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康复成为中国社会工伤保险的三大职能之一,是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而来。自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工伤康复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先康复后鉴定再赔偿”的原则也在各省市开始实行,各地相继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划出相应的比例用于工伤病人的康复,专款专用。如何使工伤康复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工伤康复场所的选择与设立是关键。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选择了购买服务式康复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使各地的工伤康复工作快速而有序地开展起来。黑龙江省开创的购买式工伤康复模式,成为全国各地开展工伤康复服务的示范基地。
购买式服务的由来
工伤康复是按照“先治疗康复,后评残补偿”和立足于“基本康复”的原则,利用现代康复的手段和技术,为工伤职工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服务,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提高工伤职工身体功能以及生活处理能力、劳动能力,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的一项医疗服务。
工伤康复的内容包括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和伤残部位功能恢复等。因其核心是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决定了工伤康复服务与一般医疗机构服务在标准和要求上的明确区别。
在工伤康复工作开展之初,全国少数省市如广东省采取了政府投资或大部分控股的形式,建设独立的工伤康复机构。但由于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撑,在很多省份并不适用。黑龙江省另辟蹊径,整合社会医疗康复资源,推动康复医学发展,创建了一种工伤康复服务的新模式——购买式服务,即政府出钱,买医疗机构的服务。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处处长刘伟对工伤康复机构的设立进行反复研讨后提出,黑龙江省工伤康复工作的开展,要根据省情,走自己的路,方便对工伤职工的康复服务。刘伟认为:“黑龙江省的情况与广东的情况不一样,我们省不可能像广东那样国家投资来单建一个工伤康复机构,政府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资进行这一方面的投资。我们省的工伤康复工作要想做起来,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政府出钱,买医疗机构的服务。”这里所指的“政府出钱”,是工伤保险基金的部分结余,“医疗机构的服务”,是指为工伤职工提供系统、科学的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治疗和训练。这一模式,就是后来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极力推荐的“购买式工伤康复服务”模式。
购买式服务机构的选择
在选立省级工伤康复定点机构期间,黑龙江省市的相关医院掌握了这一信息,有意分享这一份“蛋糕”,一方面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申请,另一方面则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自我完善工伤康复服务上,纷纷在场地规划改造、人员选配、设备购进、计划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其中,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凭借其在康复领域丰富的经验和人才优势,于2006年成为全省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工伤康复定点医院。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急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省农垦系统及铁路系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定点医院和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其肿瘤治疗和康复治疗是省内领先的特色专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副院长张俊,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着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脊髓损伤康复协会委员等多项康复领域的专业业职务。从2003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创建康复科开始,就主抓康复服务工作。张俊介绍说:“康复科成立之初,我们只有8名医疗技术人员,30张床位,但这8名技术人员全都是长期从事康复临床的医师及治疗师,有很丰富的康复临床经验,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康复科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全部病床就住满了病人,甚至病床变得一床难求。2004年我们将康复科室床位增加到50张,2005年又增加到70张,医护人员增加到50余人,汇聚了全省较早从事康复医疗工作、具有较高声誉的康复临床专家,还有曾赴日本研修康复技术、具有国际康复理念的PT(物理治疗,是以一种预防、治疗及处理因疾病或伤害所带来的动作问题的医疗专业)治疗专家。同时我们还依托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能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康复保障。”
2005年,康复科主任刘大立从广州工伤康复中心参观回来,向医院汇报了工伤康复的发展前景,总医院当即决定将工伤康复作为院里的重点工作来抓,由主管院长张俊具体负责,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力争成为工伤康复定点机构。
根据多年康复服务经验,张俊组织总医院康复科的专业人员,在省厅刘伟处长的要求和指导下,起草了国内第一个省级工伤康复规范——《黑龙江职业康复规范》。规范中对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烧伤、持续性植物状态和截肢等8个病种,在诊断、基础检查、康复评介、预后转归、治疗项目、治疗费用、治疗时间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使得工伤管理者、工伤职工及家属和医疗机构医都有了可遵循的法规,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工伤保险基金,充分发挥社会医疗资源,保证工伤病人的利益。2006年,黑龙江省工伤康复定点医院在总医院正式挂牌,标志着黑龙江省工伤康复工作正式启动。
