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年”期望“面对面、亲眼看”
2007年第2期《严刑厉法 在于必行》一文,综述了由中纪委、监察部牵头组成的5个督察组,对2003年10月以来结案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情况的追踪督察。从文中图片上看,督察组工作人员与服刑人员面对面地核实服刑情况,亲眼查看受处分干部材料的入档情况。这种“面对面、亲眼看”的作风,就是“落实年”“攻坚年”的务实之风,非常必要,也非常好。这些年,出台的安全生产法规确实不少,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处罚的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也确实不少,但服刑是否入监,处分是否入档,是人们容易疏忽的问题,也是多数媒体报道的盲区,许多群众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安全工作的落实,安全法规的执行都需要这种务实的作风。
山西垣曲读者 宋平俊
游乐设施安全需引起关注
2007年第2期“史事钩沉”栏目刊登的《滑雪场大火》一文,关注了游乐设施的安全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相当及时并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娱乐游玩的机会增多,尤其是一些景点的游乐设施,由于惊险刺激,更是广受欢迎。一些经营场所,为了多挣钱,多拉客源,在景点内实行一票制,凭通票也可参与游乐项目,从而加大了游乐设施的使用频率,使设施的维护时间大大缩短,由此带来了一些事故隐患。因此,应加大对游乐设施安全的关注程度,定点、定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消除游乐设施安全运行上的隐患。
江苏常州读者 曹建明
有感于“事前追责”制
山西省太原市2006年底出台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事后分析和吸取教训为事前防范和事前预想;隐患整改消除在先,事故降低为零在后;重特大隐患处理和行政处罚在先,断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秋后算账在后;政府行政职能机构决策在先,各行各业具体参与操作在后。这种“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做法,有利于企业在安全生产中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有利于各行各业在安全工作中抓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总结;有利于各单位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上把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徽马鞍山读者 邓国光
安全管理绝不能“护短”
笔者在某生产车间采访时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这个企业组织的内部安全检查评比中,一位基层职工如实向检查人员反映了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个别班员上班期间不按规定“两穿三戴”(穿工衣、工鞋,戴安全帽、手套、劳防眼镜),岗位巡检不及时等等,结果该班班长受到批评。等检查人员一走,这位班组职工立即遭到了班长的严厉批评,说他影响班组团结,不珍惜班组荣誉,有的同事还讥讽他“踩着大家的肩膀往上爬”,造成这位职工在班组里的处境非常尴尬。其实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我很佩服这位职工的勇气和责任心,很多时候我们正是因为害怕得罪人,缺乏这种自我“揭短”的精神,无意中习惯了“互相掩护”,才酿成了许多严重的事故隐患,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河南南阳读者 赵国
“压力效应”与安全管理
“压力效应”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中普遍适用的一个原理,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香港启德机场。启德机场位于市中心,当飞机掠过闹市时,乘客能清楚地看见居民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数十年直至机场关闭时,都没有出现过大的灾难。究其原因,有人将之归结于“压力效应”。正是因为危险,所以飞行员时刻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
在安全管理中,我们可以将“压力效应”分解为“亲情压力”和“残酷压力”。“亲情压力”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者让员工时刻体会到亲人的期盼,带着家人的叮咛与嘱托,精神饱满地走上工作岗位;“残酷压力”则要求我们做好警示教育,通过回顾、反思以往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教育员工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河南焦作读者 张国光
2007年第2期更正
1.p.40,倒数第11行,“潮州市”应为“湖州市”;
2.p.54,左栏,倒数第9行,“部份”应为“部分”;
3.p.116,中栏,倒数第9行,“电器设备”应为“电气设备”。
编辑 宁 远
(2007年第4期读者有奖评刊表见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