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险情能否避免

——陕县支建煤矿“7·29” 淹井事故反思
作者:余茂君 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05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救援开创奇迹

2007年8月1日11时38分,首名被困矿工兰建宁安全升井,当日12时50分,被困矿工曹百成最后一个安全到达地面,至此,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的抢救下,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事故中被困井下的69名矿工,在被困76h之后已然全部生还。
一场对于许多人和家庭来说近乎于灭顶的巨大灾难终于化险为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这次事故通报中指出,“7·29”淹井事故的抢险救援成功,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指示明确;二是组织指挥坚强有力,正确决策,科学施救;三是以武警消防官兵、义马煤业集团公司干部职工为骨干的抢险人员以及地方的同志顽强战斗、奋勇拼搏;四是社会各方积极支援,密切关注,共同努力;五是支建煤矿和被困矿工积极自救。“7·29”淹井事故的抢险救援成功,彰显出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出广大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责任感;反映出武警消防部队和国有企业在抢险救灾中的突击队和骨干作用;展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和谐氛围和良好风尚,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事故发生当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住时机,科学部署抢救工作,确保被困人员安全。7月31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批示,要求紧急调集人员和设备,予以支援。国务委员华建敏在两次批示中,要求全力施救,科学施救,防止次生事故;加大送风、清淤和排水力度,力保向被困矿工送上牛奶,力争尽早救出被困矿工。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救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副省长李克、史济春等领导也在现场组织抢险,针对现场及井下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堵、二排、三送氧气”的抢险救援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又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部署,科学果断决策,持续不断地向井下被困人员压风、补充氧气,积极向被困矿工输送牛奶、面汤,使得被困人员能够度过漫长的76h。
武警消防部队官兵闻警出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大雨在河床透水的地段奋战了一整夜,克服了每秒15m3的山洪冲击,以血肉之躯抵挡洪水,堵死了河床泄漏通道,加固了河堤,为井下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创造了安全条件。此后,在4天3夜的抢险救援战斗中,武警消防部队作为生力军和突击队,人不解甲、马不歇鞍,始终战斗在最前线,给下一步成功救出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兄弟单位义马煤业集团要人给人,要物给物,集团下属的常村、千秋、跃进、石壕、观音堂、新安6个煤矿的技术人员和老矿工成建制出动,每天360人次轮换参与救援,全面承担了井下排水、清淤等抢险救援工作,以至于石壕矿和观音堂矿全部停产,其他矿半停产。8月1日清晨7时10分,义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豫鲁出差归来,刚下飞机就赶来支援。他亲自下井,指挥着数百名队员抢险救援,头脚相连地趴在泥泞中,硬是用手扒开了最后13m的淤泥,看到了被困的第一名矿工。
社会各方也密切协作,积极支援。为重点监测、重点分析,适时预报矿区天气形势,河南省气象局派出9名专家和1台装有4要素自动站的气象车赶到现场支援。为减轻救援压力,三门峡气象局局长武小明安排灵宝、陕县、渑池三县支持,调来3门三七高炮、11门火箭炮,1000多发炮弹,并经雷达定位后发射了400多发炮弹,实施人工驱云减雨。电力部门为保障现场用电,调集了80余名电力专业人员,以及20余台救援车辆、5000余m电线电缆、一台1000kV·A变压器等相关救援物资,制定了数套供电方案,有力地保障了救援工作的电力稳定。
支建煤矿和被困矿工也积极开展自救互救。井下采煤、开拓、掘进、维护4个工种的当班队长和采煤队的副班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成立了“临时领导小组”,并做了简单分工,由采煤队长、副班长负责通讯,曹百成负责安抚人心,其余2名同志负责监测水情和探险。细心的开拓队副队长曹百成甚至在逃生时就考虑了各种可能,一边带着人往最高处走,一边想所有的通道都被水淹了,出是出不去了,也没有进风的可能,只有把开拓队的送风管拉过来,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曹百成于是趟着1m多深的洪水,想方设法把开拓队的送风管横拉竖扯到了被困人员最后聚集的二平台上。临时领导小组还做了很多工作,包括:
