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个能源相对紧缺的省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陈国新介绍说,“但是,湖南的煤炭资源受其赋存状况影响,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变化大,开采技术条件差,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俱全,是全国的‘重灾区’之一。这样的客观条件导致事故多发。”
面对特殊的条件,陈国新带领湖南省煤监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监管。通过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湖南省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2012年,全省煤矿共发生事故73起,死亡136人,同比减少54起、115人,分别下降42.5%和45.8%,全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全覆盖”让警示教育落到实处
“警示信息、警示约谈、警示教育——每起事故的警示教育都要做到‘三位一体’,实现‘全覆盖’。”谈到湖南省煤矿部门的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陈国新介绍说,煤监局接报的一般事故,由分局向辖区内煤矿发警示信息;较大及以上事故,由省局向全省发警示信息。在调查事故后,召开事故单位警示约谈会,由事故调查组约谈煤矿企业领导班子,通报事故的原因、交办事故防范措施、商讨防范类似事故的办法,并召开警示教育会。一般事故的警示教育会在乡镇层面召开,较大事故的警示教育会在县级层面召开,重大事故的警示教育会在市级层面召开。警示教育会上,除了重点通报、剖析本次事故的原因外,还会分析事故矿井所在地近几年的事故情况、主要特点和原因,播放警示教育片。
2012年6月,湖南省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预防重特大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动,以省内煤矿重特大事故案例为素材,制作了事故警示教育片《不能忘却的教训》。教育片采取仿真的三维技术,直观地再现了湖南省2010年以来发生的6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其中包括2010年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2011年衡阳市霞流冲煤矿“10·29”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12年耒阳市宏发煤矿“2·16”重大运输事故等。专家通过点评分析案例的方式,深入剖析了事故的原因。“《不能忘却的教训》的推出,丰富完善了省煤矿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素材,在推动警示教育的科技化、直观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煤矿汲取事故教训,对照案例查摆自身隐患,落实整改堵塞安全漏洞起到了很好的帮助。”陈国新说。
在2012年10月下旬开展的警示教育中,湖南煤监局及各分局坚持与当地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相结合,开展了预防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讲座,并在讲座上通报了各地区的监察执法情况,充实完善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事故警示教育的效果。“我们开展警示教育,主要是做到‘四覆盖’。”陈国新介绍,湖南省煤监局会同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组织煤矿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保障“点覆盖”;由煤矿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警示教育,完成“广覆盖”;由煤监分局组织重点矿井进行警示教育,做到“深覆盖”;由培训机构在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时进行警示教育,实现“线覆盖”。通过“四覆盖”,在警示教育期间,湖南省共组织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地市级警示教育会5次,县级警示教育会20余次,2 000余人参加了会议,20余万从业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南方石墨公司等煤矿企业还安排了专门的警示教育宣讲小组,明确每天宣讲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协调员、单位负责人、场地考勤员及宣传员,对下属矿区进行警示教育。
“亡羊补牢”见成效
“耒阳‘2·16’重大运输事故中,暴露了借复工维修之名组织生产、多井筒出煤、新招员工未经培训下井等问题,湖南全省煤矿企业都应认真汲取此次事故教训。”在衡阳市召开的打非治违动员大会暨耒阳“2·16”重大事故调查情况通报会上,湖南煤监局事故调查组负责人全面分析了事故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通过播放三维动画模拟事故警示教育片,还原了事故发生过程,以深入理解和充分吸取事故教训。
事故发生后,湖南省政府组织省安监局、煤监局、煤炭局、监察厅、国土资源厅、公安厅、工商局7个部门,组成督导组进驻耒阳,以煤矿为重点,对耒阳市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督导。督促耒阳着重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隐患、非法违法行为整治,以及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工作。对那些发生过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长期非法违法生产、严重超深越界、资源枯竭且扩界无望,以及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煤矿,省煤监局全部执行了关闭措施,并通过兼并重组,将耒阳市现有的78家煤矿整合为22家。
为促进事故防范与整改措施的落实,省政府事故调查组在耒阳召开了防范措施交办会,与耒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面对面逐条解读,面对面签字交办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提出落实要求。耒阳市炸毁了发生事故的宏发煤矿,在各煤矿开展反“三违”活动,并改造了一批井筒功能,严禁煤矿企业多井筒出煤,严禁使用钢丝绳连接器及搭乘矿车入井,根除了一批陋习。
