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不伤害”,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本人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三不伤害”活动作为安全自主管理的一种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冶金系统开展以来,已经有20年。20年来,企业改制,管理模式转变,设备工艺的更新等等,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三不伤害”活动仍在企业基层深入开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不伤害”活动开展由来
1.“三不伤害”活动的起源
1989年5月,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公司”)总结、学习兄弟单位经验,在健全完善和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的基础上,分析和回顾近期发生事故的原因和特征,发现事故原因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技术不高导致自已失误伤害了自己,或者相互配合不当伤害了别人,或被别人伤害,从而提出开展“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活动。“三不伤害”活动的开展,是多年安全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前人血和泪的结晶。通过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制定对策,填写“三不伤害”防护卡,使活动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效果。开展活动当年,马钢公司的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千人负伤率分别下降67%、49%、30%,是成立公司以来最好的成绩。
2.“三不伤害”活动的内涵
“三不伤害”活动以人的操作行为为对象,以“我”为主线,以“我”的岗位工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为主要内容,以操作无事故为目标,在生产(施工)中处理好安全“我、你、他”的关系。“三不伤害”的核心是制订“三不伤害”防护卡(见下文中的“样卡”),使“我”使用的机器、工具、物品、材料等都不能将自己伤害,同时也不能因“我”而分别伤害“你”和“他”。这种将“我”和岗位操作以及“你、他”的岗位操作之间安全生产诸因素统筹考虑,综合到“三不伤害”防护卡中,形成了互相联系,互相保证,环环相扣的网络体系,确保了“我、你、他”的生产安全。
3.“三不伤害”活动的特点
“三不伤害”活动具有6个方面特点:一是鲜明性。活动以“我”为中心,“三不”为内容,“安全”为目的,采用第一人称,言简意赅,亲切入耳,通俗易懂,职工乐于接受。二是自主性。“三不伤害”以我为出发点,又以我为归宿,使职工容易进入角色,引导职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基础性。“三不伤害”活动立足班组、个人,以我为重点,引导人人动口,个个动脑,一一动笔,指导操作行为,约束人为失误,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四是科学性。“三不伤害”活动以它鲜明的外在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启发职工自主管理的潜能,完全符合行为科学理论,防护卡的内容包括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也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五是持久性。“三不伤害”防护卡制订之后,不是束之高阁,而是作为岗位操作指南,同样也是班组安全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职工学习,对照和不断完善,使之长期使用。六是效果好。由于“三不伤害”活动的群众性、自主性和科学性,必然产生明显的安全效果,达到减少人为失误和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4.“三不伤害”活动的作用
“三不伤害”的作用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通过“三不伤害”防护卡制订,检查和检阅企业安全管理的全员性和全面性。二是通过“三不伤害”防护卡制订,落实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了变事故分析为提前预防。三是通过活动激发了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四是通过“三不伤害”活动提高了职工自我约束能力,对改变习惯性违章作业有了限制作用。五是开展“三不伤害”活动对作业环境、设备的缺陷等各种隐患能及时暴露和反馈,促进整改和提高本质安全。
开展“三不伤害”活动
开展好“三不伤害”活动,要以人为核心,把活动纳入安全管理的正常轨道。
为此,马钢公司下发了《马钢公司关于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通知》的文件,“三不伤害”活动在马钢生产一线的车间、工段、班组广泛开展。该项活动首先层层发动,公司上下利用各种会议和报道、电视、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张齐鼓宣传“三不伤害”的内容,形成浓厚的氛围。据统计,仅制作各种标语、标牌就达2万3000余幅(块)。其次组织讨论分析,按公司要求,各厂矿都利用班前、班后会和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日,以班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联系本岗位操作实际,结合安全技术规程,以及发生过的各种事故教训进行讨论。讨论我的岗位、任务,以及所使用设施、工具、材料等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引起伤害自己或别人。同时自己在操作当中,交叉作业或在厂区通行等有哪些不安全因素而导致被人伤害。再者,制订对策和填写自我防护卡。制订岗位“三不伤害”防护卡尤为重要,因为防护卡的内容将各种危险因素和致害条件一一记录下来,逐条制订预防措施。这些预防措施既要符合安全技术规程,又要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仅具体,而且行之有效。马钢公司安全管理处专门下达了《关于制订填写“三不伤害”自我防护卡的通知》。通知对制订填写“三不伤害”自我防护卡作了具体规定,并下发了样卡。
在这期间,马钢公司95.5%的职工都制订和填写了“三不伤害”防护卡。据统计,制订和填写6万500份防护卡,从而为深入开展“三不伤害”活动奠定了基础。
学习应用和完善防护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填写好防护卡作为个人今后学习的安全教材和生产活动中预防事故的基本对策,要通过职工本人学习达到熟记,会背,运用于生产之中,成为指导个人实现安全自主管理的基础和“三不伤害”的行为规范。评价和完善防护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马钢公司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每年都要开展对防护卡的重新评价。评价的重点是防护卡中的造成伤害的因素是否找全,设备更新或进行技改后防护卡的内容是否进行调整和充实。同时评价、检查职工本人在生产中对照执行防护卡中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促进职工本人认真学习和执行防护卡。为此,马钢公司将“三不伤害”活动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来推动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1.突出以人为核心的理念
