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在实践中创新 在应用中提高

——访顺义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高士虎
作者:本刊记者 晓 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7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2011年11月2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对44项待选项目(其中:理论创新7项、实践应用创新37项)进行了评审。经过33位专家评委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分3轮评选分别产生了一二三等奖共30项。其中:理论创新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实践应用创新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动态管理系统获得实践应用类一等奖,以最高得票29票获得通过。

  12月2日,迎着北京的第一场飞舞的雪花,记者来到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生产监管局,采访局长高士虎。这已经不是记者第一次走进高士虎的办公室了。10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在北京顺义区召开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推广顺义实施分类分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防范事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之后,高士虎成了全国安全生产监管领域的名人,全国各地都到顺义取经,很多省市请高士虎去讲课,忙得不可开交,这次总算抓到了他。

  坐在高士虎的对面,首先看到的是放在桌上的一块铜牌,上面写着“安监宗旨:严、细、实、快”。这也是高世虎工作风格的体现。熟人见面,没有什么客套:“这脑子啊,老不清爽”,高士虎话语中透出的是一种焦虑,双手使劲地抓挠着头皮。神经性皮炎困扰着他,让他形成了习惯性动作。在11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召开的全国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城市和典型企业工作交流会上,顺义区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列为标准化建设示范区。现在,高士虎的脑子里在考虑建设示范区,如何把顺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标准化创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让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顺义区安监局怎么做

  高士虎对记者说,全国的区县级安监局都会面对的3个问题:“一是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压力。顺义也一样,顺义区经济发展这么快,工业企业多,重大项目多,重大活动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观念落后,这方面的压力是必须要承受的。二是基础薄弱。什么工作机制都没有,六七个人七八条枪。三是安全生产监管不知道从哪开始干,天天凭着感觉走,上面开会咱开会,上面发通知咱发通知。”

  面对这些共同的问题,如何去破解,高士虎认为从3个方面:“一是从基层基础做起。从机构、队伍建设,到把企业台账弄清楚,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安全生产条件摸清楚。二是围绕工作把责任机制建起来。三是怎么利用信息化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条件持续改进,政府的管理能力、履职能力持续提升,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3个问题解决好了,综合监管的工作就算突破了。”

  北京市顺义区总面积1021km2,常住人口87.7万,各类企业6万余家。顺义区是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新城、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也是首都对外交往的门户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窗口。全区工业企业多、重点工程多、重大活动多。随着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社会转型步伐加快,传统社会管理特别是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着严峻挑战,创新安全监管机制和模式势在必行。

  为彻底解决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监管不细的问题,顺义区安监局从2005年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分类分级管理方法,经过4年的摸索实践,首先摸清了全区6.13万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形成1.65万条评级数据,摸清了企业底数。

  到2008年,在区安监局的推动下,顺义区政府出台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把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其安全监管的相似性分为“工业生产、人员聚集、危险化学品、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和其它”6大类,由行业和属地监管人员对照6大类级别评定表,从基础管理、现场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管理4个方面评分,按照分数高低评定A、B、C、D四个安全等级,交由18家行业部门和40家属地政府监管,A、B级单位以自我管理为主,C、D级单位由行业、属地政府实施重点监管,从而建立起全区生产经营单位“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的模式。顺义区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在隐患排查内容、治理标准、监督检查频次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监管,提高了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解决安全管理职责交叉、监管缺位、越位等问题,以安监局为主,让政府参与,让属地落实,顺义区政府明确要求,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负责抓好本行业、本属地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分级确认、日常监管、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区安委会办公室作为中枢机构,抓好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从而实现了全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格局。

  顺义区在分类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出台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作为隐患排查、治理、挂账、销账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按照隐患自查标准,组织排查事故隐患,依托自查自报管理系统,定期上报隐患排查情况,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属地、行业、专项和综合监管部门建立了隐患核查机制,规范了重大事故隐患的挂账、治理、验收、销账工作流程,建立起隐患动态排查、动态挂账、动态治理的长效机制。形成安全隐患企业自查—上报—政府监督指导—企业整改—整改效果评价和反馈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

  为了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顺义区在梳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105个国标行业类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及顺义区实际,组织编制了47类6150条隐患自查标准,自查标准统一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部分。基础管理包括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10项内容;现场管理包括设备设施、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8项内容。这套标准融入了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了企业每项安全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使企业知道了“做什么,怎么做”,企业主要负责人了解该管什么、管理的关键部位在哪里以及管理所要达到的标准和程度,使企业由“被动管”向“主动管”转变。也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为解决企业上报事故隐患的载体问题,达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解决的效果。顺义区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一个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网络化平台,纵向贯通北京市安监局、顺义区安监局、街道(乡镇)、每一家企业,横向扩展到顺义区各行业管理部门,形成了统一的安全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通过监督检查、教育培训、专项整治等模块,记录行业、属地、综合监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行为,强化过程监控。通过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对行业、属地、综合监管部门日常执法检查数据、隐患的记录和统计分析,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落实了综合监管、专业监管、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等责任。真正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通过分类分级,特别是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开展,顺义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综合监管有抓手、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标准、隐患排查治理有机制、安全监管工作有系统”。

