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以“行人穿越马路”为例,什么样的人不进行危害识别——盲人,他看不见上下行的汽车,即不能作出危害识别;什么样的人不进行风险评价——智障,尽管他看到上下行的汽车,但总是不能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距离以及自己的速度作出准确计算判断,即不能作出风险评价;什么样的人不采取安全措施——行为失控者,尽管他看到上下行的汽车,也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距离以及自己的速度能作出准确计算判断,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大脑“叫停”,脚却不听使唤,所以有可能被车撞。于是,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被提出来: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是否每次过马路都会被车撞?不一定。因为被车撞事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人的状态,而且还取决于客观的物质条件(车及道路等的情况)。但是,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过马路不被车撞是偶然的,而被车撞则是必然的。
有人会说:“既然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这些过马路者穿越马路,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安全问题,那么找个人来背他们过马路。”从表面看,这确实是一个解决安全问题的好办法。这里不妨称这个人为“安全员”。要通过背着过马路,来解决“过马路者”的安全问题,“安全员”必须要面对以下3个问题。
第一,“安全员”不能是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否则同样过不去。而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由于细致的专业分工,使得“安全员”不可能掌握所有专业的安全知识,解决所有专业的安全问题。所以,“安全员”在更多的时候,自己就成了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
第二,要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员”,一个“安全员”背不了一群“过马路者”。在企业中没法做到为每一项生产作业活动都配备一个“安全员”,去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所以,现在企业的“安全员”们尽管有天才般的智慧和能力,尽管他们努力工作,个个疲于奔命、累得半死,但仍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大小事故的发生。
第三个问题,要解决“安全员”与“过马路者”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安全员”的目标是确保安全,而“过马路者”的目标是赶快过马路,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局面:首先,“安全员”为确保自己安全目标的实现,而忽视生产活动本身所追求的真正目标,变成“为安全而安全”,在其他人眼里成为了一种障碍。而且,“安全员”本身没有掌握进行安全管理所需的足够的资源,他的安全管理无法到位,所以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安全管理漏洞,使得“安全员”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第二,“过马路者”的目标是“赶快过马路”,安全的责任在“安全员”,所以在其行为当中不必理会安全管理所投入的资源或尽量减少投入,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生产活动的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安全管理的主体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自己,这是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就能搞好安全工作。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更准确地应该说“我不得不要安全”,否则就是一个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在过马路。
编辑 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