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维简费”
提起安全投入,了解我国安全生产历史的人都知道,有个“维简费”。这是个简称,全名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费用”,也称“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是计划经济的产物。1973年,当时的国家计委下发(73)477号文件,要求企业每年应在“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10%~20%用于劳动保护措施,不得挪用。同时,针对高危行业,提出“矿山、化工、金属冶炼企业应大于20%”。
那些年代,管理层逢会必讲“维简费”,政府监管部门讲,行业主管部门讲,工会讲,财政部门也从业务角度对企业进行监督。因为那时有“维简费”这一红头文件明文规定的“尚方宝剑”,哪个企业也怠慢不得。虽然有些企业不按上述比例投入劳动保护措施,但有个硬性比例在那里摆着,企业最起码也得做做表面文章。这一规定在那些年代也确实起到了作用,使得企业花了些钱投入到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上了。当时这些钱主要花在解决劳动保护措施欠账上。因为,那时不论是新建扩建企业还是原有老企业,对劳动条件问题都注意不够,在安全生产方面欠账多,事故隐患严重。煤炭的瓦斯、水、矿压等灾害需要投入,化工、冶金需要投入,连轻工业的陶瓷、玻璃、塑料、制鞋等行业的尘毒危害也很严重,也需要投入资金。这一规定可以说打开了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安全设施、消除事故隐患等资金投入的渠道和闸门。
后来把“维简费”给拿掉了
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自主权,政府再也不管企业了。因此,“维简费”自然也由于是计划经济下政府管企业的产物给拿掉了,国务院决定施行新的会计制度。按照新制度,有关安全投入的经费可以分为两大块:企业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劳动安全措施费用将直接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劳动保护费用直接计入制造费用。新的会计制度对当时的安全生产还有一大利好,就是劳动安全措施经费不受任何比例限制,企业愿意花多少钱放在安全生产都行。表面上看,改善劳动条件的费用来源比改革前拓宽了,但由此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
产生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应该被强制执行的制度变成企业按自己的意愿来执行,约束没有了。
市场经济,企业的目标就是利益最大化,没有约束的企业于是乎就产生了如下现象:
一些资金实力雄厚,发展比较稳定,产品销路较好的国有垄断行业,一些对职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比较守 法的外资企业,往往能够拨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安全投入;而亏损企业,愁得连职工工资都发不下来,哪里还有钱去投入安全设施。
当时,煤炭企业首当其冲,煤价不能上涨,煤炭又出现滞销,煤矿领导干着急没办法。笔者曾到一家煤矿,问:你们给每个矿工配备自救器了吗?答:没有。问:为什么?答:没钱。现在是5月份,我们矿发完过春节的工资就再没钱发工资了。笔者无言。一个自救器,当时的价格是70元左右,是在瓦斯超限后发出报警,并能自救。这个煤矿有2万名职工,如果每人配1台,需要140万元,矿里囊中羞涩,就是拿不出来。
1998年以后,煤炭市场陷入历史最低潮。煤挖出来堆积如山,不得不停产,矿工的温饱都很难保证。据湖南资兴矿务局反映,整个矿务局平均拖欠职工工资5~7个月,有一个矿井多达19个月。2000年后,资兴矿务局6个大矿井中有5个因资源枯竭而破产倒闭。温饱尚不保,投入几为零。
曾在2002年发生两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148人死亡的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公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全设施欠账严重,其中瓦斯抽放系统的欠账就达1.46亿元。
据权威部门统计,到目前,国有煤矿在安全上的欠账就达500多亿元,仅“一通三防”资金欠账就高达40多亿元。
前几年,矿难频发,屡见媒体,闹得国人震惊,与安全管理缺失有很大关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与多年安全投入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2003年前,安全投入严重匮乏,而以后,突然由“能源过剩”转为“能源紧缺”,煤价飞涨,各地煤矿便躁动起来,玩命挖煤,一桶煤一桶金。于是乎,躁动的采煤就在多年来安全投入不足的背景下轰轰烈烈起来,密集的矿难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了。
没有了约束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包括一些唯利是图的外资企业,他们往往使用一些被淘汰的设备,只顾眼前利益,要钱不要命,更谈不上进行安全投入了。
身处高危行业的烟花爆竹企业,多数是在乡镇,许多生产企业就是两间民房,生产原料什么便宜用什么,更不用谈进行必要的安全投入了。就是规模大一些的企业,由于企业主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因此造成厂房间距不合格。同一房内作业人员超限,药品在仓储、运输等环节不符合安全要求,致使烟花爆竹行业重大恶性事故也屡见不鲜。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新的会计制度实行后,企业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费用相对减少。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年安全投入约占GDP的1.1%,20世纪90年代则只占0.7%,下降了0.4个百分点。造成的后果是后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第四次事故高峰。看来,仅仅依靠企业自觉在安全生产上进行资金投入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第三方对其进行约束才行。
“药”PK“棺材”
安全投入到底有多重要?
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世界各国平均每年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2.5%。照此推算,我国的损失近2000亿。
有个资料说,美国在20世纪初,工业部门每支出一个美元用于安全措施,可能会带来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中国专家罗云从事安全经济研究多年,撰写了中国第一本安全经济学专著,他认为,在安全生产上,预防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