,也顺利完成了隐患消除工作。

  在进行这项工作期间,安全科还遇到了一个小难题。在搬迁土地上,全富木业公司正在筹划建设一个新厂房,图纸都已经设计好了,各种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完工。因此,该公司认为应该获得双倍土地面积的补偿。针对此情况,祝学利多次上门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明了不尽快搬迁的严重危害。他对负责人说:“如果继续拖延下去,每耽误一天,厂子就要蒙受一天的损失;及早搬迁,你们就能更快建设新厂房,更快投入生产,还可以收到补偿的租金,何乐而不为?”在祝学利锲而不舍地耐心工作下,全富木业公司终于与安全科达成共识,开始搬迁。

坚持原则排查隐患

  “该为企业考虑的时候,就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要严格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这是仁和镇安全科在安监工作中经常强调的一个原则。科长祝学利介绍说,在隐患排查工作中,仁和镇最常遇到“三大难题”。

  第一大难题,是一些外资企业自高自大,认为自己在安全方面做得很好,不配合工作。一次,祝学利带领安全科的工作人员到一家德资企业进行检查。这家企业专门为宝马汽车制作展台底座,在全世界的大型车展上都能看到该公司的产品,因此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对隐患排查工作相当不以为然。在检查组进入企业之后,没能直接进入厂房,而是被带进了会议室。德国负责人进来之后,满面怒容,让翻译责问检查组:“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做什么?”当得知检查组是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之后,德国负责人一下子爆发了,用德语大喊:“谁让你们进来的!你们事先通知过我们吗?凭什么突然跑来检查?”面对暴怒的德国人,祝学利十分冷静,他面色平静地跟翻译说:“你告诉这个德国人,我们是代表顺义区仁和镇人民政府来做安全工作的,没有必要提前通知任何企业。你再问问他,他们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检查驻德中资企业的时候,也需要提前通知吗?”翻译把这番话翻为德语后,德国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得尴尬地离开了会议室,让翻译陪同检查组进厂检查。在检查组做完工作,离开的时候,祝学利对翻译说:“请你转告企业的负责人,我们以后还会不定时地来进行检查,而且绝不会提前通知。这是我作为一个安监人员的职责!”通过这次检查,检查组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车间内擅自搭建了二层楼房用作办公,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属于比较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在检查组的帮助下,这家企业进行了整改,避免了发生火灾的危险。通过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科认真严谨的作风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此后,每次祝学利带队去检查,德国负责人都会亲自接待,积极配合工作。

安全科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第二大难题,是本地老企业思想陈旧,墨守陈规,不愿接受新的规章制度。有一家企业,创业至今已经经营了30年。在创业之初,该企业的安全设施与制度都符合当时的安全规定,可是随着新的安全法规不断出台,这家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进行修改。但是当祝学利找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时,负责人却说:“我们厂经营了30年了,从来都没有出过问题,现在怎么就不行了?”面对责难,祝学利没有退缩,而是隔三差五就到这家企业和负责人谈心,介绍最新的安全政策,发放安全宣传手册,还经常邀请该企业负责人到镇里开座谈会,和“顺美”等安全生产标杆企业一起交流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慢慢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认识到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不足,开始主动邀请安全科到厂子里进行隐患排查。祝学利说:“全镇有50人以上的重点企业78家,每家企业我都跑过很多趟,跟他们的负责人当面沟通,推广隐患排查工作。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一个老板不认识我。”

  第三大难题,是一些小型企业安全隐患多,整改资金投入大,对隐患排查工作比较抵触,甚至房东也会因为利益问题而帮助企业逃避整改。在2011年的隐患排查工作中,有一家制造木质楼梯的企业,厂房内安全措施不到位,锯末乱飞,油漆乱放,极易引发火灾,职业病隐患也较大。检查组通过“三审定”,即现场审定、检查审定、录入审定,认定这家企业安全隐患较为严重,当时就下达了停业整改的通知书。企业主虽然表示愿意配合工作,但提出在停业期间停交房租的要求。房东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企业停产,说:“没事,继续干吧。不用管他们,都是查完了就走的,有什么事我顶着!”但出乎房东意料的是,检查组第二天又来了,还带着专业电工到村属地进行确认,发现企业依然在作业,立即让电工上电线杆,将变压器的电闸拉下。面对检查组雷厉风行的作风,房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没有继续阻拦检查组的工作,而是协助企业积极配合。经过一个月的整改,这家企业完善了排风设备,解决了锯末乱飞的问题,还将油漆进行分区隔离,终于通过复查,得以再次投入生产。在分级分类隐患排查工作中,仁和镇安全科采用 “三审定一确认”的工作方法,克服了“三大难题”,确保分类分级工作落实到位。

  祝学利深有体会地说:“安监工作牵扯着企业的生产和百姓的生活,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我们安全科的工作人员苦些累些没关系,关键是要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用特色管理保一方平安。”靠着对原则的坚持和“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的态度,仁和镇安全科逐步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了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实习编辑 刘 旸

责任编辑:kerrywang




相关信息
  • 甘肃省局督查国有重点煤企“打非治违…
  • 安全监管不力致重大事故多发
  • 燃气安全隐患查出15万处
  • 关于2011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
  • 关于2011年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