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2006年9月29日上午10时,某学校校医室陆续接到由老师带来或自行到校医就诊的学生约多人名,经询问情况,约13名学生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症状,
一,判断该事件是否是应怀疑 食物中毒 处理的思路;作简要的初步了解后,确认是否发生食物中毒; (背景) 该学校共有26个班,学生总数1237人,食堂仅提供餐课间餐,就餐时间为上午9:00,当天就餐人数为1062人,学生就餐场所为各班教室;出现症状的学生均集中在两个班级.该两个班学生共有学生88名,两个班级分设在不同楼层.初步判定病例数为13名.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多为2次~5次,个别出别腹痛,无腹泻,发热,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手脚麻痹等症状.无危重,死亡病例.当日课间餐,食品为三鲜冬瓜汤,扬州炒饭. 患者集中发病时间为当日10时~11时之间,最早发病时间是10时15分. 1,传染病(胃肠型感冒) 早上到校时该二个班学生未见异常. 2,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 吃了某种食品(鱼,虾,牛奶等)而发生的 3,饮用水出问题(学校供桶装饮用水但不是每个患儿都喝了) 4,共同进食史;课间餐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从这一定义不难理解,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因吃了某种食品(鱼,虾,牛奶等)而发生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经食品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都不属于食物中毒的范围.
二,处理方法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 (一)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启动应急案统筹处理该事件,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应急抢救工作,指挥以下工作: (二)报告上级: 1,校医向卫生部门报告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2,副校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 . (三)学校领导召集各班主任会议,说明情况要求各班主任按正常教学进程上课,并密切观察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稳定学生情绪,发现不适者及时送校医室诊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羊群反应". (四)校医密切观察病情,对患病学生按情况轻重进行分类处理, 1,症状稍重由专门老师护送,用校车送医院处理, 2,症状轻微经对证处理后在校医室观察 3,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时,可打120请医院派人来校急救,采取抢救措施. (五)副校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学生转送医院用机动车,预防服药的药品,消毒用品到位. (六)总务主任,食堂负责人对食堂保存现场,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及盛装可疑食物的容器,工具,用具; 保留病人粪便,呕吐物(最好是用药前).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预防性服药;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发生病例较多的二个班的同学集体预防性服药,由班主任看服到口. (八)新闻媒体的应对,学生家长的疏导工作 1,对新闻媒体的应对应专人(避免众说纷纭,口径不一), 2,及时,准确公布事故事实和真相,(让自身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以减少无端猜测和以偏概全) 3,表明学校和相关部门态度和立场,已采取的措施, (满足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知情权) (九)后继追踪工作;下午上学后对没到校上课的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了解缺课的原因,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校医. (十)总结经验;处理在事故中应负有责任的人员,制定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方案.
三,卫生部调查: 1,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2,食谱调查; 3,食品的加工,销售过程调查;9月29日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至9月29日早上7时加入火腿,青豆,玉米,分锅炒制,于8时制作完成 . 4,实验室检查 ;学生用饭盒,留样食品细菌检测培养为腊样芽胞杆菌阳性. 结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中毒食品主要为剩米饭,粉,甜酒酿,剩菜,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中毒多因食品在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过长,中毒季节以夏季,秋季为多.蜡样芽胞杆菌在15℃以下不繁殖,剩饭,剩菜应放在低温保存.
四,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 存放条件不当 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违反《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第二十一条第(六)款"在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案例二 2003年9月8日某学校2003级学生约700人到某基地进行新生入学军训.从第2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至11日校领导获悉报告时已军训第3天,发病人数约100多人. 处理措施 一,学校领导接报后: 1,通知校医室负责人马上随校领导前往军训基地实地了解情况. 2,校医室立即将现有的有关药物装箱,带药并派出医务人员即时赶往军训基. 3,总务主任马上将事件报告市卫生监督所请求派人前往协助处理事件.(卫生部门是中午11点40分接到报告)
二,现场情况调查;(下午1点多到达现场) 参加该次军训的新生720 人,全部集中在军训基地食堂就餐,无外出就餐史.从军训第2 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至校领导获悉报告时已军训3天,发病人数约100人,当天有20多人送就近人民医院就诊,有10多人在军训基地医务室就诊,无危重,死亡病例. 军训基地食堂状况: 现场查看;该食堂面积约150M2,无卫生许可证,无功能分区,无三防设施,无贮藏室,无配餐间,全部食品,原料采购均无索证,砧板放在地上切青菜后用同一个砧板切外购的烧鹅(烧鹅未能出示供货方的卫生许可证),全部从业人员不能出示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 军训基地医务室状况: 现场查看;当时约有10多名学生在医务室输液,基地主诊医生说:"他是医学院毕业的",现场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能出示《行医许可证》,上岗证,连居民身份证也未能出示.
三,军训基地负责人,当地卫生部门意见 都认为深圳的学生娇气,可能是水土不服.
四,处理方法措施; 1,症状较明显者送附近人民医院诊治,症状稍轻的由学院医务室医师进行诊治,送药看服到口; 2,全体师生预防性服药,(每人二天量)第一次看服到口; 3,当晚撤离军训基地,全部同学由学院包车(20多部旅游大巴)并派老师跟车送回家, 4,次日各班主任电话巡访各班全体同学,确保全体同学健康无病.
五,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 (一)成功经验: 1,发生不明原因群体事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2,学校领导应急处理得当(第一时间通知各有关部门并亲自带队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听取有关专家意见); 3,周密安排;及时安全的撤离造成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的环境,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 4,事后个案追踪,确保学生健康稳妥善安全. (二)吸取的教训: 大型活动地事前的卫生状况了解 1, 食品卫生状况:供餐环境,供餐能力,每日菜单审查,食品留样,操作过程的卫生; 2, 传染病流行情况(禽流感,非典,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地:自然界中某些野生动物体内长期保存某种传染性病原体的地区.在自然疫源地内,某种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特殊媒介感染宿主,长期在自然界循环,不依赖人而延续其后代,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在人与人之间流行.如海南的疟疾,云南的鼠疫. 3, 医疗条件;应对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