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福音大厦发生火灾,15人死亡。
织里一无证儿童服装加工厂发生重大火灾,8人死亡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全镇区域面积135.8km2,建成区面积16km2,常住人口9.9万人,外来暂住人口15万人,是中国童装名镇,是全国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棉坯布集散中心。上世纪80年代初,织里镇童装产业从家庭手工作坊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现有童装企业8799家,从业人员16万人,年产各类童装3.2亿件(套),年销售额70亿元,约占国内市场的25%。由于童装产业自身的特点,大量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不断出现,这些企业大都集生产、仓储、生活集于一室,加上中置通天楼梯的特殊房型,储存大量化纤棉麻的特殊原料,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较差等因素,导致织里镇童装业火灾隐患十分严重。
针对织里镇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2004年,织里镇政府设立了“三合一”火灾隐患整治办公室,专配一名分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由公安机关牵头,组织开展了对全镇企业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行动。2005年,市、区、镇三级政府抽调150名干部,投入整治资金1266万元,开展了历时100天的“三合一”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共开窗设门3000多间,架设钢质室外逃生外廊、楼梯1.3万多m,安装应急照明灯1.2万多盏,配置灭火器1.5万余只,安装防火门4300多樘,配备消防标识1万多套。通过整治,有179人在火灾中通过架设的室外钢质外廊成功逃生。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问题的积累,一些整治措施未能严格执行到位。2006年,织里镇相继发生了“9·14”和“10·21”两起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教训深刻,损失惨重。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痛下决心,自2006年10月21日至12月5日开始了织里镇童装业“三合一”企业全面停产停业整治。2006年12月6日开始,全面开展童装企业深化整治和长效安全监管工作,火灾高发势头得到遏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现生产 生活分离
“10·21”火灾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对全镇9700多家童装企业实行全面停产停业整治。吴兴区政府依据相关法律,立即向全体房主、业主发出了全面停产停业整治的决定。省、市消防部门组织专家,制定发布了《织里镇童装企业消防整治过渡性标准》,明确了整改技术措施和消防管理要求,出台了预验收和正式验收两项制度,明确规定:只要实现生产区与生活区彻底分离并通过预验收,企业即可恢复生产;只要通过正式验收,就允许生产至2007年的8月31日;凡在期限内未通过验收的一律予以关闭。绝大部分企业在一周内就完成了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分离,并通过预验收,恢复了生产。
为解决从业人员紧急分流带来的房源难找、交通不便等实际问题,湖州市政府一周内在世纪大道的马路上建成了面积达1.4万km2、可容纳5000人居住的临时生活区,增开了通往镇郊农村的5条公交专线。为保障整治所需消防器材和建筑物资的供应,由镇政府统一与供货商签订供货保证书,开设货物供应点,主动为参与整治的企业联系施工单位,选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经过45天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901家企业未达到整治标准被关闭,其余企业都实现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拆除了生活区的防盗窗,建成了室外楼梯,设置了封闭楼梯间,配齐了消防器材,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加强整治工作队伍建设
启动停产停业整治之初,湖州市政府从各县(区)、各部门迅速抽调了2321人,组成由市委、市政府两位领导现场指挥,24名局级领导任组长的8个工作组,进驻织里镇。转入长效监管期后,市委组织部又先后两次抽调121名市管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吴兴区委抽调103名科级干部和406名机关干部参与整治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整治监管中的重大问题;指挥部每半月汇总一次,重点解决政策、标准和保障问题;现场指挥人员每3天研议一次,重点解决操作性和动态性问题。为确保整治工作质量,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体整治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他们较快掌握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法,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和有效开展工作。为落实整治工作责任,指挥部与各整治监管工作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下发了《整治监管工作人员作风建设的意见》和《织里镇童装企业整治监管考核奖励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违反纪律规定,经教育不改的工作人员,属聘用人员的一律辞退;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一律退回原单位,且年度考评不得评为优秀等级。指挥部还开展了两轮“百日无火警”和“百日大会战”的“双百”竞赛和“优秀整治监管小组”的评比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整治工作队伍的业务建设和素质建设。
完善整治技术手段
