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890起下降到2007年的2188起,下降幅度达到24.3%。但生产安全事故依然频发,事故总量依然偏大,较大以上事故依然呈多发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低、安全管理落后,矿山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隐患四伏。具体体现在:一是矿业开发的整体水平较低。从数量上看,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总量在10万以上,且以小型矿山为主,小型矿山占总量的92%左右;从行业分布上看,以采石场占主导地位的建材类非金属矿山占总量的88%;从所有制形式上看,以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占总量的90%以上。二是由于受资源赋存条件的限制,主要矿产品大都以地下开采模式进行开发,增加了矿业开发的危险程度。三是绝大多数矿山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低下。
为提高本质条件,改善安全管理水平,国务院2004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工矿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按照《决定》精神,为了将安全标准化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推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持久地开展,真正做到促进各类金属非金属矿山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及时评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国家安监总局于2006年11月以安全标准的形式发布了AQ2007-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由导则和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尾矿库4个实施指南组成。《规范》首次在制定过程中选择国内代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经济性质的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上海宝钢集团梅山矿业公司、陕西金堆城钼业公司、河南金源黄金矿业公司、广西环江锌源矿业公司和江苏福鑫石材公司6个矿山企业参与研究阶段的现场试点工作。
《规范》保障了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的建立
1.《规范》的特点
核心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指导思想是充分体现隐患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方法是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不断实现PDCA(策划、执行、符合性、绩效)循环,达到阶梯式上升。
内容包括14个大元素和若干子元素,即:方针和目标、法律法规要求、组织保障、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教育培训、生产工艺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现场、职业卫生、投入科技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调查分析、绩效测量,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系统管理。
2.《规范》对隐患排查制度化的保障作用
《规范》是目前唯一以安全生产标准的形式发布的有关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方面的标准,是强制性的标准。它在内容安排上要求企业必须将我国现行安全生产法律转化成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在条件的设定上与安全行政许可证的条件相呼应。标准化工作从过去行政层面上的要求变为法律层面上的强制推动,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实施变为按照国家要求规范有序地开展。标准化开展的成效必将与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实现有机的融合,对于没有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等级的企业应不予许可、予以淘汰和关闭,这就从根本上为实现隐患排查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3.解决矿山安全的根本矛盾
综合分析2003-2007年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从事故类型上看,物体打击、坍塌、冒顶片帮、高处坠落、放炮、中毒窒息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81.4%;从事故产生的原因上分析,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和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安全设施缺陷等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量的66.7%。矿山作业环境的缺陷和人的不良行为是诱发事故隐患和产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矛盾。
《规范》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从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源的辨识入手,强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通过对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现场等进行风险控制,消除物和环境的缺陷;通过教育培训保证有关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形成良好的从业习惯,从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按照《规范》开展标准化工作,抓住了制约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矛盾,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化。
4.推进我国矿山迈向现代安全管理
《规范》适应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的现状,注重与我国矿山分布、结构特点、实际水平相适应,在安全条件设置、评定指标、评定标准的设定上贴近我国矿山的实情。各类矿山企业只要按照《规范》设定的条件和步骤逐一落实标准化的要求,就能建立起覆盖生产全过程和所有因素的新的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动态安全管理,使“人员、机器、物料、方法与制度、环境”各方面都达到预定的标准,并逐步实现由低级向更高等级标准的迈进,最终使现代安全管理在本企业得以全面实现。
统筹规划 分级推进
新的安全标准化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通过强化宣传、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推进来落实好各项任务。
1.加强宣贯
《规范》是一个新生事物,各级安监部门和各类企业应该对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各级安监部门要率先学习《规范》,要把《规范》的重要意义、核心思想、实施原则、创建步骤、评定方法、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懂、吃透,做到融会贯通;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贯工作,营造浓厚氛围,为执行《规范》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注重强化宣贯工作的过程管理,拓宽宣贯形式,创新宣贯手段,确保《规范》宣贯覆盖到各级监管和各类矿山企业的相关人员。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级推进
新的标准化建设是对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塑和变革,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全面摸清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辖区内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2~3年的标准化建设规划。对辖区内的企业按照经济性质、矿山种类、生产规模、开采工艺等分门别类进行排队,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在辖区内选择3~5个各种类型不同的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落实的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广、分级推进。新的标准化建设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分级考核,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在标准化建设的初期,要防止走形式、走过场。要本着达标与淘汰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规模大、管理强的企业推进其率先开展标准化达标工作,发挥好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对中小企业的帮扶作用;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管理薄弱的中小企业,要分类指导,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政策手段推进其开展标准化建设;对达标无望的企业,及时做好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投入,该关闭的关闭,该整合的整合,尽早淘汰出局。
推进标准化建设的重点环节
《规范》是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目前还没有能够满足各类矿山需求的、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在推进中注意几个重点环节。
1.要注重与企业的生产特点相适应
由于企业的生产工艺、发展历史、职工素质、文化理念、管理模式差异很大,标准化建设在目标设立、工作重点、组织形式、实现方式、工作进程等各方面也就不尽相同。各矿山企业应立足本企业的生产特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工艺、不同环节、不同人群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合理评定企业的安全状况,突出抓住制约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集中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地确立安全方针和目标,阶梯式地向前推进,不能超越于企业生产的实际承受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标准。
2.要注重全员参与
标准化的创建工作,必须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存在于每个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具体行为之中,消除风险也必须通过每个人的正确行为来实现。员工既是矿山企业危险源辨识的参与者和风险控制的执行者,更是标准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必须把依靠每位员工的参与作为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根本前提,把提高每个员工的意识、素质作为实现标准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把保证每个员工的生命健康作为实现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在标准化目标的确立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征求每个员工的意见,确保他们的正确意见能够在方案中得以有效的体现;要建立起管理者与员工合理沟通的有效渠道,确保上下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上下互动,使员工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使标准化方案的每项内容在员工的工作行为中得到切实的落实。
3.保障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标准化工作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完善和重塑,无论是管理现状的评估、方案的制定,还是对风险的辨识、风险的控制,都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充分用好国家关于矿山安全费用提取的政策,提足安全费用,并将安全费用真正运用到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去,切实改善安全条件;应合理配置内部的其他资源,保证开展标准化建设对人员、技术等各方面资源的需求。
编辑 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