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政府主导 三级联创

作者: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 来源:本站搜集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4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崂山区对安全社区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2009年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安全社区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全面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创、梯次推进的安全社区创建模式,夯实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构建完善了大安全监管格局,形成了共建、共享、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2011年,崂山区及所辖4个街道全部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崂山区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安全发展中实现了富民强区的跨越。

坚持“三级联创”

  崂山区把安全社区创建作为一项改善民生、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区、街道、社区三级同步推进,同步联创安全社区。

  创建伊始,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理念引领、全民参与、政策激励、项目推进、注重过程、持续开展”的总体创建思路,以预防意外事故与伤害为最终目标,确立“大安全”理念。全区协调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四大班子”领导共同参与的创建全国安全区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推进委员会,建立了安全文化传播、社会稳定、卫生健康、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居家安全、体育运动及学校儿童安全等13个专项工作小组,有效整合46个政府部门、4个街道办事处、158个基层社区以及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各方面的创建力量2 700余人参与其中,形成职责明确、高效协调、全员参与的组织机制。

崂山区在基层农村社区建立的消防安全宣传栏

  为保障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崂山区首次将安全社区创建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与安全生产工作并列进行考核,对不合格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区政府率先研究出台安全社区激励政策,投资1200余万元对各级创建先进单位进行重奖;区创建推进办公室建立安全社区创建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创建部门联席会议17次,研究解决创建难题40余个。

  创建过程中,崂山区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梯次推进,不断扩大安全社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区级层面,发挥主导作用,先后制定《整体创建全国“安全区”三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各级创建工作提供政策及业务支持。在街道层面,确立街道为安全社区创建主体责任单位,推行实施“一三三六”创建方法,即:结合实际确定1个创建主题;建立调度检查、奖惩激励、信息交流3项工作制度;组建领导者、促进项目实施者、安全社区志愿者3支队伍;重点策划实施道路交通、护林防火、海洋渔业、学校、生产场所、居家等6个领域的安全促进项目。在社区层面,指导158个社区全面开展区、市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夯实安全社区工作的群众基础,使安全预防理念在基层延伸,形成梯次推进的良好氛围。

注重“三个结合”

  崂山区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质量和效益。

  在工作中,崂山区坚持把事故伤害调查与网格化监管同步推进,指导各街道、各社区按照“采集一家,审查一家,规范一家”的方式,将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和商贸网点全部纳入政府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信息台账,明晰监管责任,强化日常巡查。截至2011年底,全区4个街道和42个政府部门全部开通网格化信息平台,共有1万7794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信息录入系统平台,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动态监管网络体系。

崂山区在社区建立的安全宣传栏

  崂山区把创建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确保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坚持安全隐患群防群治,结合春节、两会、五一、国庆等重要时段,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开展征集“我身边的安全隐患”活动,通过区广电中心播发有奖征集安全隐患的公告,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安全隐患进行征集和排查,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2009年以来,全区挂牌督办整改重大安全隐患34处,整改率达到100%,排查治理各类一般性安全隐患6190处,整改率达到98%以上。

  崂山区把创建工作与各项创建活动相结合,确保形成创建长效机制。坚持把安全社区创建与平安社区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等各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持续改进、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在区、市级安全社区评定中,每年都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定,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区综治部门,在创建安全社区的同时,必须达到平安社区的标准。2009年以来,共有4个社区因未达到平安社区标准而同时被安全社区一票否决。

突出“三个重点”

  崂山区把安全社区创建作为一项泽惠民生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既关注创建成效,又注重创建过程,贴近民生,使广大居民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综合安全素质,在创建过程中享受安全社区带来的效益和成果。

  突出安全预防重点,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综合安全素质。崂山区贯彻安全预防理念全覆盖、无空白的要求,广泛宣传安全社区理念,普及安全预防常识。北宅街道依托鸿园社区老年文化队,组建了安全文化大篷车,吸纳60岁以上的文艺队员25人,出资30余万元配齐了二胡等音响设备,每年根据安全生产形势任务,编排安全文化普及类节目,创作了表演唱、吕剧、黄梅戏、柳腔等各类节目40余个,定期组织到各社区进行巡回演出,起到了普及安全预防知识、宣传安全文化的促进作用。

  突出人性化服务重点,科学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总体要求,崂山区认真开展伤害监测工作,科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伤害发生的情况,准确掌握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弱势群体的安全需求,指导相关部门、街道及社区策划实施各类人性化的安全促进项目,为全区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如沙子口街道针对辖区内液氨使用单位众多、事故救援难度大的问题,依托青岛青碧湾海产有限公司,成立了6人的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响应队伍,配齐了空气呼吸器、防护服、防爆对讲机、应急堵漏等专业设备,每月为相关企业提供2次应急常识培训服务,确保辖区内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能够有效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街道安监办2011年也被青岛市命名为第一批市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示范点。

  “王哥庄大馒头”是沙子口街道的特色产业之一,因此街道高度重视大馒头销售加工业户的安全伤害预防问题。从2010年起,街道先后出资20余万元,引导100户企业更换新型馒头加工设备161台;举办安全培训班16次,培训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督促所有大馒头加工企业建立安全操作规程,配齐消防池、消防桶,规整柴火堆放。通过以上安全促进措施,有效避免了机械挤压、消防火灾等伤害事故的发生。

  突出持续改进重点,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区创建推进办公室和各街道每年制订创建工作规划,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难题60余项。在全区建设居家安全、儿童安全、工作场所安全等7处安全社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组织相关部门、各街道、社区参加观摩培训2000余人次。加大信息交流力度,先后参加20余次安全社区创建及骨干培训交流活动。加大标准化考评力度,设置完善安全促进项目创建工作标准化流程,每年对各级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并把社区居民安全状况满意度调查纳入考核内容。通过这些工作措施,使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确保安全社区创建实现“质”与“量”的双提升。

  编辑 杨 璇

责任编辑:kerrywang




相关信息
  •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之路
  • 安全体面工作 舒适健康生活
  • 大安全理念构建和谐街道
  • 人人心中有面“防火墙”
  • 协作 共享 互利互惠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