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救矿工的69个井下日夜
33名智利矿工,从最初的劫后余生,到最后的成功获救,漫长的69天,挑战人类极限,彰显人性光辉。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在2010年8月5日塌方后的漫长黑暗中,矿工们的身体和精神都经历了何种跌宕波折?
突然塌方 出路被堵
对于智利圣何塞铜矿的63岁老矿工马里奥·戈麦斯而言,8月5日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那天轮到他的小组下井采矿。经过曲折的地下隧道,戈麦斯和32名工友下到距地面700m左右的深井,开始一天的工作。
下午14时,头顶突然传来的巨大震动和轰鸣声令戈麦斯感到事情不妙。“塌方了,去找紧急逃生口!”这是戈麦斯的第一个反应。16岁就开始当矿工的他,几乎经历过井下的各种危险。
但这一次,情况要危急得多。还没等他喊出口,巨大的岩石从上方滚落,将矿工们下井的通道截断。塌方震落的浓密烟尘充满了矿井,矿工们几乎看不清周围任何东西,双眼也像被灼烧一样剧痛。但他们在黑暗中互相呼喊着排成队伍,摸索着寻找通风隧道。
根据智利《采矿安全条例》,所有矿井的通风口都应安装梯子,以便在紧急状况下逃生。但当戈麦斯和工友们赶到通风口时,发现这里并没有梯子,塌方导致的岩层变化也使得通风口几乎被完全堵塞。
避难所内找到食物和水
被困采矿小组的工长、54岁的路易斯·乌尔苏亚意识到,所有的逃生通道都已被切断,唯一可做的便是等待救援。但他们正位于距离井口700m的深处,即使是最先进的救援挖掘机器也不会立即找到他们。
于是,乌尔苏亚召集了所有弟兄,根据记忆找到井下一处避难所,这里存储着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食物和水,但只够两天。为让有限的食物维持得更久,矿工们开始实行食物配给制:每人每两天仅限于两勺金枪鱼罐头,一口牛奶,再加上半块饼干。
矿井中的各种设备也被派上了用场,在戈麦斯等老矿工的指挥下,大家用井下卡车的车灯照明,并为头盔探照灯和手机充电。虽然没有信号和外界联系,这至少能让矿工们知道时间与日期。他们还用一台可钻破岩层的机械,成功挖出了地下水,这大大提升了矿工们在井下存活的概率。
矿工四下打探绘地图
有31年丰富采矿经验的乌尔苏亚不打算坐以待毙,他委派3名有经验的矿工出去打探周围环境,寻找任何可能求生的机会。
最后矿工们绘制出一份周围地形的详细地图,这为后来的地面救援行动提供了很大便利。有医疗等特殊技能的矿工被指派不同的任务,确保所有人都能在获得救援前存活下去。
乌尔苏亚和戈麦斯还将33名矿工分成11组,3人一组,所有的组都被委派了收集水源、打扫卫生、分配补给等工作任务,小组成员互相监督。这使得矿工们还像矿难前一样有严密的组织分工。
当然,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暗无天日的封闭井下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于是宗教成为很多矿工的寄托,作为被困矿工中最年长的戈麦斯自然承担了精神领袖的责任。他组织矿工们祈祷,宽慰焦虑的年轻矿工,告诉他们:只要有信念,终将会和家人团聚。
17天后盼来“援军”
矿工们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头顶,亲人们日夜守候在矿井外,甚至在井口附近搭建了临时房屋,一刻都不肯离开。与此同时,救援人员正夜以继日开凿探井,希望找到失踪矿工幸存的任何迹象。
但由于矿井地图错误和不稳定的岩层,连续7次的尝试全部以失败告终。直到8月20日左右,乌尔苏亚和工友们依稀听到了头上传来熟悉的钻井声,而且这个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我们有希望了。”
经过10多天的煎熬等来的希望曙光让所有人欣喜若狂,但他们很快冷静下来——他们必须让救援人员知道自己还活着。矿工们推举戈麦斯作为代表给地面传信。他用红色的笔在纸上写出几个大字:“我们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安好。”
8月22日凌晨,距离避难所20m处隧道内的岩石开始剥落,来自地面的探井打通了!戈麦斯立即将求生字条用胶带绑在探杆上,同时还附上了一封给妻子的短信。