在“三不伤害”活动中,制订岗位“三不伤害”防护卡尤为重要,使“我”所在岗位使用的机器、工具、原材料以及他人使用的机器、工具、原材料等都不能伤害自己,同时也不因自己行为伤害他人。制订好“三不伤害”防护卡,首先从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对策。事故分析表明,因人的作业不标准或习惯违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约占整个事故的70%以上。因此,制订“三不伤害”防护卡,要把伤害因素找全。伤害因素分析可根据经验和规程。经验是根据自己和他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找出伤害因素;规程是根据岗位作业标准,技术要求等找出可能伤害的因素。针对各种伤害因素制订的防护卡不仅具体,而且行之有效,从而为“三不伤害”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开展“三不伤害”活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是“三不伤害”防护与安全技术规程的关系。安全技术规程属于技术性法规,带有鲜明的强制性。由于安全技术规程内容是针对某工种的安全技术与操作要求,所以具有通用性。“三不伤害”防护卡则不然,它是职工个人依据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安全经验及操作实际制订的事故预防对策,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所以“三不伤害”防护卡决不能代替安全技术规程,而是对其的补充和完善。二是处理好开展“三不伤害”活动与标准化作业的关系。企业推行标准化作业是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标准化作业有规范生产操作的功能,对限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为事故发生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一项群众性安全活动,目的是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看来两者并不矛盾。同时开展“三不伤害”活动,逐步提高职工自我教育、自主控制、自主管理意识,对开展标准化作业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三是处理好“三不伤害”活动和安全确认制的关系。安全确认制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亦是制订“三不伤害”防护卡的重要内容,是判断、辨识危险的依据,它应贯彻于“三不伤害”防护卡的始终,只有时时,处处、事事进行安全确认,才能实现“三不伤害”的目标,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关系。
3.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原则
开展“三不伤害”活动,要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要通过教育使每个职工都认识到“三不伤害”活动意义,尤其对“三不伤害”防护卡的制订和执行,应以自问、自答、自查、自评为主,结合职工相互提示,相互监督。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企业开展安全活动往往都是行政命令,并辅以扣奖罚款作为强制执行的保证。这样做虽然收到一定效果,但个别职工对此会产生逆反心理,引发副作用。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职工自主管理的一种好形式,要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竞赛评比,去激发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发掘他们搞好“三不伤害”的聪明才智,确保“三不伤害”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坚持同其他的安全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从某种意义说,开展“三不伤害”与“事故为零”的安全目标有着紧密联系。为了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企业里开展了“安全合格班组”“安全目标管理”“青安岗”等活动。这些活动和“三不伤害”活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只有这些安全活动和“三不伤害”活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能便于职工操作,同时也丰富了“三不伤害”活动内容,使之持久地开展下去。
开展好新形势下的“三不伤害”活动
当前,企业正在实施跨越式发展。一大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企业运用,单一工种的小作坊正被大规模集团化多元化大生产所代替。各类先进技术和各种生产构成相互关联、相互控制、相互依赖,这就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多样化、复杂化,使事故的危害规模和危害程度越来越大。企业的安全管理也由传统的经验型管理转变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即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三不伤害”活动还需不需要继续开展下去?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三不伤害”活动的目标都是控制事故的发生,其目标是一致的。二者的指导原则都是以人为核心,重点放在激励职工的士气和发挥其主动性方面,首位工作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是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同时,应该把“三不伤害”活动纳入安全管理的正常轨道。“三不伤害”活动初期进行大力宣传,全力搞好防护卡,进行认真检查、评比是必要的。但是要使其持久开展下去,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纳入正常安全管理轨道,把“三不伤害”活动和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相互结合,达到相辅相成。为此,首先将“三不伤害”活动纳入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对“三不伤害”活动的职责。这样各级在布置安全工作,检查安全工作都有“三不伤害”的内容,使“三不伤害”活动持久开展下去。其次,将“三不伤害”活动和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相结合。实施现代安全管理,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是其核心要素。它要求企业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建立和形成必要文件,规定运行准则,在运行中控制风险,减少风险。而危险源辨识的落实主要在基层班组、岗位,这和“三不伤害”的防护卡有相同之处。我们把“三不伤害”防护卡和辨识危险源相互结合,这样对危险源辨识和防护卡都有深刻的意义,使之真正做到安全工作由事后管理转到事前预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得到有力的加强,从而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
编辑 玫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