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蹉跎岁月,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初期,我从技工学校进入工厂实习,那个时候对安全的概念就是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乱摸,不要乱动,听领导的话,听师傅的话,就这几句话在饭桌上、上班前反复地说。师傅的话就是这儿出过事,那儿出过事,这个炉子发生过铝液爆炸,那个地方轧辊轧掉过一只胳膊,那个剪切机把某某手指头切掉几节,吓得我们这些学徒工看见什么设备犹如庞然大物,听到机器的轰隆声犹如洪水猛兽,胆颤心惊和谨小慎微的样子一看就是一个新兵。进入工厂半年了不知道安全员是谁,后来出了一起事故我才知道安全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傅,听说有心脏病,照顾他老人家,干了安全员这份工作。记得当时工厂里什么颜色的安全帽都有,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绿色的、蓝色的、还有竹编安全帽,没几天锁扣掉了,内衬断了,五颜六色的新安全帽没用多久都变成黑色油泥颜色。现在让我描述当初的工厂模样,就是暗淡的灯光,“跑冒滴漏”的设备,生产现场杂乱无章堆放的镁锭、铝锭、设备备件和废料,磕碰划伤几乎天天发生,现在我们所说的碰磕、划伤、拉毛、锈蚀、脏、松、漏这“七害”比比皆是。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教育方式,我们学徒工不可能不产生“听天由命”的想法。
198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主管部门开始着手起草《劳动保护法(草案)》。征集草稿意见的同时,安全生产工作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哈尔滨亚麻厂粉尘爆炸事故声中,1987年6月8日国发【1987】5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紧急通知》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曙光。冶金部、有色总公司的安全生产红头文件陆续下发,这个时候有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概念,各单位开始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正是这时候,我从一名轧机的主操作手,开始帮助车间、分厂整理安全资料,经过培训,走向安全工作岗位。
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厂开始推行“一老带一新”的安全管理模式,老同志经验丰富,下现场处理问题和安全检查,新同志有一定文化,整理安全资料,协助老同志进行安全检查。各分厂开始“淘汰”老弱病残安全员,安全队伍焕发了青春和活力。“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抢答赛”“安全在我心中演讲赛”“安全标准化工厂验收”等教育活动和培训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事故分析会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做到有记录,有措施,有防范,有信息通报。“5S”和“精益化生产”管理理念进入工厂,陈旧的安全生产观念开始有了转变。
人间时序常易换,今日安全多不凡。2002年11月1日,《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实施,使安全生产事业旧貌换新颜。2007年12月13日,我们厂通过了国际标准 ISO14001和OHSAS18001认证,加上ISO9000标准,我们实现了“三标一体化”。 厂房干净亮堂了,工作服舒适合体了,安全帽统一了,职工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健康了,安全员越来越扬眉吐气了,工厂从“土气”到“洋气”了,安全管理从“宿命论”到“科学论”进行飞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