几小时后,当探杆回到地面,戈麦斯的信被智利总统皮涅拉在媒体前高声宣读,这个消息令智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一起用餐“不落单”
喜悦的心情稍稍平复后,地上地下的人们都意识到,即便探井已经打通,但要穿过近700m不稳定的岩层,把所有矿工安全救出,将是一项艰巨而耗时的任务。与开凿救援井同等重要的是,确保已经奇迹般生存了17天的矿工们在接下来的日子继续保持身体健康。
在探井旁边,救援人员又开凿了另一个直径8cm的井,并将一个长约2.5m的金属圆柱仓放入其中,输送矿工急需的援助物资。从食物、医疗到衣服、通讯器材,任何救援物资都必须通过这个洞从地面传下去。
虽然希望似乎就在眼前,工长乌尔苏亚明白,现在更需要团结、冷静。于是当营养品经过细细的管道传到井底时,乌尔苏亚坚持要等所有33人的补给都到齐了之后再开始一起享用。
和地面建立起通讯后,每位矿工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传送一分钟的视频。
“豪斯医生”每日体检
获得救援后,矿工们的生活似乎“正规了些”。
每天7点45分,装在金属圆柱舱里的早餐被送到井下,这个物资舱被称为“鸽子”。
每班工人中有3~4人负责迎接“鸽子”,他们有5min的时间把货物取出。吃完蛋白奶昔或者果酱三明治这类高营养的早餐后,工人们就要像平时上班一样开始一天的工作。
第一项任务是检查隧道内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确保通风正常。如果发生任何变化,就必须通知地面救援人员,调整向井下输送氧气的浓度。
与此同时,50岁的矿工约尼·巴里奥斯也开始给矿工们进行身体检查。他是矿井爆破专家,还接受过医疗培训,这一专长让他理所当然成为被困矿工们的医生,工友们都称呼他“豪斯医生”。巴里奥斯必须检查所有矿工的生命体征,如进行验血和验尿,检查是否有皮肤感染,并密切关注他们的体重。所有的检查结果都被送给地面的医务人员作详细分析。
严格执行三班倒工作制
早上的主要工作还是清理碎石。当地面救援人员开凿救生井时,井下矿工们也必须自救,他们需要挖出700t~1500t的碎石。为此,33名矿工被分成3班,轮流工作8h,完成清理碎石等各种任务。每班都有一个工长,他们直接向乌尔苏亚报告。
白班从早上8点至下午4点,夜班是下午4点持续到午夜,晚班则是半夜至清晨。当然,对于矿工们而言,白天和晚上的区别,仅仅是开关灯而已。每班工人除了8h工作,还有8h睡觉的时间,另外8h可以玩游戏,给家人写信或者在隧道里散步。
每天早上8点前,当新的一轮换班开始时,矿工们从睡觉的营地出发,前往更高处位置的隧道工作。矿工们最初找到的避难所的面积有50m2左右,虽然这比北美等地矿井中6~9m2的避难所宽敞得多,但要容纳全部33名矿工,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井下温度几乎一直维持在32℃,湿度极高。长期住在避难所中通风很成问题,于是他们搬到了更干燥凉爽的一处隧道作为营地,温度只有15℃~18℃,而原来的避难所被作为洗浴的地方。
地面用太阳能加热的水被送到地下,让矿工洗澡用。多余的水流到矿井更深处,它们能起到降温和抑尘的作用。
深井之下家书抵万金
上午10点,工人们能短暂休息,同时享用送下井的水果和谷物奶昔。
下午16时,第一班工人下班。矿工们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掷骰子、玩纸牌和多米诺骨牌,一根连接地面的光缆能让他们观看电影或者足球比赛的录像。
当然在“豪斯医生”和地面医务人员的敦促下,工人们每天都要运动健身。尤其是那些卡车司机,他们体重通常比其他矿工更重,因此,地面有专门的健身培训专家监督他们瘦身,确保救援井打通后,所有人都能挤进救援搭载舱。
矿工几乎每天必做的另一件事则是给家人写信,他们特别提醒救援人员一定要送笔和纸下来。每天写好的信会在中午之前送到地面。晚上8点10分,矿井外的家属们则送去回信。有时到半夜12点,矿工们还会给亲人们写封信,之后才肯进入梦乡。现年44岁的被困矿工埃斯塔万·罗亚与“女友”共同生活了25年,育有3个孩子,但却从未举行婚礼。他在致“女友”的信中说:“祈祷我们活着走出来吧。当我走出矿井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买礼服,嫁给我吧!深爱你的埃斯塔万·罗亚。”
