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安全控制措施

作者:杜 建 来源:本站搜集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道路交通运输是高风险行业,交通参与者多,事故发生率高,而且往往伴随人身伤亡后果。石油行业道路交通运输,因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车辆出勤率高、点多面广、战线长。尤其是石油行业勘探开发及生产区域有相当一部分位于野外,车辆运行路段通过乡村道路时间多,部分道路路面狭窄,弯道多、急、陡,许多井场道路为自己修建的简易公路,道路崎岖、狭窄,遇雨季十分泥泞、湿滑,而且还受到山体塌方、泥石流、恶劣冰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这些因素都严重危及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风险管控

  为了不断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遏止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自20世纪90年代末,石油行业就引入HSE管理体系,不断推行交通安全HSE体系化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识别控制是管理的最基础工作。

  驾驶员

  首先,人的因素是对交通安全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都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石油行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驾驶员风险管控机制。这套机制主要包括实行内部准驾证和准驾证定期审核制度,配套推进驾驶员安全述职和综合素质测评;通过车辆GPS监控系统的应用,加强从车辆调派管理到行车过程监控,以及驾驶员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的监控;调度人员必须结合驾驶员年龄、执行任务天数、当日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合理安排任务;多种举措发动乘车人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监督;全员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不断纠正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文化、和谐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驾驶员保持愉快的心情出车。目前,石油行业驾驶员队伍已从被动服从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我安全”,转变为自觉、主动做到安全行车的“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车辆

  车辆作为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车辆零部件损坏、机件失灵、性能下降,如果保养维护、修复不到位,最终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石油行业车辆日常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

  日常保养——每辆车辆的驾驶员按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车日常保养负责,做好车辆的清洁、润滑、保养、卫生等,同时要坚持做到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及时整改,杜绝车辆带病运行。

  强制维护——实行日常保养和强制维护相结合,根据车辆执行任务情况、运行时间等,按照车辆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强制维护,并在季节更替等特殊时段,集中开展车辆换季维护保养活动,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

  回场检验——回场检验是石油行业执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较国家法律、地方法规更为严格的车辆检验检查制度,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检验人员,在车辆每执行完一趟任务,或者在下次执行任务之前,对车辆各系统进行全面专业检查,检验不合格不得出场。待不合格项整改完毕后必须再次检查,合格者才能凭回场检验合格证出场和执行任务。

  其他举措还有开展车场日活动、随时抽检车辆、及时更新报废车辆等。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单位通过这些手段,提升了车辆本质安全水平,基本杜绝因车辆机械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

  气候环境

  恶劣气候环境因素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敌,春季犯困、夏季疲劳,以及浓雾、雷暴雨、冰雪天气等特殊天气状况下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石油行业的交通运输工作,以狠抓岗位责任制为着力点,逐步形成了车辆运行申请、审批、调派的分级管理。恶劣天气出车必须升级审批,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制定季节性行车安全控制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培训、宣传、教育,严控夜间、特殊时段车辆运行等管理模式。

  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手段的不断丰富和规范,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安全观念得到了转变,安全技能、综合安全素质也不断提升,驾驶员、车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在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单位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

  车辆通过的道路是不断变化的,因道路自身构造的不同,交通安全风险也不同。同时,交通安全风险也随着道路通过不同社会区域而不断改变,并且,这些风险因外部环境的细小改变可能发生大的变化,进而对交通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开展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借鉴HSE管理体系的“工作前安全分析”工具方法,对车辆运行道路情况、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辨识,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预防控制措施,教育培训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严格遵照实施,能有效控制风险、预防或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成立道路风险识别评价组织机构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按基层有车单位为单元开展,主管领导应亲自担任评价工作小组组长,并抽调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骨干驾驶员组成成员,同时明确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小组的分工和职责。

  确定评价区域及路线,制定评价计划

  评价小组开展工作前,根据本单位车辆运行的主要区块、路段,以及一个时期内运行任务情况,按照风险从高到低、任务轻重缓急制定实施计划,划分出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区域、路线的先后顺序及时间节点。以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2011年,公司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方向,选定“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作为开展道路风险识别的区域。

  评价前准备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开始前,工作小组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明确任务,在地图上标注区域图和初始路线图,并根据行驶时间、休息点和目的地将线路图划分为几条路段。以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为例,划分路线为:成都—乐山—宜宾段;成都—内江—宜宾段;宜宾—高县沙河镇—珙县段;珙县—珙泉—底洞—上罗段(如图1所示)。

图1  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划分路线

 

  确定好路线后,要选取曾到该区域执行过任务,对该区域道路比较熟悉的驾驶员,并按程序做好车辆检查等工作。评价小组人员还要准备好照相机、摄像机等,有条件的可带上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利用车辆GPS系统实时查询相关数据。

  实地踏勘

  实地踏勘采取的方式是评价小组乘车对评价路线实地运行一次。在行驶途中按照任务分工,通过观察、记录、拍照、录像等,收集风险点所处路段及地理环境,如: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山体情况,是否临近湖泊、江河、桥洞等;风险点具体路况,如:道路等级、平坦程度、坡度和长度,是否交叉路口,弯度情况,是否狭窄路面,车流、人流等;交警部门对风险点的指示要求,如:限速、禁止通行、通过高度、通过重量、通过时间、事故发生频率等。有可能的话,还要考虑收集以往在该路段发生过的交通事故案例。

  到达途中休息点时,评价小组人员要根据车辆GPS监控系统进行数据回放,对经过路段讨论、分析,确定该路段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如遇特殊或危险路段,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风险点附近停车,评价小组人员进行现场分析,及时讨论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避免出现遗漏。

  编制风险识别评价资料

  完成实地踏勘后,评价小组根据原始资料,编制出分区域的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资料,小组内部讨论、审查后形成初稿,广泛征求意见,补充完善风险提示、控制措施等内容,最终汇编成统一的道路风险识别评价资料。在评价资料中,还要结合具体道路情况及特点,作出特别的提示。

  动态管理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并非一劳永逸,还应根据气候、天气、道路维护等情况,对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实时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同时,应以半年或一年为期,定期对主要运行道路进行重新识别评价,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提示、控制措施。

  另一方面,要发动驾驶员参与到识别评价中来,驾驶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现道路情况及风险发生变更,如:修路、路面发生变化、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导致交通中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等,要及时反馈给车辆调度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以便及时有效应对。

  编辑 韩 颖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我国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
  • 大力整治“中国式过马路”
  • 救护车无人让道从驾校开始解决
  • “打非治违”见成效 巩固加强“回头…
  • 北京从七个方面落实国务院意见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8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 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