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领导着毗邻CBD的首都长安街边唯一一座电力生产企业,这是国内电力行业第一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是首批“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电力行业展示中心。他却总说自己是平凡的,从一名普通工人到现代企业家,他只是一个行动者和思想者,生命的轨迹永远与企业的成长一起交集、延伸……
中电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的前身是北京第一热电厂,于1956年建厂,1958年投产,是新中国在首都建设的第一家高温高压热电联产企业,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企业曾经的辉煌被亏损所代替,最严重时,亏损额甚至达到了1.6亿元。此后,企业经历了机构改革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终于走出低谷,并在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期间,有风雨飘摇的寒夜,有春意融融的暖冬,经历了改革的每一个热电人,都把这当成一场洗礼与重生,而许建华更是把这归结为上级的大力支持、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和企业近半个世纪的深厚积淀。
科技创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1996年,为了改造老企业机组超期服役、严重老化、生产效率低等弊端,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亲自挥锹,为作为国家技改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热电新厂建设铲起了第一锹土。由于新厂汽机系统全部为进口设备,技术含量高,尤其是德国机组的DCS分散控制系统,是国外90年代的先进技术,热电厂工人当时所掌握的技术无法满足其要求。 许建华带领几十名技术人员,一头扎进了新厂的建设中,大胆运用IPMP项目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抓关键节点、抓人员培训,使得基建项目组短时间内摸清了系统设计和设备功能,编写和整理了大量技术资料,使生产筹备工作迅速走上正轨,为新机组的按期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12月,新厂两台机组先后成功投运。
在新机组投运初期,每天发生的缺陷多达上百项,加之技术人员对进口机组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使停机停炉成了家常便饭,“保安全,保稳定,增效益”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建华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及技术培训工作。通过专门成立技术攻关组,进行了多项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锅炉结焦、制粉系统放炮等困扰机组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使机组逐步进入健康稳定状态。2002年以来,两台机组多次荣获全国200MW机组竞赛一、二等奖,经济运行及设备可靠性水平全面提升。
许建华却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为他知道,只有依靠员工素质的提升,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于是,在以科技创新促发展的决策指引下,企业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完成了科技攻关项目128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与此同时,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培养出了市级优秀青年工程师10余人,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此,许总在企业领导班子中最常讲的一句话是:“利润是我为股东上交的答卷,人才是我为股东开发的优于财务资本的资源。”如今,新一轮的人才素质工程又在热电分公司拉开了帷幕。
环境治理,奉献是一种责任
环保是热电分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源自一个企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作为地处长安街边的唯一一座电力生产企业,热电6年的环保之路走得曲折而艰辛。期间,伴随着生存的考验、资金的压力和技术的挑战。当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喜讯传来时,许建华在欣喜之余感到更多的还是压力,这种压力来自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及热电所处地理位置的要求,更来自热电人面对现实、自我加压的思维惯性。多年的环境治理,使得环保意识已经深深融入每个热电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具有热电特色的文化。
就在几年前,经过“以大代小”改造工程后的热电刚刚从40多年的老厂中走出,正准备以新建的两台机组大干一番的时候,环保问题却让他们栽了个大跟头。当周边居民将噪声污染问题反映到媒体进行曝光的时候,当环保局下令停产整改的时候,热电人意识到,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从那一刻起,领导班子向全体热电人发出号召:用热电人的汗水和忠诚,为首都的发展建造高标准的绿色环保电厂。坚决做到:烟囱不冒烟,厂房不冒气,噪音不扰民,废水不外排,灰渣再利用。从此,热电人走上了一条自我加压、科技攻关、综合治理、回报社会的环保之路。
新厂投产伊始,热电在基建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自筹4亿元,安装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烟气脱硫装置,成为国内首家全部机组安装脱硫装置的城市环保电厂。脱除的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经加工变为环保、耐用的墙体材料——石膏板,不但为日益发展的建筑市场提供了优质产品,也避免了脱硫后的二次污染,实践了循环经济。为了消除生产设备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干扰,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