——处理炸药:携带炸药的工人,按照规定将炸药和雷管分别锁在木箱子里,放到了距离被困人员200m以外的地方,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集中食物:为了能在等候救援中尽量延长每一个人的生命,被困人员集中了所有吃剩下的食物,以期必要时每个人分吃一点。
——减少活动:为了能在井下多维持一些时间,同时保持体力,所有被困人员人都躺下休息,尽量不活动、不讲话。
——节省电能:除了特殊情况,被困人员一律不开矿灯,直到69人被救,孙勤学、高项成等多位矿工表示他们的矿灯都还能使用。
这些经验,都为我们今后煤矿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和被困人员自救互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险情能否避免

在69名矿工被困的3天里,全国无数善良的人一直在为他们祈祷、祝福。当面目黝黑的矿工被救援人员或抱或搀着重见天日,现场很多人曾热泪盈眶,喜极而泣。我们由衷地为生命从劫难中重回而喜悦,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正在茁壮成长,工人的自我保护技能正日益提高。
69条生命大难不死,69个家庭得以保全!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次抢险救援是多年来我国煤矿抢险救援行动中最成功的范例,它开创了煤矿救援历史上的奇迹,它也是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组建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攻坚战。救援工作的现场决策、部门联动等等细节,做得细致而周到。
但正是通过这次抢险救援,我们发现,纵然是像这样一个具备一定安全生产基础的国有地方煤矿,仍然存在着一些疏漏和薄弱。李毅中在此次事故抢险救援表彰大会上指出,支建煤矿“7·29”淹井事故以及最近全国各地发生的一系列水害事故,暴露出在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上,在防范透水、治理水害上,以及在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而对于煤矿生产安全而言,任何一丁点儿的疏漏,都值得我们做出最深刻的反思与警醒。
支建煤矿“7·29”事故源于山洪暴发,无可置疑,但这次山洪何以几乎造成支建煤矿矿毁人亡呢?
首先,这是因为支建煤矿事故前存在重大生产隐患。7月29日8时40分左右,铁炉沟洪水涌入一废弃的、充填不严实的铝土矿井(紧靠中铝矿业分公司联办的露天采矿大坑旁边),冲垮3道密闭,泄入支建煤矿井下,导致支建煤矿垂深173m的巷道淹没。不管是飞来横祸,还是自身防范不到位,洪水既然冲垮了设置的3道密闭,这就说明事故前支建煤矿和原中铝河南矿业公司废弃的铝土矿井已经导通。而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水煤柱。防水煤柱的尺寸,应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规定。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相对于原中铝河南矿业公司来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也有相关规定。也就是说,这2个矿井开采前都必须设计各自的保安矿柱,开采中都必须留足自己的保安矿柱。两层保安矿柱设计时,如果都遵照规程要求,足以抵抗这点儿洪水。但现实中两层保安矿柱都被开采或蚕食。
相邻矿井既然已经导通,并被迫打设封闭,支建煤矿生产中就应该有所提防。尤其是原中铝河南矿业公司废弃的铝土矿井正好又处在铁炉沟河床中心,生产中就更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重大危险源点进行重点监控。事故前这么长的时间里,支建矿对这一明显的重大危险源点做过风险评估和防范吗?如果做过,这次洪水中为何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呢?如果没有做过,该矿又是如何落实历次煤矿隐患治理整顿和这次全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事故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关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等事故的通报》中指出,支建煤矿在开采技术工艺、生产系统等方面有一定基础,有受困人员赖以生存的井下通讯系统、井下防尘供水系统和矿井压风系统3条“生命线”,有比较稳固、不易塌陷的锚喷和金属支护巷道,有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的党员和骨干。但同时,该矿对周边存在的多处废弃铝土矿、露天铝土矿大坑等重大隐患缺乏了解,没有预防事故的措施和预案。
