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工作
10年前到过锡矿山的人,都曾听到过工人的歌谣:“养儿不上锡矿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养女不嫁石匠郎,口吐黑烟无下场。”这就是十几万采矿、冶炼工人对旧社会野蛮剥削制度的控诉,也是当时工人劳动生活的血腥写照。
冶金馆就是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说明了解放10年来冶金工业在加强安全管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冶金工人生活、劳动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
粉尘是对采矿工人最大的威胁之一。旧社会的采矿工作地点是伸手不见指掌,对面不见人的,千千万万采矿工人因呼吸大量的矽尘,染上了可怕的矽肺病,被夺去了生命。解放后,由于采取了综合的防尘措施,积极防治了矽尘的危害。到目前为止,已有65个冶金厂矿企业的工作地点含尘量达到2mg/m3以下,符合了国家的标准。
防暑降温也是冶炼厂的重要工作。解放后,冶炼工厂采取了自然通风、机械送风、隔绝热源、疏散热源、调整劳动组织等等综合措施,在1958年中,全国冶炼业的高温车间基本消除了中暑现象。这是旧社会中不可想象的事。
水、火、瓦斯、冒顶,是煤矿工人最大的敌人。旧社会矿工的生命朝不保夕,工人自己叫做:“吃的阳间饭,干的阴间活。”解放后的几年内,由于党对煤矿工人的关怀,采取了各种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措施,这些自然灾害都被一一战胜。煤炭馆展出的防水、防火、防瓦斯等措施,说明了这些自然灾害都已经驯服在人的控制之下。不仅如此,一些煤矿还把煤炭中的瓦斯抽出来,作为燃料和制作煤黑的原料,化害为有利。在控制冒顶事故方面,随着采煤方法的改善,加强了顶板岩石的管理,根据顶板岩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支架和操作方法,冒顶事故也大大减少了。
在冶金馆和煤炭馆里所列举的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成就,只不过是全国千千万万厂矿企业改善劳动条件的成就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展览会的各个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方面的成就,像建筑、铁道馆介绍的防尘经验,纺织、石油、水电馆介绍的防暑降温措施,化工、轻工业、农林馆介绍的防毒措施等,充分说明了我国各产业部门在保障工人生产安全和改善劳动条件方面所进行的巨大工作。
机械化道路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体力劳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物质保证。展览会各馆展出的许多机械化措施,很引人注意。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中,轧钢工人创造的正围盘、反围盘、立围盘,使轧钢工人从笨重的、灼热的劳动条件下释放了出来。新海州露天煤矿和大同新白洞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部机械化,把过去的工人打眼、放炮、刨煤等工作,完全用水风钻、割煤机,运输机、电机车等代替。
机械馆展出的手工铸造向机械铸造的过渡,和大型锻压生产机械化,生动地说明了机械化、自动化对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意义。
贯彻党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推行“土洋结合”的机械化,是改善劳动条件,向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第一步。冶金馆介绍的小高炉的各种自动上料装置,轧钢翻钢槽、电动撬,连续铸管,翻钢钳,一次出钢(双吊)等小型机械化措施,都是简单易行的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水电馆的小型电影“引洮上山”,拍摄了在引洮上山水利工程中,由于发扬了群众的智慧,创造了各样的土机械化工具,在开工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全工地消灭了挑、抬等重体力劳动。从各馆的展出中可以看出,土洋结合的机械化运动已经在我国广泛地开展起来,不只在重工业部门,在建筑、交通、农业部门,以及轻工业部门和长期以来都采用手工劳动的玻璃业、盐业、玉器生产等行业中,也都从笨重的体力劳动向机械化的道路上进行。
及轻工业部门和长期以来都采用手工劳动的玻璃业、盐业、玉器生产等行业中,也都从笨重的体力劳动向机械化的道路上进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