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飞来横祸

作者:陆 译 来源:本站搜集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信管的磨损导致飞机引擎脱落

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区被飞机撞毁的公寓楼

 

  1992年10月4日,星期日,一架以色列ELAL航空公司的波音747货机从美国飞往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途经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斯希普霍尔机场时,飞机临时停降加油。油料补充完毕,这架大型喷气式飞机满载70t燃油再次起飞。这时,夜幕刚刚降临,包括机长伊扎克在内的4名机组人员都认为这是一次很平常的飞行,会像往常一样平安抵达。

引擎故障

  升空7min后,此时飞机距离地面约2km,伊扎克身边的驾驶员突然发现飞机右舷的第3、4个引擎先是发生颠簸,随后便失控,更为严重的是飞机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驾驶舱内的录音器也不见了踪影。

  机长伊扎克稳住操作杆,控制高度表,尽最大的努力保持飞机的平稳,并找寻降落的机会。但当他穷尽所有应急方式后,飞机的状况超出他的预料,“咯噔噔……”飞机仍在剧烈地抖动。在荷兰那尔顿地区的上空,飞机出现了明显的向右倾斜现象,伊扎克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但在通报故障时,他也难以确切地说出问题的根源,他依照以往的经验判断不稳定的原因是引擎着火。

  但此时地面一位业余摄影师清晰地拍摄到了飞机故障的情形——引擎脱落,燃油正疯狂地从油箱里喷洒而出。

  机组人员勉强地将飞机掉头开回斯希普霍尔机场,并呼唤控制中心,请求安排跑道进行迫降。

  控制中心根据当时风向、飞机距地高度等情况进行测算,判断6号跑道是飞机紧急迫降的最佳选择。但如果使用这条跑道,就要让已失控的飞机从南面向右转弯,这无疑加重了机组人员迫降的难度。在使用哪条跑道着陆的问题上,地面控制中心和驾驶员发生了分歧。飞机故障后,驾驶员掉转头当即就看到27号跑道,出于对当时飞机油量、速度、高度的考虑,他请求从27号跑道着陆。在美国,根据规定,驾驶员在迫降中掌握着最终决定权。于是,地面控制中心放弃了6号跑道,开始引导他们从27号跑道着陆。

  在控制中心的引导下,飞机在颠簸中接近27号跑道,“偏离跑道!回升!”第一次迫降失败!伊扎克知道他错过了飞机迫降的最佳时机,但现在他必须再尝试一次。就在飞机全力转弯前,发生了更严重的问题——飞机阻力板故障。众所周知,没有了阻力板,飞机就不可能降落。但此时飞机燃油即将用尽,驾驶员孤注一掷,拼命将飞机向机场方向拉回去,争取最后的着陆机会。但是却无力回天,飞机失控地向右俯冲下去,最后撞毁在阿姆斯特丹郊区一幢11层的公寓楼上。

祸事蔓延

  大火迅速蔓延着,“轰……”随着一声爆炸,一整片房子都淹没在火海当中。霎时,哭声、喊声连成一片。人们立刻报了警,救援人员随即赶到事故现场。

  黑暗中,救援人员在摸索,火海中,破损的房屋依稀可见。时间一分分流过,这场事故的严重性暴露无疑——大型喷气式飞机将居民楼撞出了一个直径约50m的大洞。救援人员开始担心,撞击已经破坏了房屋承重结构,楼房随时有坍塌的可能。

  24h后,大火终于熄灭了,但伤亡情况一直迟迟没有公布。飞机坠毁地——比亚美尔居住区,建于70年代早期,属贫民区,移民占了很高的比例,还有相当一部分居住者属于非法移民,所以警方很难统计确切的人数,估计死亡大约200人。

  荷兰、美国和以色利的调查队悉数前往,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查明事故原因。一切来得太突然,事前没有任何征兆。

事故还原

  在业内人士看来,ELAL航空公司的安全防范措施一直是无可挑剔的。但媒介和公众都在问:为什么驾驶员没有发现引擎已经脱落?

  荷兰飞行调查组组长盖博分析说,驾驶员的一切操作都是在机舱内进行,即便发生异常情况也不会向外看引擎的情况。而且从飞机的构造来说,驾驶员在机舱内只能看到引擎的外部结构,无法判断内部的异常情况,所以驾驶员在驾驶时主要依靠设备检测。当设备发出异常警报时,他们首先会考虑怎样处理,然后按照规定与控制中心联系。

  在调查组看来引擎发生事故并不罕见,但让他们最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次引擎会突然脱落?失去2个引擎的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引擎脱落要比失灵、着火严重得多,在引擎失去作用和引擎完全脱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引擎还在原有的位置上,按照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飞机双翼的性能并未遭到损坏。但在引擎脱落之后,机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也就遭到了破坏,而且在机翼功能被破坏之后,又很可能会危及液压系统。