纵然是存在重大隐患,这次69人被困的特别重大险情依然可以避免!《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一条专门规定:“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向矿调度室报告。”而在这次事故之前,也已经有众多的教训可资借鉴。今年7月1日至此次事故前的26日,国内一些地方已相继发生了10起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69人死亡,16人下落不明。其中比较大的一起是7月19日发生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苏家河水电站的泥石流灾害,曾导致27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本起事故发生前5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针对汛期情况又专门发出通报。通报指出,近期洪水、泥石流、坍塌等自然灾害在我国部分地区接连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除客观因素外,主要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通报要求各地各单位加强汛期组织领导,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做好汛期灾害预警预报,制定抢险应急救援预案;加大水害隐患排查力度,落实雨季防范措施;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应急值守,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加强汛期防洪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确保汛期安全生产。
对此通报的要求,该矿显然也没有落实。此次透水事故是在7月29日8时40分左右发生的,而从7月28日20时开始,一直到7月29日8时30分,一场强降雨已持续了12h。事故发生前,离支建矿井最近的陕县硖石乡雨量站12h降雨量为127mm;三门峡市区降雨量达到了110mm,日降雨量处在建国以来三门峡市历史第三位。这样大的暴雨,在现有的天气预报水平下应该不难预报;即使没有预报,根据12h强降雨的常识也应该知道。按照现场一位矿工的说法:“那场雨大得吓人,山谷里的石头都被洪水冲得翻滚起来,轰隆隆响,老远都能听到!”支建煤矿就在铁炉沟河附近,不可能不知道大雨已经引发了铁炉沟河河水暴涨,也不可能不记得支建煤矿和处于河床之上的原中铝河南矿业公司废弃的铝土矿井间的那个薄弱环节。
既然身处铁炉沟河附近,退一步讲就是远离铁炉沟河,在汛期,支建煤矿也应该按要求指派专人,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应急值守,严盯死守薄弱环节。但矿里显然没有做到这一步。事后被救矿工高项成回忆说:“当时是7月29日8点过点儿,我们正在搭棚。开始送风送不上,后来打电话也不通,我们就跟着队长去探线。在巷道里走了一会儿,我们发现有积水,开始只有四五指高,后来水流越来越大,流速越来越快。我们往前冲,冲不出去,队长就带着我们扒着钢管往二平台游,那里是井下最高的地方。”随后,开拓队9人、救护队9人、采煤队26人……很快,69名井下作业人员都集中到了二平台上。二平台宽约2.8m,长约48m。二平台下,就是被淹了600余m的支建煤矿东风井水平巷道。
由此可见,最先发现透水事故的是井下的作业人员。矿上要么没有指派专人负责监控洪水暴涨的铁炉沟河,要么是这个应急值守负责人擅离职守,严重失职渎职。
诚然,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灾害,人类不可能阻止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灾害,但既然已知暴雨连降,且山洪势头若此,支建煤矿为何就不能从出于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角度而停产几天?就是不能停产几天,也应该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尽量控制下井人数,不再超定员组织生产。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关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等事故的通报》中指出,支建煤矿存在严重超定员生产现象,该矿核定能力14万t/a,井下当班作业人员多达102人,超员1倍以上,导致被困人员众多。
经过事故抢险救援,69名被困矿工最后全部安全生还,但是在全国带来的震动和关注还远远没有结束。为什么只有等事故发生了,有些人才会明白,停产几天的损失,远比后来这样被迫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抢险救援合算得多!事先做好充足的安全防范措施,远比事故赔付、事后重建所付出的代价小得多!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报要求,立即组织再次排查治理水害隐患,切实落实防洪、防汛、防透水等预案和措施;坚定不移地深化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依靠“管理强矿”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应急救援基地队伍和联动机制建设。通报特别强调,对于存在的这些薄弱环节,必须头脑清醒,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毕竟,目前存在重大生产隐患的企业、存在麻痹侥幸心理的企业依然为数众多。这次抢险救援,我们只是战胜了一只肆虐的洪魔,今后,我们还要去战胜麻痹这只恣睢的“心魔”。
编辑 余茂君

责任编辑:老王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76小时的救援
相关信息
  • 李纪恒、赵铁锤召开师宗煤矿事故情况分析会
  • 三大措施力保高铁安全运行
  • 抓重点抓深化 加快推进煤矿“六大系统”…
  • 温家宝在大连强调:环保和安全生产极端重要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
  • 温家宝到医院看望动车事故幸存女童项炜伊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