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煤矿资源贫乏的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煤炭开采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对日本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50年前后,作为日本唯一的能源,煤炭工业对其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日本已基本退出了煤炭开采市场,井工煤矿只保留了1个年产精煤70万t的钏路煤矿。日本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发展—产量增加—事故多发—加强监管—技术开发—逐步好转的过程,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煤炭工业简况
1950年,日本经济发展步入稳定期,煤炭开始进入生产过剩阶段,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大量积压,出现了经营赤字。煤炭的价格经过大幅度的调整,相继出现了矿山的关闭和职员的离去,并逐步发展成社会问题。1963年,日本的煤炭生产规模为5000万t,政府制定了有关低能效煤矿的治理整顿和促进高效煤矿的现代化政策,开始向煤矿的合理化、缩小规模、关闭方向推进。随后,政府实施了煤炭工业生产规模逐步缩小,生产体制逐步集中的政策。196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为5011万t,煤矿企业数为222个,劳动者人数为11万人。197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1860万t,企业数降为35个,劳动者人数降为2万人,同时,政府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煤炭工业结构调整。
1973年和1979年的2次石油危机,为世界能源的需求转换带来了契机。日本政府在综合能源政策的指导下,对煤炭工业重新认识,制定了维持日本煤炭生产,搞活煤炭工业,开发海外煤炭,确保进口等煤炭政策。日本煤炭生产尽管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年产近2000万t的水平。1985年以后的能源转型,使日本煤炭生产急速下降,再加上日元汇率的上扬,使一度缩小的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再度拉大,日本煤炭工业的竞争条件恶化到必须进行调整的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于1987年制订了第八次煤炭价格,1992年开始实行新政策。尽管有煤炭工业自身合理化的努力及需求各方的合作,当时日本煤炭工业的经营状况仍然相当严峻,并且随着煤炭开采的远部化和深部化、矿山劳动者的高龄化,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的存在等因素,再加上围绕煤炭工业一直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使得1998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369.8万t,煤矿企业数减到2个,劳动者人数减为1490人。现在日本的井工煤矿只有钏路煤矿,年产精煤70万t。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的煤炭进口量,在1998年达到约1.3亿t,2005年达到1.8亿t,并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1.完善的矿山安全监督体制和法律制度
(1)矿山安全监督体制。二战后,日本以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中心,把矿山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防止对矿山工人造成危害,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矿山(包括煤矿)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实行了中央垂直管理的矿山安全监督体制,并在《矿山安全法》中对矿山安全监督体制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职权范围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建立和完善了矿山安全监督体制。
根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在经济产业省设立中央原子能安全院,内设矿山安全课、煤炭安全课,对全国各类矿山行使监督职权;在矿山数量较多的市、县设立矿山监督部(产业保安监督部),由经济产业省中央保安院垂直管理,并根据各地区的矿山数量、业务量设立矿山安全监督部门(署),隶属于矿山安全监督部。
(2)矿山安全法律体系建设。1949年,日本制定了《矿山安全法》,作为部级法令,颁布实施了煤炭、金属、石油3项安全规则。此后,由于灾害的发生、技术的进步等多次作了修改。1994年整合了这3项规则,统一为《矿山安全规则》。
2005年4月,由于井工开采煤矿大幅减少和安全技术的提高,为了激发民营企业的安全自主性,总结《矿山安全规则》,使之适应现状,提高规则的实效性,日本对《矿山安全法》及《矿山安全规则》实施了修订。修订后的《矿山安全法》将自主安全作为法律的理念执行,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煤矿执行自主安全所必需的支持。
2.先进的安全理念
日本在所有工矿企业全面开展了自主保安活动,引入了“零灾害”的理念。二战后,加强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规范了安全管理体制,采取的模式与我国现在的情况相似,即国家对煤矿企业进行综合监管。完善、强化监督体制,大幅度增加矿务监督官人数,努力防止煤矿事故。但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个事故高发期,特别是1963年三池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导致458名矿工死亡;1965年山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导致237名矿工死亡。这些事故对政府的安全管理理念影响很大,促使政府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