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协作组是日本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群众组织。以自愿参与为原则,由一定地区范围的企业或相关企业、同类企业等联合起来,通过共同开展培训交流、相互间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的检查、事故案例分析等方式,形成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这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协作活动,在日本企业中非常普遍,是日本推进区域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
组织形式
安全生产协作组的形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常见有以下几种。
以工业基地或经济开发区等一定地域范围中的企业为成员。在日本,超大规模的联合化学企业协作组与工业基地协作组属于此类。
行业内部企业(在日本称之为工业协作会)为成员。例如日本出版安全协作会属于此类。
在大企业工厂范围内,以承包企业或材料/零部件供货企业为成员。例如某电机安全协作属此类,具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技术,使其在承包企业中得到普及的优点。另外,需要综合管理的建筑行业与造船业也多采用此形式。
行政主导建立的企业协作组。这一类型的协作组,由于政府部门的行政负担过大,不便于企业自主开展相关活动,只能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在日本,这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协作组很少。
以中介机构为成员的综合形式。例如,在日本,县(相当于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有各种防止事故发生团体,如日本劳动基准协会,各行业防止劳动事故协会分会,建设、陆上货运、林业、木材制造等的防止事故协会,工矿业防止事故协会,建设安全技术协会,锅炉协会,起重机协会等。
主要活动内容
只要是经安全生产协作组成员共同决定,且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开展安全卫生活动的工作,都可以作为具体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示范企业以协作组为平台,开展联合安全检查活动
共同视察作业场所
安全生产协作组的主要活动为共同视察作业场所。共同视察并不仅仅是指出违反法规与标准的地方,而必须与作业场所的改善密切关联。因此,应该提出“有什么问题,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具体改善建议。
安全生产协作组在共同视察作业场所时,联合检查的要点主要有:物品处理,合理的存放、减少和缩短运输与搬运操作、减少并有效地进行起重操作;工作台设计,坚持容易触及规则、肘关节规则、夹子和规定规则、易识别规则;机械安全,购买运行安全的装置、采用填料和退料装置减少危险、对危险装置点配置防护措施、适当地维护机器;物理环境,良好的照明,隔离热源、噪声、灰尘和化学物,预防火灾和电器事故;福利设施等。
事故案例收集与研究
一般企业中的事故案例是有限的,因此,以安全生产协作组为单位来收集、分析和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可以收集未发展为重大事故的案例。
安全生产协作组开展的事故学习会是以日本事故分析4M法为基础作分析的。4M法是美国空军发明的,以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采用的标准为基础,从人(Man)、机械设备(Machine)、作业方法或环境(Media)、管理(Management)4个方面来分析事故。
安全生产协作组在进行事故案例分析时,主要遵循以下程序:收集相关行为的具体信息,按照事故发生时间整理;对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进行二次问讯,记录发生进程,也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强化对事故发生进程的理解,同时对事后作出判断的内容进行仔细总结;分析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用4M法分析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背景;特别是在对人为因素分析时,应该开展对作业环境、人际关系、机械或器材的状态等的问讯调查;在4M法判断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制订解决方案。在事故案例学习会上,制订事故案例研究方案时,应以讨论的形式或各自写在纸上张贴的形式开展。
教育与培训
由于一个企业内部的学员数量有限,从成本的角度来讲,每个企业各自邀请讲师是比较困难的,而如果把企业集中起来邀请讲师就相对容易。因此,安全生产协作组的另一个活动内容是一起邀请讲师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等。此外,如果是行业内部的安全生产协作组,则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共同实施紧急救助教育等。许多中小企业各自很难开展的活动,联合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共同紧急救助演习
在一个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域,如果一个企业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必然会波及到周围的企业与居民。因此,对于区域性的安全生产协作组,共同设想事故发生的情景,实施紧急救助演习很有意义。
考察其他地区或企业
考察其他地区与企业,可以学习先进事例与先进经验,从而为改进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在中国的实践
作为“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的活动内容之一,中日合作项目针对示范地区企业的不同特点,试行了不同形式的企业安全生产协作组活动。其中,作为中日合作项目的试点城市之一,宁波市在其化工园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协作组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协作组,企业自主地共同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实现企业间经验交流与共享
宁波化学工业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确定的专业化工区,规划面积56.22km2,目前为省级开发区。2008年9月,宁波化工区安全生产协作组成立,首批成员单位34家。到目前为止,所有已正式投产的危化企业都参加了安全生产协作组。协作组的牵头单位由宁波化工开发有限公司担任,协作组组长及秘书也由宁波化工开发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担任。
主要活动
依托宁波市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协作组,借鉴日本安全生产协作组有关的方法与经验,园区安全生产协作组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开展企业间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园区安全生产协作组成员由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协作单位还专门编写情况反馈,并附现场照片,作为整改要求提供给被检查企业。联合检查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园区企业之间安全生产的横向联系和互助协作明显增强。
开展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化工区安全生产协作组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依托化工区消防大队建立了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基地,自编教案、自寻教具、自聘教师,在化工区开展了针对一线员工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
开展事故案例分析会。协作组结合国内一些典型案例,特别是园区一些事故案例开展分析会。通过对事故发生原因以及成功处置过程的深入剖析,找出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事故发生后能够成功处置的经验,让协作组成员间各抒己见、对照事故举一反三找差距,互相警示提醒。
开展安全技术交流与共享活动。协作组通过建设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和安全管理论坛等网络交流载体,相互交流安全管理方法,分析安全工作经验,传递安全资料,询问安全知识。
此外,园区安全生产协作组还开展了“零事故”培训和推广活动、班组主题安全活动、各类安全竞赛活动。
主要成效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协作组活动,宁波市化工园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更加扎实,企业自主安全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能动性也得到了有效发挥。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了学习交流安全生产工作的平台。园区安全生产协作组由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组成,搭建起同类企业自愿参加、互相帮助、学习交流的安全生产工作平台,企业间的沟通合作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得以分享,互帮互助的氛围逐渐形成。
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同类企业安全管理的骨干力量组织在一起,通过联合检查,更容易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尤其是通过交流探讨,既可以发现自身不足,也学习到同类企业的好经验与做法,找到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隐患治理工作也更加切实有效。
提升了整个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协作组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协作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及时发现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完善自身的薄弱环节,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
提升了政府安全监管的效能。安全生产协作组既是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实现安全管理触角延伸的重要举措,又是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连接的纽带。法规政策的宣贯、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行等一系列工作,可以通过安全生产协作组这个平台加以实施,企业的需求等也可以通过安全生产协作组这个平台进行反馈,从而提高了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效能。
编辑 宁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