“目前,耒阳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根本改善,彻底消灭了井井出煤、风井出煤的现象,架空人车、跑车防护装置已陆续安装到位,支护改革、正规开采、兼并重组、集团化已全面启动。”陈国新介绍,通过开展煤矿技术人员大配备、管理人员大学习、从业人员大考核、培训机构大整治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耒阳“煤矿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问题。耒阳市开元公司楠木山矿井、铜锣湾煤矿还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引进机械化开采,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和办矿水平不断提高,周边煤矿纷纷进行参观学习,示范效应正在逐步呈现。
联防联治除水害
“湖南省株洲攸县辖区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威胁严重。但是在攸县煤炭局的创新管理下,全县的水害得到了全面的治理。”在治理水害方面,陈国新谈到了攸县煤炭局的区域水害联防联治工作思路。
通过推行区域水害联防联治制度,攸县煤矿水害隐患得到控制
所谓区域水害联防联治,就是根据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将整个辖区划分为23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防治水联防联治工作小组,由煤矿矿长、防治水负责人及县煤炭局、乡镇安监站的管理人员组成,运行经费由片区煤矿共同承担。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片区内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统一调配各矿之间的设备及技术力量,探明整个片区的水害情况,指导各煤矿的防治水工作。同时,工作小组又与各片区及县煤炭局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有无、协调配合、统筹兼顾,提高了工作效率。攸县煤炭局还成立了专业探水队,在县财政专项拨款200万元的基础上,购买了加拿大生产的先进探水仪,为各片区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靠着政府牵头、煤矿领导配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这些水害联防联治工作组摸清了水害分布情况,以片区为单位进行水害调查,编写了水害调查报告,制作片区水体分布图。针对不同的水体,制定了“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并落实到位。建立了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台账;各煤矿按片区水害情况制定采掘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施工;每月进行一次巷道实测,及时填图,片区内实施矿图交换;每月召开一次水害联防联治工作组全体人员会议。建立了水害联防联治信息网络体系;将每年的4-6月明确为防治水“特护期”,加强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各岗位责任制、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暴雨期间巡回检查及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强化了辖区强制物探服务,加强了对电磁物探仪的宣传,开展水害普查和探放水作业,排查和消除各类有害水体。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每周一、五定期向各煤矿矿长、防治水副矿长发送防治水相关信息,加强防治水宣传和教育,提高防治水认识。对辖区煤矿收集到的水体资料进行整理,建立了水体排查台账。
2011年以来,攸县共举办了3期防治水培训班,224人参加培训,确保每个煤矿都有1名防治水技术人员。全县共消除各类水体400多个,2010年至2012年仅发生2起一般水害事故,死亡2人,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的水害事故,防治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明察暗访排隐患
“在监察执法和实施煤矿隐患排查整治攻坚纵深战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阻力。”陈国新回忆说,2011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要求所有9万t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停产,进行瓦斯防治能力评估,“但实际上部分应该停产的煤矿没有真正停下来,部分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也没有按规定停下来,使停产整顿的指令难以落实到位。”有些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些煤矿灾害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很多,隐患排查治理后,新的隐患又重新发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不好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湖南煤监局及各监察分局多次采取暗访突击检查的执法方式,对部分应该停产整顿的煤矿进行了现场检查。有些企业该停产整顿,却一直执行不到位。湖南煤监局不仅对其加大了执法处罚力度,还通过“监察意见函”督促相关地方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将这些企业停产,按照规定进行隐患整治和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对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提请关闭。湖南省煤监局还邀请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参与煤矿安全监督。2011年11月,煤监局带领中央电视台记者,对邵阳市9万t以下的矿井停产整改情况进行了暗访,依法提请关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九公桥煤矿高比西井;对邵阳县楠木煤矿、良山煤矿、九公桥煤矿竹山井立案查处,依法作出50万~400万元的行政处罚。“在明察暗访,依法处罚的同时,我们也鼓励煤矿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纠。”陈国新介绍说,湖南省煤监局“自查从轻、被查从严”的行政处罚原则,推动了煤矿企业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了煤矿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
编辑 刘 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