考虑到康复科迅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及最终的发展定位,总医院向农垦总局申请,新建一座独立的康复中心大楼。2006年下半年,总医院康复大楼正式动工。2007年处初,一个建筑面积1万1600m2,主体6层,副楼2层的独立的康复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康复大楼设计高中低档病房150套,床位350张,病房设计基本上按家庭式配置,标准间中含2张床、1个卫生间、1台电视、1台冰箱、电话、饮水机,餐桌,餐凳等。楼内配置无障碍设施,一个面积近1000m2的治疗大厅,总面积2000m2的治疗用房,另配有针灸治疗室、理疗室、语言治疗室、心理治疗室、水疗室、促醒治疗室等,能够适合各种病情的康复治疗。中国残联理事长张海迪在康复大楼参观后说:“这么大规模的康复中心我只在台湾见过,在大陆是头一份。”
2007年康复大楼投入使用后,接待了来自省内、全国甚至国外的病人,到2008年病床即住满了病人。农垦总医院康复科也步入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行列。
购买式服务机构的服务特色
“成为工伤康复定点医疗机构非常不容易,每年都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考核,一旦服务不合格,政府随时有权力取消定点医院的资质。这也是对定点医院的一种激励。”张俊接下来很自豪地介绍了农垦总医院康复科的服务特色。
一是设计周到。康复科病房根据康复患者住院周期长、行动不便等特点,设计了无障碍环境设施,如在室内卫生间、坐便旁特设扶手,方便患者抓扶;室内配置手摇式可坐位病床,方便患者坐、卧,床边配有护栏,保障患者安全;床头设有呼叫器,以备紧急之需。楼内设有两部医用电梯为患者专用,24h畅通,电梯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特设扶手,为轮椅患者和盲人特设按键;各楼层走廊全部设置扶手,以备患者随时抓扶。大楼设两道自动感应门,无需患者动手即可自由出入。
二是设备先进。康复科设有PT\OT(OT即作业疗法,目的和方法都是为了从作业能力的角度考虑,改善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OT科针对的服务对象主要症状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造成的偏瘫、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病,手外伤,截肢,脑瘫等。)两个康复治疗大厅,配备了各种康复器材,如国内先进的平衡功能测定训练系统、手动能测定训练系统、等速肌力训练仪、高级脑功能治疗仪、美国脊柱康复系统、截瘫步行训练器、德国费兹曼理疗工作站、日本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封闭式药浴熏蒸系统等。还设立了专门的急救室,配备中心吸氧、生命体征监测仪、除颤仪等,
三是服务全面。康复科除了开展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烧伤、持续性植物状态和截肢等病种的康复治疗和职业康复外,还开展了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的系统保守治疗,开设了强直性脊柱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休门氏病等继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非手术矫形治疗。同时康复科坚持一周六天工作制,主治疗大厅一周七天开放,每天晚上开放到晚21点,让工伤职工每天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训练。每到大的节假日,康复科的治疗师多数不休息,坚持为工伤职工治疗,有很多治疗师在春节前一直工作到年三十,这些措施大大的方便了工伤职工,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为病人节省了住院治疗的费用支出。
四是文体活动。康复科开设文体治疗室,以体育、娱乐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由于文体治疗具有主动性、趣味性的特点,让患者在心情愉快的前提下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工伤职工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迅速得到提高和改善,从而促进他们重返社会。体育治疗的内容包括治疗性体育项目,如篮球、兵乓球、偏瘫体操、脑瘫体操。娱乐性项目包括了飞镖、卡拉OK、棋类、活动及各种游戏。康复科还经常组织住院患者举行体育比赛和文艺联欢会和轮椅既能训练等,丰富工伤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科室及医院的文艺演出中,展示工伤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鼓励更多的患者树立克服残障、重返社会的信心。
来自大庆石化公司的老王就是康复科 “战友文艺队”的一名积极分子,他在2002年一次事故中受伤,导致半身瘫痪,坐上了轮椅。是农垦总医院康复科的医生让他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又教会他文艺演唱技巧,使得他成为文艺队的骨干,还去上海世博会参观交流。
2009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全国工伤康复定点医院进行评审,农垦总医院以其病床数、人员情况、设备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等工作的绝对优势获得免检,被部里定为国家第一批工伤康复示范医院。
购买式服务的优势
“购买式工伤康复模式是适合黑龙江省特点,在政府一分钱不用投资的情况下,迅速开展起康复工作的一种模式。”刘伟处长对这一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刘伟介绍说:“购买服务式服务的优势有四点,一是不增加政府投资,免去后顾之忧。劳动保障部门不用出资建立专门的工伤康复医院,可节省大量资金,免去很多麻烦。二是启动程序简单,见效快。 与现有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康复医疗机构合作,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只要按照省厅规定的程序办理,可以马上启动职业康复工作。三是可有多家医疗机构选择,能提高服务质量。采取购买服务式职业康复模式,政府成为买方,可以对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选择并实行有效监督,提供职业康复服务的医院要想把自己的的医疗服务‘卖’出去,就必须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既有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建立,又有利于工伤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促进定点康复医疗机构报务质量的提高。四是对定点机构还要不断进行考察、考核,主管及经办部门随时有权取消不合格定点医院的资质,这就促使定点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要从软硬件上为更好地给工伤病人提供服务打下基础。”
“因此我认为,这种工伤康复模式对其他一些没有能力建设独立工伤康复医院的省份有借鉴的作用。”刘伟最后总结说。
编辑 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