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观察(下)
事后变事前 掌握主动权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观察(下)
■本报记者 张广泉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工贸行业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一大批隐患在创建过程中得以消除。许多企业还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展开,逐步形成了隐患自查自报自改闭环管理,督促了企业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在创建工作中,许多工贸行业企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从事后转变为事前,事故防范工作的主动权得到更有效把握。
奖惩建机制
许多企业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激励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机制和手段,强化工作绩效考核,兑现有关奖惩承诺,以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线材厂坚持开展“岗位安全达标班组”创建活动,作业区每月将班组标准化作业岗位练兵开展情况等作为重点评比内容,将连续半年内没有被评选为岗位安全达标班组的班组长免职。
许多企业还大力推进标准化作业,所评选出的标兵,当月享受一定的津贴,有力地起到了典型引路、规范作业、以点带面的作用。
投入有标准
截至2013年底,全国83家机械制造行业一级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中,投入整改和提升安全生产条件资金5.72亿元,弥补了安全欠账,改善了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条件。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鉴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的做法,制定了《蒙牛集团安全环保费用管理制度》,2012年至2013年,各基层企业累计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6000多万元,用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咨询和安全设施更新改造等方面。
许多企业在创建中,对照安全投入条款,从集团层面进行研究和顶层设计,把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和财会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投入内容完整、操作性强的预算计划以及实施方案。
科技重创新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许多企业深入开展课题攻关,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利用转换,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加大安全投入,采用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能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先后完成6742项技术改善项目或安全科技成果,共计投入27937万元,有21714人参与了现场改善和科研工作,其研发的“压力机滑块防坠落装置”被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推广目录”。
企业通过技术改善项目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保证了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了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安全装备以及安全管理水平。
风险受管控
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点环节,许多企业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危害识别,建立健全作业风险管控体系和预警预报体系,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动态管理。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制度》,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10种高危作业票进行了修订完善,有效降低了现场施工作业的风险。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员工安全上岗证管理制度》,将违章行为划分为A、B、C、D4个级别,按照不同级别进行违章行为处罚。
通过作业过程风险管理流程的制定,企业实现了由传统的“点源控制”向“线源、面源控制”的转变,构建了一种全方位标准化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
隐患零容忍
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标准化建设的细化和深化,贯穿于标准化建设的全过程。许多企业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发现隐患、整改隐患、消除隐患,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和科学化。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终身问责制”,各危险源点从厂级到班组级实现了责任到人,各级危险源点实现了定时、定标准、定要求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没有问题也要进行记录,以实现“终身问责制”,即“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通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许多企业使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把安全检查工作由点拓展到面,使一些细微的人机安全隐患得以暴露和消除,对危险源做到可防可控,大大减少了习惯性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
创建保质量
严格把控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质量,是企业标准化创建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自评—整改—再自评—再整改”的循环自评模式,编制了《广东中烟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计划》,从公司内部抽调业务骨干,开展达标自评工作。
许多企业严格按照“策划准备及目标制定,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及整改,企业自评及整改,公司内部评审及整改,申请外部验收”等程序扎实推进,加强各环节管控,提高创建水平,确保了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