日子“有条不紊”地继续着。随着救援搭载舱准备就绪,救援人员开始草拟出井顺序。当矿工们得知将按次序被救出时,许多人都自愿提出最后升井。他们还商量好了,升井后一起出书,然后共享利益。
参与救援的一位医疗专家感叹道,从被困的第一天开始,这些矿工就做好了等待漫长救援的准备,他们组织严谨,团结合作,“都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出井后,矿工先在矿区设立的临时医院接受医学检查
科学施救 矿工成功升井
3套方案 确保万无一失
救援人员克服多个技术难题,对救援过程每个细节妥善考虑,制定了3套救援方案。
8月30日启动A计划,从澳大利亚运来Xtrata950液压挖掘机。该计划挖到了矿井587m的深处,但是需要将井口拓宽到矿工足以出井的宽度,工程量较大。
9月5日进行B计划。该计划使用了从加拿大运来的最先进的Schramm T-130钻井机,大大提高了钻掘速度。10月9日,“B计划”完成622m深隧道的挖掘,标志救援通道打通。
9月19日启动C计划,由17人组成的加拿大救援小组实施,预定深度约600m,无需拓宽。
3种营救方案齐头并进,以免一种方案失败后,需要重新启动另一种而延误了时间。
五大秘诀 协助成功升井
秘诀1:分析地形,高强度机械钻地。
出事的圣何塞矿井位于智利北部沙漠地区,该地区雨量少,比较干旱,打通钻井后不会出现漏水,也不会有灌水的风险。而当地是金矿和铜矿的伴生矿,岩石坚硬,钻井费时费力,成为最大的困难。
因此,救援人员采用了大口径、高强度机械,并且对地面以下近100m最易坍塌的地层实施了植入铜管的措施,降低了坍塌的可能性。
秘诀2:井下爆破,详细划定爆破区。
救援通道打通后,最危险的情况是矿工们需要在井下实施一次可控的爆破,以便清除救援通道附近的沙土,让救援舱方便进出。这被视为整个救援过程中最危险的行动,因为爆破随时可能令矿坑倒塌,后果不堪设想。工程师详细分析井下情况后划定了爆破区,因此,没有发生坍塌和爆炸冲击波伤害矿工的状况。
秘诀3:下井救援, 三组人各司其职。
当地时间12日晚23时18分(北京时间13日10时18分),第一名救援人员搭乘救生舱下井。先后下井的人员包括3名智利海军潜水员、医疗人员和1名消防员。他们给矿工们讲解“胶囊”救生舱的使用方法,组织矿工升井。医疗人员给矿工们进行初步检查,防止他们在升井过程中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消防员负责矿井避难所的安全维护。
秘诀4:出井顺序,最强者最后出井。
尽管多名矿工争相志愿最后出井,但经过专家探讨,决定让那些身体健康、尤其是心理素质强的矿工最后出井,因为他们要面对同伴们都离开,只有自己呆在井下的孤单状况。
而第一批出井的则是那些经验丰富、有能力处理救援过程中突发情况的矿工。
中间出井的,是那些身体最虚弱,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矿工。
秘诀5:国际合作,“神州第一吊”待命。
来自世界各国的25家私人采矿公司共同参与到营救行动中,他们带来了最好的设备和人才。智利的南美洲邻国玻利维亚、阿根廷、秘鲁等国也派出了救援队来帮忙。
美国宇航局(NASA)的专家则为矿工提供了心理方面的疏导。
中国三一重工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也在救援现场待命。该起重机有“神州第一吊”的美誉,载重量400t。
“胶囊”救生舱
“胶囊”救生舱 派上大用场
“胶囊”救生舱外部约3m高,内部约1.9m高,直径约为50cm,重量约为420kg。
在救生舱内,矿工配备了氧气罩,头戴具有视听功能的头盔,随时和地面保持联系。腰间绑有生命体征监控设备,医护人员可监控矿工心跳、脉搏等健康参数。
如果升井过程中岩壁碎石崩塌,或救生艇偏离轨道,可能出现“卡壳”。一旦“卡壳”,矿工可启动紧急系统,救生舱分离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在水压系统帮助下把矿工送回到井底。
矿工升井时必须闭上眼睛,戴上墨镜,防止因长时间未见光后光线对眼睛造成损害。
出井后,矿工先在矿区设立的临时医院接受医学检查,随后可与家人短暂团聚几分钟。此后,救援人员将用直升机把他们送往附近科皮亚波市一家医院,接受至少48h的医学观察。
(本文转载自2010年10月14日《新京报》,有删节)(本文图片由赵斌 郭宇提供)
编辑 宁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