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服务企业

——记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检测检验工作
作者:本刊记者 韩 颖 来源:本站搜集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检测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检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5月,是一所集科研、医疗、教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科研机构。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为职工健康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宗旨,业务工作涉及从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到健康监护和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职业病治疗康复等职业卫生的各个领域,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健康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不断健全,队伍日益壮大,防治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所主动承担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检测检验工作,以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了企业的理解和尊重。

  2012年9月10~11日,记者跟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张岩松主任一行,走访了位于京郊的北京某公司,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参与了对该企业噪声和粉尘检测。

检测流程

  根据张岩松的介绍,记者了解了研究所对企业进行检测检验的基本流程。首先是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会主动与研究所进行联系。在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后,技术人员会决定是否受理企业的申请,受理后派出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性质和用量,查看企业的工艺流程,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采样点进行初步的布置和估算。在完成对企业的职业卫生调查后,研究所人员对企业资料进行分析,编制检测方案和委托协议,同时做好采样准备,再与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通过与企业的沟通,确定具体进行检测的日期。这需要至少提前一天与企业进行联系,以方便研究所检验人员对相关采样仪器进行充电、校正,准备相应采样介质,如滤膜称量、吸收液和碳管制备以及采样专用表格的准备。一般对小型企业,研究所会派出检验人员4~5名,如果在有害因素采样点较多的情况下,会派出更多的检验人员到企业进行检测。负责检测的人员提前进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解,对采样点按照检测方案进行初步布置。正式检测时,根据现场情况不同,还要对采样点进行一些局部调整。一般检测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对于一些需要进行个体采样的企业,检验人员有时甚至早晨6点钟就要到达企业,对需要进行检测的工种配置个体采样器,进行全工班采样。个体采样数据较为准确,但耗时较长、采样成本较高,多数企业和职工难以接受,所以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定点采样的方法,用定点采样数据反映个体接触水平。

初设采样点

  有了对企业职业危害检测的初步了解,2012年9月10日上午9时,记者如约在受检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门口,见到了身着统一服装的张岩松主任一行人,亲身感受了他们的检测流程。

  一边往厂区走,张岩松一边为记者介绍该公司的基本情况。该公司是日本某会社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地处京郊,目前有员工200余人。他说,这家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负责对零部件的生产,以冲压压铸工艺为主,其制作原材料主要是泡沫合金和锌合金,存在的职业危害主要是噪声和粉尘。所以这次检测的重点是作业场所的噪声检测和粉尘检测,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各岗位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接触情况。

  穿过该公司厂区,就进入了公司的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模具车间,模具车间共有9台打磨机,很多工人正在打磨机上进行手工操作,并且能够听到远处机器运转的声音。循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就到了切割生产线,机器运转的声音震耳欲聋,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顿时也就变得很费力。检测人员讨论着在打磨机附近要设2~3个噪声检测点。加上其他的冲孔机、压铸机的噪声和粉尘,整个模具车间共设立13个噪声检测点和6个粉尘采样点。

  出了模具车间,就到了零部件车间,噪声渐渐地被抛在了后面。在零部件车间里,很多工人正在进行手工分拣工作。零部件车间的旁边是冲压生产线。根据记者的观察,检测人员在零部件车间也设置了13个噪声检测点。

  在装备车间的清洗研磨生产线噪声很大,这是因为将清洗的零件进行研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在这一车间,检测人员共设置了4个噪声点。

  经过一个上午的走访和调查,检测人员对企业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厂区内划定了检测点,准备正式进行检测。

粉尘噪声监测

  2012年9月11日,记者在公司门口,又见到了包括张岩松主任在内的4名检验人员,他们从车上拉了3个装着检验设备的旅行箱,穿过厂区,进入了生产车间。

  首先到达的是模具加工车间,检验人员熟练地从旅行箱中拿出粉尘检测装备组装,然后结合当时车间内工人的分布情况,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检测。根据检测人员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工段,主要是检测可吸入粉尘的浓度。为了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先进行粉尘检测,然后再进行噪声检测,而温度湿度的测量可在测量间隙进行。进行噪声测定,首先要进行设备的校准,其次是按照每个工序的噪声产生周期进行检测。以该企业模具加工车间为例,噪声强度比较稳定,波动不超过3dB(A),就可以短时间的测量。比如有些工厂制作一个工件需要十多分钟,而且噪声强度波动较大(大于3dB(A)),就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确定一个工序需要的工时,再确定测量的时间。

  在零部件车间和装备车间的清洗研磨生产线,由于可能存在金属粉尘,检测人员采用了用于检测金属粉尘的微孔滤膜和相应的采样器,在车间内布置粉尘检测,等待粉尘检测完毕后,再进行噪声检测。检测时间整整持续了一上午。检测人员不厌其烦地走遍了生产车间的每一个角落,详细记录下了每一个测量数据。

  在等待检测的间隙,检测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对企业进行检测的原则,其中的重点包括检测当天企业要保证正常的生产状况;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依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环境、人员和设备情况;企业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检测;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在检测后要提出建议,采取何种工程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哪些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测以评价作业人员职业危害接触水平为主,着重检测人员作业的场所;采样点数目的设置的原则是根据操作人员和产生职业危害因素设备的数量;作业人员没有接触到的潜在职业危害一般不进行检测,比如制图机存在紫外辐射,但由于紫外辐射是封闭在设备内部,没有泄露到作业环境中,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接触不到这种因素,就没有进行检测。

  对于企业的检测,需要在采样检测后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研究所出具检测报告,如果是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数量比较多的企业,甚至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企业则可以根据检测报告,及时对相关生产环节进行调整,预防工人职业病的发生。

  近年来,研究所一直主动承担着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鉴定、职业病救治、职业病康复等技术服务。通过周到细致、贴近企业需求的特色服务,获得了广大企业的信任,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了职业安全卫生组织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使研究所成为在全国职业卫生研究领域具有一定权威,在国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研究机构。

  编辑 韩 颖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 天津治理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
  • 从基础工作入手
  • 分级执法 分步推进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8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