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高原病的防治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在生理上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我国制订的GBZ92-2002《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适用于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从事职业活动的在职职工,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时发生的高原病。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分布最广的国家,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4大高原,常年居住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的人口有1000多万。中国的青藏高原是慢性高原病患者分布最多的地方,目前全国慢性高原病患者人数已达25万。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相比,气候有很大不同。大气压低、氧气不足、寒冷、干燥、阳光辐射强。人处在缺氧环境中,可能发生低氧血症。在缺氧条件下,易发生脑功能损害,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的影响显著而持久。进入高原地带后,人体(除了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居民)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都将产生变化。

  1.血液系统

  进入高原2h后,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g,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g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回到平原地区后,血红蛋白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持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再上升至正常水平。因此,从高原回到平原地区后的1个月内,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高原病。

  2.呼吸系统

  由于高原的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mL氧气,即需吸入5L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m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L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会更加上气不接下气。

  3.循环系统

  由于缺氧,人的情绪兴奋和轻微运动都会使心跳加速。初到高原,人体的晨脉(清晨初醒时的脉搏)较海平面水平高20%左右。10天后,晨脉应降至原来水平。所以,通过测量晨脉的变化程度和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可以判断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

  4.免疫系统

  在高原环境下,负责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机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5.生殖系统

  男性在海拔4300m高度时,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但这只是暂时的,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女性在海拔4300m高度时,痛经和月经失调发病率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比较常见。

  6.碱中毒

  高原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压低,氧分压也低,从而使人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液运送氧的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机体为了增加氧的摄取量,会发生代偿性反应,包括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心血输出量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等。由于呼吸过快,二氧化碳呼出过多,造成血液酸碱平衡失调,可能使人体血碱过多,甚至碱中毒。

  7.皮肤病

  在海拔3600m的地方,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3倍。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会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高原病的临床表现

  高原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发病率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显著上升。慢性高原病中的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主要发生在近4000m及以上的高原地带。

  1.急性高原病

  人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的高原,大多数会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症状。

  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当海拔超过4000m时,人体容易发生高原肺水肿。症状包括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个别严重者可有少尿、咯多量血性泡沫痰,甚至神志不清。体征有紫绀及双肺呼吸音降低,满布湿罗音。

  2.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指在高原居住一定时间,高原反应症状始终存在,常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有时可有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按临床表现,慢性高原病可分5种类型,即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高血压症、高原低血压症和慢性高原病混合型。各类型间表现互有交叉,大多数病例是以肺动脉高压和心脏改变为主的混合型。

  高原心脏病:由于个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较差,缺氧引起肺血管痉挛、硬化,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因持续负荷过重而增大,导致右心衰竭。此外,血压增高及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对左心室也有影响,会造成整个心脏肥大和全心衰竭。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一种代偿机能。海拔愈高,停留时间愈久,其红细胞也愈多。红细胞增多,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由于全血比粘度增高,导致循环阻力增加,会加重心脏负荷和组织缺氧,产生一系列症状。

  高原高血压症:指在平原地区血压正常,进入高原后才有血压增高的症状。初到高原时人体血压升高,主要由于缺氧使小血管收缩、痉挛,循环外周阻力增高,心率加速,循环时间缩短。高原高血压症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很少引起心、肾损害。返回平原后,血压通常很快恢复正常。

  高原低血压症: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病原因与长期低氧所致组胺含量增多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关。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高血压及高原心脏病这3种类型中,有2种类型同时存在。最常见的是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合并高血压。

  3.其他病症

  登山队员中还曾出现眼部综合征。国外曾对39名登山队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登山至3700m处时,有36%出现视网膜出血。近来国外报道孕妇登山在2600m以上时,由于缺氧而影响胚胎或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发生死胎。实验动物研究已显示有潜在的致畸效应。

高原病预防措施

  青藏铁路修建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施工环境恶劣。在建设过程中,施工队伍采用了人性化的设施和制度,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给高原病预防工作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

  1.对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健壮者一般比较容易适应低氧环境。孕妇及有明显心、肺、肝、肾等疾病,高血压Ⅱ期,癫痫、严重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活动期,及严重贫血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2.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

  锻炼应实行阶梯上升,使机体逐步适应。据报道,3日内由平原抵达海拔4200m处,急性高原病发生率83%,而由2261m经阶梯适应在7~15日内抵4200m处时,发病率仅52%。

  3.药物预防

  为防止缺氧所致的急性高原反应,可适当采用药物预防,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

  4.逐步增加劳动量

  初入高原者应减少体力劳动,以后视适应程度再逐步增加劳动量。在3500m以上的高海拔区,劳动定额应相应减少。

  5.多吃碳水化合物类、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品

  初入高原时,应多吃碳水化合物类、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强肺部弥散能力,以便在高原进行重体力劳动。禁止饮酒。有高山病症状者,睡眠时最好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右心的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

  编辑 宁 远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92-2008
  •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92-2002)(…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