  引擎脱落以后,引擎旁边的导航翼会受到影响,而导航翼的破损或缺失则会导致驾驶员难于控制飞机螺距和轨道,随后造成的一切危险都将会是致命的。

  根据失事货机“黑匣子”和控制中心的资料,调查组获知,在返航时,飞机右翼上的阻力板失踪。在缺失阻力板的情况下,驾驶员很难完成减速并缓慢降落飞机的任务。失去了阻力板,就意味着失去了机翼对风的控制能力。面对燃油即将耗尽,飞机就像惊弓的飞鸟,无法保持稳定。

  最后,驾驶员只能打开左侧的阻力板,在风的作用下飞机左翼获得了额外的向上动力,而右翼却没有得到。飞机就这样失去了平衡,在空中发生翻转,并向右栽了下去。

危险的信管

  调查组认为,飞机2个引擎脱落是连带性的,应该是3号引擎先脱落,然后将4号引擎拉下去的。调查组需要尽快找到脱落的引擎并判断,这场悲剧是天灾还是人祸?

  按照控制中心雷达显示的飞行轨迹,调查人员估算了引擎脱落的大致方位。顺着线索,事发第二天,他们在阿姆斯特丹以北的湖中找到了2个脱落引擎中的一个。从引擎的外观和功能结构的状况,调查组判断这场事故不是人为因素引起的,那么谁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飞机在短短的7min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调查人员通过查看以前的相关案例,发现在阿姆斯特丹这起空难发生之前,就发生过大量类似的事故。曾经有一架外国喷气式飞机坠落大海,调查人员一度怀疑是引擎与连接件之间的金属螺栓,即信管故障所致,但最终也没有觅得信管的踪影,案情也没有得到证实。调查人员猜测这次的坠机也极有可能是信管所致。

  飞机设计之初,在飞机上加入信管的目的是保护飞机。设计师考虑到当飞机发生重大事故时,有可能导致引擎摇摆或其他重大故障,引擎的巨幅晃动又会影响飞机的平衡,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舍弃坏损的引擎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伤害,而信管就是用来紧急切断连接,确保故障引擎顺利脱落的构件。

  但信管的脆弱设计也为飞机的安全驾驶埋下了隐患。飞行中某些故障,突发的恶劣天气,气流的反复变化,起落的不规律抖动,都有可能造成信管上裂纹的产生,并促使它增大。通过数据分析和以往案例的了解,调查人员了解到初期裂纹的扩展速度极慢,每次增大的长度基本在0.01~1cm。而细微的裂纹很难被检验出来,这就意味飞机每一次起飞都搭载着一枚定时炸弹。一旦飞行途中遇到某些意外情况,促使信管突破载荷极限,缝隙就会向炸弹一样迅速增大,并且很快地结束元件的寿命,发生引擎脱离的事故。

  调查人员详细分析了这架事故货机的构造,整架飞机的引擎是通过吊架连接在机翼下面,中间由信管固定,信管共有6个,每个长约10cm,中间的两个信管较为脆弱。这两个脆弱信管便成为调查人员关注的焦点。

  这次在斯希普霍尔机场发生的悲剧,就是由于机翼在飞行过程中承受了暂时连续的剧烈震动,导致连接引擎的信管破裂,最终使得剩余构件无法承受3号引擎的下坠拉力,引致4号引擎的信管相继破裂脱落,并影响飞机右翼阻力板丢失失效,失去大部分动力的飞机也酿成无法挽救的恶果——机毁人亡,楼宇坍塌。

疑云重重

  坠机事故的调查已经结束,官方公布了死亡人数47人,但这个数字引来了社会的争议。人们质疑,坠机地点是一处贫民区,其中有很多非法居住人群,坠毁后接连引起多幢房屋大火,死伤人数为什么如此之少?

  而让人怀疑的还不止这一点,一些荷兰人认为案件仍有不少可疑之处,其中之一就是驾驶员的行为。如果驾驶员将飞机丢弃在阿姆斯特丹郊外的艾瑟尔湖里,则会保住许多生命。而根据当时的飞行情况和行驶位置,他完全可以这么做,但为什么要急于返回机场呢?

  在整个调查工作结束一年之后,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也表明,把飞机丢弃或者在艾瑟尔湖上迫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飞机诡异的飞行路线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人们对此争论不已。

  这场可怕的悲剧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久久不散,一块为纪念此次事故死难者的纪念碑被竖立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中央。

  通过这次事故,波音公司对吊架和机翼下部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他们放弃了之前的理论——当引擎发生异常,信管熔断,切掉事故引擎。对吊架和信管的连接方式、材料质地都进行新的研究,并明确指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引擎脱落。

  波音公司审查了整个设计思路,然后他们又对新设计的信管进行了审查,发现新信管也会因过度使用而损坏。于是他们又启用了一套大型计算机对它进行检测,观察它从开始损耗、到开始出现裂缝的整个过程,并用飞行实验对其加以验证。随后,又对它重新进行了设计。在反复多次之后,最终他们将所有信管改造为不会因损耗而熔断的类型。

  编辑 高琦祎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电保姆”雪中保电网安全
  • 不放过“小螺丝”
  • 安全意识何时才不被事故牵着鼻子走?
  • 身边的安全隐患,你发现了吗?
  • 身边的安全隐患,你发现了吗?(12月…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8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 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