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汲取教训完善管理 管控危化品风险
《参考消息》记者李大玖8月18日报道 很多化工产品都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事故。在美国,每一次重大事故都是启动新一轮调查与检讨、推动法律修订的契机。美国早在1908年就颁布了第一部危险品安全运输法,100多年来,依靠不断修正,逐渐形成一套相对严密与完善的管理机制。
通过立法减少事故发生
据美国国家交通运输安全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每天有100万批次的危险货物在美国本土通过公路、水路及铁路运输。运输危险货物意味着安全风险“已上路”,而《联邦法典49号-危险物质规则》(简称49CFR)在危险品监管、风险防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货运车承运危险货物出事故的比例高达23.4%。从1971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共发生了11万多起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运输部经国会授权,草拟并经国会立法通过49CFR,使危险货物运输的监管从立法到执法都更加完善,有毒有害物品事故显著降低。
49CFR规定:当外国的承运人在美国境内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除向承运人所在国家的主管当局报告外,还必须向美国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简称PHMSA)报告;凡运往美国的危险货物中包括爆炸品(如武器、弹药、烟花和爆竹等)、放射性物质、气瓶、氧气发生器、自反应物质、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打火机、锂电池、电池等物品,必须事先征得PHMSA的批准;进出美国或过境美国的危险货物,在托运人的“危险货物申报单”上,还必须显示应急联系电话。诸如此类的特殊规定,承运进出美国的危险货物的相关人员,都必须详细了解,并严格遵守。除运输部外,危险物质法规的实施,还牵涉到环保及卫生、农业、国土安全部等机构、地方各州的政府及其相关执行机构。
设独立机构调查原因
此外,美国还设有化学安全委员会,作为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化工事故。委员会成员全部是化学和机械专业人员、化工安全专家,由总统任命,并经过联邦参议院批准。该委员会没有执法权和监督权,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管辖,其职责是检讨相关法规及监管执法的缺失,寻找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管理及预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设备故障、人为失误、不可预见的化学反应或其他危险等等。该委员会也对一些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开展调查,寻找消除隐患的办法。
2013年4月1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化肥厂发生爆炸和火灾,造成至少14人死亡,226人受伤。事后美国化学安全委员会展开了为期两年的调查,其结论揭示了化工产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两年后,化学安全委员会公布的初步调查报告说,调查的重点在现有的法规和标准缺失,以及联邦、州县各级政府监管和指导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这次爆炸和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它不应该发生。化肥厂未采取必要步骤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而联邦、州和地方监管机构没有履行责任消除隐患纠正错误。”
调查发现,得克萨斯州没有州一级的防火法规,而地方政府和消防部门需要州法规采取统一的预防措施,比如避免在人口密集地区建设化工设施。事故发生后农场主们开始搜集数据,针对该州化工设施与居民区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展开调查。调查还发现,消防队前往救火时不知道现场存在爆炸物,采用了错误的救火方式,导致数名消防队员救火时遇难。该委员会建议,消防部门应该对全州危险品设施有整体了解,训练专业消防人员应对各种特殊状况。
新加坡多管齐下保"化工岛" 安全
《参考消息》记者 马玉洁、包雪琳报道 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中心之一,新加坡化工行业集中布局在西南部的裕廊岛,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世界级石化巨头。记者梳理了新加坡规划化工项目、管理危险化学品以及预防事故的一些主要措施。
新加坡对化工项目布局有整体规划,炼化设施大多集中在距主岛不足两公里的裕廊岛以及附近一些岛屿。裕廊化工岛是新加坡政府在本岛南部的7个小群岛中,用填海方式连接而成的人工岛屿。
根据新加坡政府的相关规定,建立新的工业设施必须位于合适的工业区内,并且符合污染控制标准。如果相关的工业设施要处理一定量的可能造成污染的化学品,则必须远离人们的居住区域。化工行业的企业,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量化风险分析报告,列明化学品的使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对工厂的设计和运营也要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和措施,以使风险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在新加坡,危险化学品由不同部门监管。国家环境局负责对可能引起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危险化学品的进口、存储、使用和处置进行授权,民防部队对石油和大宗易燃品的运输和储存进行管控,新加坡警察部队对爆炸物及易爆危险品进行管控。
在具体的危险品存放上,新加坡规定,企业必须为所有有害的化学用品或者易燃易爆品建立合适的系统存放,要综合考虑到化学物质的属性,比如是否相容、需要远离高温以及太阳直射,等等。
为预防事故发生,裕廊岛消防局将裕廊岛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家较大的公司牵头组织制定应急互助预案;要求各企业将生产危险性、灾害特点和处置措施等,用文字、图表和计划书的形式提供给消防局和有关单位。
消防局每两个月与企业进行一次演练,全年共6次;每年两次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演练;两年一次大型联合演练;在岛内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有其他民防部队力量和社会力量支援的预案。
同时,裕廊岛在2014年设立了安全和风险管理中心,参与者包括负责消防等事务的民防部队、人力部、国家环境局、经济发展局和裕廊集团,安全风险管理中心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上的协调。
德国管控危化品风险 "编外"厂区消防员担重任
《参考消息》记者唐志强、郭洋报道 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德国消防联合会副主席乌尔里希·贝伦特和德国联邦技术救援署署长阿尔布雷希特·布罗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危险化学品的存放、监管,以及发生事故后的救灾措施和灾后处置等问题,介绍了德国方面的经验。
贝伦特表示,及时登记、更新危险化学品信息是保障消防员安全的关键,建立专业的厂区消防队伍也有助于应对灾情。
他说,在德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或存储仓库有义务将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等重要信息告知消防、环保等部门。危险品存储情况发生任何变化,也必须立即报告最新信息。当出现火灾时,消防员必须充分了解危险品信息才能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否则很可能做出错误决定。
据贝伦特介绍,德国危险化学品的消防主要由企业雇用的厂区消防员负责,只有在灾情特别严重时才会请求公共消防力量支援。厂区消防员虽不在公共消防序列,但与公共消防员接受相同标准的训练,“编外”身份并不影响其专业素质。相反,由于这类消防员对企业的危险品生产和存放情况十分了解,且配备专用消防工具,在应对危险品火灾时,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做出适当应对,安全控制火情。在贝伦特35年从业生涯中,只听说过一起消防员在化工厂火灾中死亡的案例。
贝伦特说,目前德国共有大约1000个厂区消防队,大部分都是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量自愿设立的。除在化工厂外,这类消防力量在钢铁厂、汽车及机械制造厂、医院、机场等地都较常见。
德国联邦技术救援署署长布罗默说,在危险化学品存放方面,德国用上百条法规加以管理。化学品如何存放,最大储存量多少等均需按规定行事,每家企业还须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并准备可能需要的灭火设备。相关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受到政府和保险公司监管。
对于灾后处理,布罗默表示,首先,要划定危险区,疏散居民。其次,要确定哪些区域因什么化学品造成污染。接下来是清理工作,清除土壤、废墟、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清理土壤和废墟时,需要挖出并运走被污染的土壤和废墟,送至不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以及海洋的地方暂时存放。销毁时可使用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的焚烧炉在海上销毁。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瑞士制药企业山德士公司起火,大量受污染的消防用水直接流入莱茵河,将河流染红,生态遭到破坏,大量河鱼死亡。这一事件也促使德国颁布法令,规定存放危险化学品超过100吨的地方,企业有义务建立受污染水收集装置,防止水直接通过沟渠流入河流。
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