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离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房屋的楼层闲置,员工继续在原来楼层留宿,动态监管和夜间巡查难度大等等,如何找到治火患与促发展的平衡点?我们着手策划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提出了以水平物理分隔和架设室外通廊为主要内容的深化整治方案,并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原则规定编制了《织里镇童装类企业建筑分离改造技术要求》,对采取水平分离和垂直分离的整治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设置独立式烟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技术要求。为确保技术要求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我们邀请省内外消防工程技术专家进行了技术论证,并用样板房实施了火灾模拟实验验证,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湖州市副市长周杰检查指导织里“三合一”企业整治工作
强化消防宣传培训
整治工作涉及多方利益群体,为消除广大房主、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抵触情绪,转变思想认识,增强整改火灾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消防宣传教育的力度。市公安消防部门组织培训了120名安全宣传“小教员”,召开了三轮2.4万多人次的业主大会,开展了五轮全员覆盖的“岗前十分钟”消防知识培训,并且每天两次进行广播宣传,每天编发工作简报,每周两次向所有业主赠阅《湖州晚报——织里专刊》,免费发放消防宣传材料105万份。我们还组织全体业主分48个批次召开了火灾现场警示会,组织8500多名房主分52个批次参观了水平分离改造样板房,现场观摩了火灾模拟试验。
全力整治火灾隐患
整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16km2的建成区、1万多个房主、15万外来人口和1030幢建筑,而且涉及3255户5203间农民征地安置用房和659户1549间在建楼盘。同时,还要对各类市政管线及配套设施进行改道和搬迁,对大量临时建筑进行拆除。涉及面之广,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湖州市政府横下一条心,向省政府立下军令状,今年8月31日前全部实现“彻底分离”,并制订了《推进深化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所有童装企业必须实行生产区与生活区水平或垂直分离,凡未分离的,自8月31日起一律予以关闭。从今年1月份开始,湖州市政府分批对1.38万多名房主和业主进行了动员,明确了政策,宣布了标准,公布了流程,并要求召开房主大会,每幢建筑选出由楼长和负责建设资金收取、施工质量和进度监督的三人代表小组。经房主自主协商和工作人员的引导,已有933幢建筑申报了分离改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每幢改造建筑都排定了工作推进表,公开招标17家施工企业,协调湖州市2家大型建筑公司,从电力、通信、城建等部门抽调了17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织132个施工班组,3140名施工人员进行改造,政府还划拨了4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图纸设计、质量监理、公用管线搬迁和设备安装。截至5月31日,已有498幢改造建筑开工,部分建筑已经完工。
加强全程动态监管
整治工作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监管工作必须在动态变化中实施。整治监管指挥部提出了监管工作措施,将一线整治监管组的一半力量用于安全监管,每5天对所有企业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一次全覆盖巡查,并组建了8个共286人的夜间巡查组,与白天工作的整治监管组实行区域对应,全天候对接。为确保监管到位,我们设立了督查考核组,每天至少对20家企业进行抽查。2006年12月6日至今,已累计检查企业29.8万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万多处,当场改正8953处,限期整改1031处,强制整改247处。针对废旧物品回收场所人货混杂、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的实际问题,我们还对16个村452处废旧物品回收场所进行了集中整治,实现了人员与物品的分离。同时,组织安监、公安、消防、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对253家人员集聚场所进行了两轮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79处隐患逐一督促整改。我们还引导10多万名员工向业主作出安全承诺并张贴上墙,向社会公布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和举报电话,组织员工开展“征集安全警示语”活动。共收集警示语500多条,从中筛选了20条予以重奖,并制成公益宣传板张贴悬挂。同时,组织开展“十佳百优千好安全管理示范户”评比活动,对20个示范户给予奖励并通过报纸、电视逐一宣传报道。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市委、市政府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整治、监管、维稳“三管齐下”,掌控、化解、处置“三线齐布”的工作要求。市公安局提出了“铁面抓整治,铁腕保稳定”的工作要求和“由点及面,以面保点”的维稳原则,制定了《关于维护织里地区社会稳定工作的总体方案》和相应的处置预案,将情报信息收集、公开巡逻威慑、现场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处置、机动值班备勤等工作进行了细化。同时,指挥部设立维权组以畅通渠道、化解矛盾。整治工作期间,共出动警力3.1万人次,开展了220天的公开巡逻,成功处置和化解了与整治监管有关的各类治安事件和纠纷3527起;收集各类情报信息712条,编发维稳专报135份;调处劳资纠纷180多件,讨回拖欠民工工资和欠款1053万元。吴兴区人民政府还对247家企业进行了联合执法。
积极转变生产模式
深化整治是应实之举,转变模式方为治本之策。从源头上解决织里镇童装企业安全问题,必须着眼长远发展,转变生产模式,提升产业层次。我们按照“生产生活彻底分离,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配套同步、建管并举”的要求,在织里镇建设了2个童装产业标准化厂区。厂区内分为生产区、生活区、服务区、商务区、物流区等5大功能区,总用地面积64.4万m2,总投资5.5亿元。本着加快推进、特事特办,该工程从2006年12月27日立项,一个多月内就完成了土地征用、拍卖、图纸设计审查、建设招标,今年1月30日正式开工兴建。目前,一期工程50万km2的标准厂房已完成主体建筑的三层施工,今年8月底投入使用,可接纳1000家具备50台缝纫机生产规模的企业,真正实现“生产进园区、生活进社区”的整治工作目标,为促进童装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编辑 玫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