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导致171名矿工遇难。从当时的事故报道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的5天时间里,该矿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对当班井下矿工人数和事故后安全升井人数始终不清楚。
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矿方当时报告有5人被困,但随后有部分群众举报称此次事故存在重大隐情,被困人数远远不止5人。事故抢险指挥部经过反复核查,才确认当时有266人在井下作业,事故发生后有210人安全升井,另有56人被困。
导致这些群死群伤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煤矿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执行不严,甚至没有定员标准,劳动组织管理混乱,超定员组织生产。发生事故后,又缺乏有效的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不能确定井下人员被困位置而及时展开救援。
为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监局连续向全国煤炭企业发出通报,要求严禁矿井超能力生产;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核准的能力,确定采掘工作面数量和入井人数;同时加强劳动组织管理,严格登记、考勤,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与此同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监局、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部委于2006年10月11日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要求“煤矿企业应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入井人员考勤,逐步推行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入井人数和入井人员的工作区域。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纳入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2007年9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在2007年“安全生产优秀科技成果论坛”上,重点推广了“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与装备”,会上推荐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研制的KJ250矿井人员管理系统。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6大功能
一般而言,一个完善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应具有下井人员总数控制、井下作业人员考勤、井下作业人员生产管理、井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事故救援、井下设备管理6大基本功能。
1.下井人员总数控制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小煤矿受利益的驱动,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现象严重,由此导致了很多群死群伤事故。应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这些不良煤矿的超定员生产行为将无处匿迹。因为实际的下井人员总数,可以通过监控网络传送至上级管理中心,从而使相关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查处这些煤矿的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行为。
2.井下作业人员考勤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能够精确地统计矿工入井、升井时间,并可按班次、部门,生成多种灵活的考勤统计报表,对井下工作人员超时生产情况提供报警。对于一些小煤矿不使用管理系统的情况,《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要求,现行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必须与下井人员考勤挂钩。让下井工人来监督系统的运行,同时为职工工资的发放提供详实的数据。人什么时候下井,什么时候上井,工作了几个小时,都能直接体现出来。
3.井下作业人员生产管理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井下各个区域的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4.井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煤炭生产过程中,都会要求井下每个班的瓦斯检测人员,定时到指定的地点检测瓦斯含量,这个工作相当于地面上的“巡更”。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管理这类人员,瓦斯检测人员每天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到达指定的地点检测瓦斯含量,必要时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还可以勾画出瓦斯检测人员检测时的移动轨迹。
5.井下事故应急救援
煤矿发生事故时,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能够给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实时的或最后时刻的人员信息。事故发生时井下被困人员总数,人员的具体分布位置,井下被困或遇难人员名单等信息,都可以通过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监控技术显现出来,不仅可以为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而且大大缩短了应急救援人员的搜救时间,同时避免了在井下搜寻已逃离的人员而造成二次事故及人力财力损失。
6.井下设备管理
煤炭生产过程中,矿车,电钻、风镐等一些设备或工具是移动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方便了生产调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功能创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对于射频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有较深的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中期就开展了与南非RFID的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合作,将南非的技术引入中国。2005年初,通信信息中心投入力量研发了新型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在2006年中期与其它单位合作,成功在陕西铜川柴家沟煤矿和玉华煤矿引入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2006年8月30日,国家煤监局彭建勋副局长组织煤监局综合司朱凤山副司长和安标办的杨大明副主任一同视察了柴家沟煤矿的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见下图)。随后,在西安召开了“全国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应用工作研讨会”,就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标准问题广泛地征求了意见。会后,通信信息中心又根据新的国家标准开发了新一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通信信息中心开发的新一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识别技术,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可任意调整系统的识别范围,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系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功能实用,灵活可靠,能够迅速、准确地掌握监控区域内人员分布及流动情况,可根据需要随时扩大监控区域;系统中GIS技术可以实现完备的数据统计与信息查询,同时具有完善的数据分析能力;系统具有高度的识别可靠性,可同时识别200个标识卡,以100km/h的速度实测100%通过接收分站无漏检,从而彻底改善了下井人员必须缓慢、逐个通过识别设备的状况;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安装并投入使用,无需外接天线或地感;此外,系统无线标识卡为超小型弧形设计,可以方便地佩戴在矿工的安全帽上、腰间皮带上或粘贴在矿灯蓄电池的外壳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实现了4大创新:系统率先将2.4GHz射频技术应用于矿井人员管理,相对于其他频率的射频技术,2.4GHz射频技术具有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识别能力;系统率先将GIS技术应用于矿井人员管理系统,相对于平面图,GIS技术功能更加丰富,更能全面反映井下真实情况;系统功耗超低,无线标识卡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可正常工作3年以上;该系统识别距离可达50m以上,通讯数据传输距离可达20km以上,在满足设备本质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人员接收分站和人员标识卡之间的识别距离,扩大了单个人员接收分站的可识别区域。
应用前景
2007年7月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明确提出要尽快推广应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2007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金卡工程第十次全国IC卡应用工作会议”上,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办公室张琪主任对煤矿使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管理井下工人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已协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完成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应用需求分析与规划》研究课题。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出现,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尤为重要的是矿井人员管理系统还可在应急救援时准确提供井下被困人员人数和被困区域,为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减少被困人员的伤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编辑 余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