3个关键环节

  正像高士虎总结的那样:“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怎么才能重要,不是说我个人的能力多强,水平多高,但是有3项工作要做:首先一定要争取区委区政府重视、支持,不论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还是市局,红头文件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台落实政策的政策,叫意见也好,叫办法也好,一定要解决可操作性问题。说社会管理精细化,那么安全生产管理如何实现精细化,把方法、意见写实了,征求行业部门意见,形成大家共识的东西,形成属地政策性的东西。这是咱们这几年争取政府支持的重要一点。各地如果想让政府支持,这个工作必须做。二是职责落地儿问题。怎么让政府的这些行业部门由你‘拉着干’变成‘跟着干’最后到‘自己想干’,‘三步走’怎么实现。实际上就是咱们的基础建设工作。形成属地、行业部门的责任落地儿,给他们解决了履职的范围、标准、内容,这是解决职责落地儿的重要途径。三是信息化建设,解决支撑问题,提高管理效率。要争取财政支持,顺义区经济条件较好,争取到政策倾斜,项目、装备,这些将近2000万,都是这两年从咱们安监划拨到属地、行业部门。更不用说隐患治理资金,统计先后有3亿多。以上三块都做到了,政府重视就做到了。分类分级、自查自报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工作把责任机制建立起来,这才是工作的内涵,解决了综合监管的抓手问题,解决了各项职责落地儿问题。”

  采访中高士虎反复强调:对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政府角度,政府是推动,首问工作责任制,还得以安监局为主,让政府参与进来,让属地落实。从企业层面上,企业是主体,通过创建活动,把分类分级工作中的升降级机制用活,让企业感觉到,通过创建活动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持续改进,级别得到提升。

  “为什么说分类分级、隐患排查使各级政府履职能力得以提高?因为这是个载体。为什么这项工作能够推动下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个属地的基层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到哪个属地,哪个行业,拿出一本企业台账来,了解企业宣传教育培训、专项整治、行业检查、属地检查情况。要能做到这个层面,我认为,是基层基础工作的体现,都能够看到政府履职的印记,能看到自查的情况,也能看到监察的情况。所以说,基层队伍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很大程度上是过程管理的体现。”高士虎如是说。

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落脚点

  谈到下一步工作,高士虎说:下一步是把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固化,把分类分级、自查自报隐患治理工作与标准化工作实实在在结合起来,做出顺义的特色来。

  记者问道“机制不是已经形成了吗,为什么还要固化?”高士虎说: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监管能力提升和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提升是无止境的,这个着眼点就是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持续改进,就是隐患排查能力、控制隐患手段、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机制固化、长抓不懈才能有生命力,过去企业被动,靠政府推,要想让它能动地转变,这就是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着眼点也是落脚点。

  下一步,顺义安监局还要通过“三台合一”将工作做实。“三台”指信息化平台、动态管理系统平台、应急救援平台,怎么将“三台”与社会公共安全平台整合到一起?对于应急,区县安监局要和市局结合到一起,要和消防结合到一起。

  “再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动态监控系统,结合标准化创建工作,高风险的企业特别是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是我这一年来最为关注的。顺义区涉危企业,不管大小,约400家,首要的就是建立危化视频管理系统,这些企业是咱们下一步的事故高发区。建立视频管理系统,不同的压力、湿度、浓度、液面、温度,标准皆不同,很多标准制定,不是在区县层面能解决的,这也是我着急的地方。”

  还有很多隐患的排查治理让高士虎因无能为力而着急,他举例说:“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能源企业有两类,一类如农村沼气站,顺义有24座现在国家在重金推广的规模比较大的沼气站,有扶持政策。这些沼气站涉及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有限空间作业,但是没有相应的安全标准支持,气体泄露的报警装置,如压力报警、浓度报警,有害气体检测,这些都没有。现在是新建,等设备使用周期长一点后,很容易出事。没人管,我们现在把责任落实到政府行业部门——农委新农村建设委员会下的种植中心新能源办公室。建设时是建委牵头,市里面给钱,但沼气的管理标准缺失。

  还有一类是猪场。顺义规模猪场多,现在猪场粪便回收建沼气池有激励政策,根据沼气池的面积不同金额不同,建设一个沼气池有相应财政支持。前段时间顺义一在建沼气池出事,产生沼气的脱硫罐外闻不出异味,里面有电闸,没有防爆设施,在合闸、拉闸过程中,产生电火花,沼气泄露,结果把人烧成重伤,花费50多万在治疗。我们将还在建的3座沼气站赶快停了。但我查了沼气站不属于危化企业,不属于许可范围,又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回到标准上,问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所以这类企业又是重点又是难点,难点在没有标准。所以说,这些高风险场所要建立起动态监控系统,不是说我们整天去看着他们,主要是让企业自己做,从系统里调取数据,看企业面对危险情况采取什么措施。”

  高士虎想的是:下一步,顺义区的隐患排查标准必须有几块内容需要添加进来:一个是新修订的《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再有是国务院23号令、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新颁布的一些规定等。另一个是,与总局的标准化创建规范适度结合,不可能把现有的全部打乱,一条一条对接一个是时间上不允许,另一个是内容上不允许。把隐患排查治理与标准化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所有企业参与是基本的要素,分类指导是做好这件事的基础。在顺义,达到A级和B级规模以上的企业有700家,高世虎认为“要这700家就朝着一二级标准化企业去争取,其他的1万多家企业就参考新修订的顺义分类分级、隐患排查标准推着走。好多整改牵涉到设备的更新,这不是纸上功夫,这项工作对于大企业来说,可能就是大投入,而小企业真正让它动起来是这项工作的难点。原来自查自报这套系统,众多中小企业都动起来,是因为你给了中小企业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细化到了岗位。这才能将标准化创建活动与隐患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我想关键还是重在过程,就说你创建的过程,还得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这个指导思想应该贯穿整个创建活动的始终,通过创建活动让企业动起来排查治理隐患,这才是创建活动的核心内容。很多地方把创建活动就当成一个活动搞了,这个意义不大。需要把它当成是持续改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过程,突出这条主线。”

  编辑 晓 讷

责任编辑:kerrywang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