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发生“8·13”堤溪大桥垮塌事故,凤凰小城届时定会是一番载歌载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但这项“面子工程”却偏偏没有争气!2007年8月13日16时40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凤凰县堤溪大桥发生特别重大整体垮塌事故,64人当场死亡。
这是当时全国本年度发生的涉难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引起了高层极大关注。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尽最大努力搜救下落不明人员,救治伤员;要迅速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者;同时,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3天后,由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任组长,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湖南省省长周强任副组长的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以及由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任组长,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鸣起、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为成员的事故调查小组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受邀率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人员同期参与事故调查,国务院这次派出的是罕见的高规格调查阵容。
桥基选址 基础不牢
事故发生后,记者曾就此话题和很多人业内同行聊起,但除了“肯定是因腐败导致的豆腐渣工程”这一揣测之外,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堤溪大桥为何会在瞬间整体垮塌?它的致命伤又在哪里?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在随后的两个月中,记者尝试着从各种途径来了解这起事故,并走访有部分相关知情人士。这些人中既有一直蹲在现场的网站和媒体记者,也有参与事故调查的专家和官员。通过他们的分析述说,以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9月24日总局视频会上一掠而过的简要介绍,这起事故的原因渐次清晰起来。
首先受到质疑的是堤溪大桥的桥基选址问题,“8·13”垮塌事故发生后,见诸媒体的报道认为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晓、王绘华采访:2005年初,堤溪大桥建筑工人在设计图纸上所标示的1号桥墩位置上施工,竟挖出一个大岩洞。而这在勘测报告上并未标明。在大桥做工的金坪村村民吴福生告诉记者:“在大桥东边的第一个桥墩下面有个很大的溶洞,洞口宽约1m多,这个溶洞一直通向进入凤凰县城的城北大道方向。以前这里,有老百姓用它来圈牛。”后来,施工方对这个地基上的大溶洞进行简单填充,没有挖掘很深就开始砌了。堤溪大桥2号桥孔刚好横跨在村里的渠道上方,下面是沙地,不能搭钢管架。为了搭建脚手架支撑拱桥和便于装拆模板,施工方在2号桥孔下用水泥加小钢筋制成的板材铺垫沙地,再在上面加了6个直径约1m的水泥地桩,然后在地桩上搭建脚手架。今年端午节过后的一天,下午6点多, 村民田儒莲在桥边的塘里钓鱼,看见桥上的工人忽然往一个方向跑,人头攒动的桥面突然空无一人。“后来工人告诉我,当时大桥动了一下”。“动”的地方正是在劳动竞赛中获奖的2号桥孔处,下沉约2cm。“大约十多天以后,又下沉了第二次,这次大约5cm。”工地建筑工人田茂告诉记者。“后来他们在地桩处烧了‘纸钱’保平安,然后对地桩的基础进行了加固,继续开工。”
目前,该事故的调查报告还没有正式出来,但9月24日国家安监总局视频会上,李毅中局长在口头简要介绍堤溪大桥事故时,亦曾认为该桥桥基选址存在问题。
记者在和相关知情人士沟通时,也曾提到桥基选址这个问题。知情人士介绍说,经过现场调查,初步认定堤溪大桥属于偷工减料式的“豆腐渣工程”。工程之所以成为“豆腐渣”,除了桥基选址不当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赶工期。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既没有按照正常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又揠苗助长、偷工减料,从而催生出一个“短命工程”。
工艺违规 偷工减料
堤溪大桥属于“圬工拱桥”,这是一种没有钢筋,主要由砖、石、混凝土为材料而构成的桥梁。大桥设计为四跨连拱,每跨65m,全长328.45m,高42m,桥梁全宽13m。大桥上部构造主拱圈为等截面悬链空腹式无铰拱,腹拱采用等截面圆弧拱,下部则奠基在弱风化泥灰或者白云岩上,由混凝土、石块构筑成基础,全桥未设制动墩。知情人士援引专家的话说,这是一种传统型石拱桥,工程造价比较低,同时也是一种“风险型”石拱桥,没有采用比较保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对施工的工艺有很高的要求。
修建这种石拱桥,对石材的强度和规格要求很高,块石规格要求按设计尺寸加工,备好各种规格的石料后才能开工。施工时要找有经验的砌石队伍,浆砌时要求横平坚直灰浆饱满,这样砌成的拱圈才能确保足够紧密与坚固,才能在石料与石料的互相咬合挤压间形成一种“自紧自固”的作用力。但堤溪大桥建设中并不是这样。
据新京报和乐山音乐交通广播记者报道:堤溪大桥坍塌后,已在架桥现场工作了2个多月的民工张永坚等人表示,“以前看的石拱桥,用的石料都是统一规格的长条形,架桥时石条交错垒放,相互咬合,这样就能承受重量。可是,这座大桥与此不同,施工方就近炸山采石,不论石头方圆大小,就直接往桥体里堆。水泥和沙子还没搅和匀就朝里灌浆,甚至没有水泥。于是就出现有些石块之间根本不见水泥和砂浆。”……7月中旬起,张永坚等人被通知开始拆模(包括桥梁支撑和脚手架等)。他们多次发现桥体里有安全帽大小不等的窟窿,架桥用的石料也清晰可见。与以前见过的架桥不同,在这座大桥局部,石料都是简单堆积在一起,几乎不见水泥砂浆,有的石块甚至可以用手推动。
