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种事故频频刺激的神经再次为一次地铁施工事故而紧绷。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施工路段发生路面塌陷事故,吞没车辆、埋没工人,截至16日下午3时,已造成3人死亡,18人失踪,以致有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灾难触目惊心,救援和善后也正在进行。虽然坍塌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是,即便是详细的事故原因调查和严肃的责任追究也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在争分夺秒地救援和善后时,我们更应该反思,一直标榜的“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就拿这次事故来说,据杭州市地铁集团总工程师沈林冲介绍,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湘湖站段“地质比较复杂”。一位地质专家也分析说:“杭州浅部地层主要以软土、砂性土为主,对工程而言地质性能本身比较差。”而且“湘湖段的土质……具有‘液化’的特性”。这位专家表示:“地下工程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土和水,萧山的条件不是特别好。”(11月16日《东方早报》)况且,今年7月14日,杭州地铁一处工地已发生过一次路面坍塌事故,导致出租车滑落死亡一人。但遗憾的是,这次坍塌事故付出的生命代价并未阻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也就是说,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湘湖站段的施工本该因为特殊的地质条件引起格外注意,曾经的安全事故也给了杭州地铁避免继续发生类似安全事故的契机,但路崩地陷再次发生,灾难降临,众多生命灰飞烟灭。
地铁工程不是一般的铺路架桥,不仅施工项目多、施工技术复杂,地下施工也有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不仅要顾及施工站段的地质环境,也要顾及周边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地面建筑,属于高风险工程。这就要求地铁施工时应该有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测制度,更重要的是,需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可我国地铁施工事故却频频发生,北京、南京、深圳、上海等地都曾发生过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究其原因,起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技术准备不足。很多工程前期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给后期工作带来很多隐患。以杭州地铁为例,其萧山湘湖站段“地质性能本身比较差”、“条件不是特别好”。有此地质条件,技术支持就该有保障施工也当谨慎周密,以保周全,可坍塌事故还是发生了。
其次是“超速”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铁道专家施仲衡就曾直陈,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每年地铁建设里程不超过10公里,莫斯科用了近70年才建成200多公里的地铁,而在我国呢?很多城市每年都有四五十公里地铁投入运营。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条,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管理不善。鉴于地铁施工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风险性,从前期勘探、规划,到建设施工、维护运行无不需要强烈的安全意识、科学周密的安全管理,严格的安全监管。地铁之类工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项考验安全管理的工程,而坍塌事故频发,不仅是技术、管理之失,更是“安全意识”的“坍塌”。
近年来,国内城市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股地铁建设热潮,而且在目前加大基础建设的背景下,包括地铁项目在内的各种公共工程被提上了日程。此时发生的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管理的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