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居民住宅燃气爆炸当敲响城镇燃气安全警钟

  近日,某市一居民楼住宅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部分房屋和财物受损的后果。经过联合调查组调查取证,确认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系该居民楼住宅用户未关闭燃气阀,连接热水器的软管脱落,造成燃气大量泄漏,遇意外产生的火花引发爆炸。

  面对事故中的伤亡者,我们无不为其感到痛楚,也为在事故中造成的损失而感到惋惜,“肇事”元凶是再熟悉不过的居民用户燃气泄漏。因居民用户燃气泄漏发生的“大事件”不在少数,比如,媒体2月27日发表的消息:2013年,河南省共发生265起因燃气使用不当或设备故障,引发的爆炸和火灾。2014年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郑州市就发生了15起爆炸事故。

  将看似孤立的“大事件”展开起来看,不难发现其中的许多共性问题。祸患积于忽微,泄漏的天然气绝不是什么偶然,而是长久以来,用户自身管理和供气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从城镇住宅频发的泄漏爆炸事故,折射出城镇燃气用户自身管理和供气企业安全管理的无序与割裂:

  公共安全至上理念的缺失应当属第一位。前面提到的“郑州市两个月内连续发生15起爆炸事故”,70%与燃气用户自家的橡胶管有关。从中可以看出,多数用户对燃气设施、设备的保护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非专业人员违章安装、违章操作和擅自改动燃气设备,出现事故后又不懂如何采取抢险措施,导致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后果,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害。另外,一些居民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和出现问题后的处理能力。据燃气供气企业称:95%的用户对供气企业的“安全使用告知”熟视无睹,对安全巡检人员的隐患整改意见置若罔闻,造成安全意识薄弱,对于自身专用部分疏乎维护和保养,并在发生泄漏后盲目自救,从而酿成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相当一部用户不及时更换老化的燃气设施,胶管老化脱落、用火不当,烧水煮饭时把火扑灭造成漏气,而漏气后,又没能及时通风,或通风不够就使用电讯设施引发爆炸。

  写到这里,笔者不尽要问:人们的安全意识“都去哪了”?人们在为生活而奔波、为社会发展而付出辛劳的同时,能否自身筑起一座呵护我们生命与精神的“安全城墙”?燃气安全究竟离我们多远?

  供气企业入户安检难问题也应该列为重要位置。笔者通过调查,“入户难”的小区主要集中在高档小区和老旧小区。高档小区,保安不让进;老旧小区,出租房、流动人口多,老年人防范意识最强,“入户难”的概率也最高。据了解,燃气供气企业每年都会对燃气用户进行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安检员会用专业的工具,免费检查家中是否漏气,查看胶管、灶具是否具有安全隐患。但是,安检人员却常常吃“闭门羹”。“入户难”一方面表现在居民防范意识高,拒绝入户安检;其次,有人冒充燃气安检人员上门推销劣质软管,居民受骗后,提高了警惕性,拒绝安检;三是家中无人,需要安检员多次张贴安检通知并反复登门;在多次告知巡检未果的情况下,供气企业只能采及激光红外线检测仪进行检测。此种检测仪只是在多次入户巡检无果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但也有弊端,因为,室内的设备、设施是否老化问题却无有能力发现和解决。

  所有的后果,均与特定的条件相关联。我们在分析每起燃气爆炸事故的原因表象的同时,彻查彻改固然必须,应该从惨痛教训上自我完善,更该反思并引以为鉴。“发生爆炸事故当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燃气用户不从中汲取教训”:

  (一)强化安全用气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燃气供气企业、燃气用户各自担负的职责、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对燃气使用环节,强化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使燃气用户自觉养成安全用气的良好习惯。

  (二)探索加装自动切断及熄火保护装置。燃气管理部门和供气企业应与燃气用户进行沟通,以自愿安装为原则,在用户燃气软管和气阀连接处,加装自动切断及熄火保护装置,确保发生燃气泄漏时自动切断气源。

  (三)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和社区公共关系。针对燃气企业入户安检时经常遭遇用户拒拒检及大量空置房屋等实际情况,有必要制定《城镇市燃气管理办法》,对此类问题增加行政处罚条款,确保此种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管控。供气企业应与小区物业、公安等部门建立良好的社区公共关系,经常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用户的动态信息。

  (四)推行责任险及意外灾害险投保。鼓励燃气企业投保责任险,如发生事故,经鉴定为企业责任,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一方面减少企业损失,另一方面避免赔付争议的产生;鼓励燃气用户投保意外灾害险,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得到赔付,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