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促使建筑物不断地向智能化兴建和发展。建筑物智能化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5年,智能建筑技术在国内几乎所有的高层建筑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时间较短,起点较低,所以我国的智能建筑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雷电引起的外部侵入造成的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尤其是抗雷击电涌能力差。如不加以有效防范,无法保证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国内许多资料均反映了由于未重视建筑物内部防雷击电涌保护,引发了许多重要建筑物内中央计算主机、微机、程控交换机及各终端接口故障,造成了许多重大损失。所以,目前关于智能建筑的雷击电涌保护可靠性及安全运行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据统计,到2002年底现有智能建筑中,有约80%以上是按国家标准1994年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来作为设计规范的,该规范已不能较好的满足信息时代对建筑安全防雷设计技术的要求。所以,2000年国家对原1994年版标准作了较大的修订。但由于现有许多智能建筑仍是按1994年规范设计已建成的。所以,对这些建筑增强其防雷击电涌保护就成了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仅针对此点作一些研讨。
二、雷击电涌保护基本概念
2.1 防雷区(LPZ)概念
防雷区(LPZ)概念首先在1992年国际防雷会议上提出,LPZ根据由外及内雷电解量大小分为4个区。在LPZ区概念中,最需要注意的是LPZOB区,它指的是在避雷保护范围内,但裸露在建筑外任何屏蔽区域(如窗户),这个区的电气设备是最易遭受雷电波侵入的。
2.2雷电电磁脉冲及电磁干扰概念
雷电电磁脉中(Lightning Eiectromagneticmp use,缩定LEMP)是雷电产生的暂态过电压、过电流物理量的总称,这些物理量产生的现象即为电涌(Surge)。这些概念属于基础概念,在本讨论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电涌来源除上述的来自外部的电涌外,还有来自于建筑内部的电涌,如空调机、电梯等电感负载在断路过程中产生的暂态电压等,这类来自内部因素的电涌不适用于防雷击电涌保护,应作另行处理。
三、雷击电涌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击电涌保护措施有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泄流、钳压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中,我们应重点注意如下问题:
3.1 屏蔽措施
屏蔽有电场屏蔽和磁屏蔽二类,应按不同的施行方法处理。依室内不同系统及设备要求采用相应的具体屏蔽方法,信息系统相关设备应必须且仅安装在经屏蔽处理后的安全空间内。
3.2 等电位连接措施
雷电暂态过电流在流经路径上引起暂态电压升高,极易引起雷崩式击穿放电,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在电磁干扰强度不同的二毗邻的防雷区(LPZ)交接面处应特别注意等电位连接,使之彼此之间电位尽量维持在地电位水平。这个问题在国内的智能化建筑物系统中比较突出,应引起特别注意。
3.3 综合保护措施的应用:
现有国际上和国内是新的防雷击电涌保护理论,都提出了没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应采用内部综合保护的设计思想,即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泄流、钳压诸措施配合运用。综合保护措施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在不同防雷区界面和信息系统所需特定位置设置电涌保护器(SPD),则整个系统可实现暂态共地,再配合等电位连接措施,从而可以有效抑制雷电电磁脉冲侵扰,保护了建筑物内部弱电电气设备和人体安全。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tukins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