知情人士说,问题首先就出在石头的规格和施工工艺上。施工单位进行的28组岩石强度实验,以及这次事故调查实测的桥墩身镶面块石与墩身砌筑片石、1号孔主拱圈砌体块石的试样,都显示这些石料的抗压极限强度均明显高于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要求值。说明堤溪大桥采用的石料强度本身没有问题。该桥设计资料中提出“用60号块石、形状大致方正”,并要求按此设计控制工艺和规格,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采用的是60号块石和片石,且未控制形状和尺寸,也未按50kg~200kg的质量选配拱石。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晓、王绘华采访在工地干活的刘名(化名)了解到,他从大桥开工建设就来到这里,负责切割桥面和桥墩所需的大块石料。按规定,石块的标准厚度是20cm。但老板告诉他,18cm的也可以收。“既然这样就越切越薄,切得最薄的有16cm。”刘名说。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施工中机制砂也不符合要求。堤溪大桥采用浆砌结构,石块和石块之间需要用混凝土砂浆来进行黏合。由于当地缺少制作混凝土的河砂,为此,施工单位就直接粉碎山上的石头来制作砂子(机制砂),而有些石头在粉碎时还带有泥土,粉碎前没有消除,粉碎后也没有经过冲洗,导致混凝土砂浆黏合度下降。
除此之外,用来制作混凝土的部分水泥也不合格,其中就使用了68t不合格的“牛牌”水泥,后来被迫返工……。
知情人士指出,经过初步调查,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拱圈砌体质量太差,导致拱圈强度不足而破坏。而影响拱圈砌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所用的小石子砼(混凝土)、石料规格和砌筑工艺方法不符合规定。堤溪大桥砌筑拱圈所用的小石子混凝土骨料不符合要求,石料规格大都是片石,与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相差甚远,直接影响了主拱圈的强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知情人士随手为记者画了堤溪大桥的一幅草图,堤溪大桥是四跨连拱,每个拱圈上承受的重力通过左右半拱的水平推力实现相互平衡,四个拱圈又通过大桥两端的桥台产生的固定推力实现相互平衡。由于拱圈之间互有推力,只要有一个拱圈出现问题,那么这一跨向两边产生的水平推力就会马上消失。事故发生后,见诸于各媒体的报道说明,现场垮塌的桥墩和拱桥都是向1号拱圈倾倒,由此说明,垮塌是由1号孔开始的,失去了1号拱圈的支撑,紧邻的其他3个拱圈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就无法被抵消,而桥墩又很高,使得在桥墩的根部所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就会很大,大到桥墩无法抵抗而折断。这就是当时现场目击者所看到的大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整体垮塌的“连拱效应”。
抢赶工期 追逐“政绩”
石拱桥建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水经注》中就提到有座“旅人桥”:“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这座桥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我国记载最早的石拱桥。而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595-605年),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久远的石拱桥。
古人尚且知道并能掌握的建造技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反而不会了?知情人士感慨,有些人既没有掌握古人精湛的石拱桥建造工艺,又不遵守现行的桥梁施工规范,施工中不顾合理的施工工期,一味要求进度,这就是堤溪大桥变成“短命工程”的最根本原因。
堤溪大桥由湖南华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湖南省路桥集团公司施工。见诸于报端和国家安监总局通报的资料显示,该桥于2003年7月完成施工图设计,2004年3月12日开工建设。在近4年的施工过程中,该工程停停建建,建建停停,因工程建设资金问题几经转包易手,后因质量安全问题又于2005年3月进行了地质补充勘探,修改了设计,主拱圈厚度加厚、石料由50号提升到60号,同年8月份再次进行处理。李毅中在此次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些情况已经说明,堤溪大桥在事故前就存在着重大隐患,但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堤溪大桥为什么没能“紧急刹车”,停下来好好进行整改?2007年9月20日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50周年大庆,堤溪大桥又是当地的一项重点工程,由此被相关领导作为“献礼工程”。为了赶在州庆上献礼,事故前相关领导曾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如期向湘西州50周年大庆献礼,并许愿“按时”完工的给予奖金。由此,堤溪大桥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凤大公司总经理游兴富对湘西州州委机关报记者说:“我们将尽全力搞好工程建设,高标准、严要求,争创全线优良工程,为五十年州庆献上一份厚礼。”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跟上领导要求的“进度”,施工单位不惜倒排工期。修建石拱桥时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砌筑拱圈。拱圈砌好后,还要等上一定的时间,让灌缝的混凝土将石料凝结成一个整体并完全固化。但堤溪大桥施工中并不是这样做的。堤溪大桥主拱拱圈设计有3层,正常的施工工艺是砌完第一层拱圈后,要停下来进行28天的养护,之后才能进行第二道拱圈的砌筑,第二道拱圈砌成后,再停下来进行28天的养护,才能开始第三道拱圈的砌筑。实际施工中,为了如期参加献礼庆典,第一道拱圈砌好后,只进行了3天的养护,施工人员就被要求开始第二道拱圈砌筑。第二道拱圈砌成后,也只进行了3天的养护,又开始第三道拱圈的砌筑。为了保证在8月15日如期拆除完所有拱圈架,施工人员7月15日就接到了开始拆除拱圈架的通知,……工期一步步倒排,到拱圈砌筑时就变成了3天养护。
一般来说,缩短施工工期不仅可以节约施工成本,而且可以提前发挥投资效益,施工单位和项目业主受利益驱使,本身就有尽量赶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的企图。外国同行业为了克服缩短施工工期这种痼疾,常常在工程合同文本中就明确规定了提前完成施工后将会受到的处罚。我们国家其实也早就有了相关规定。1998年11月9日,建设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通知第四条特别重申:尊重客观规律,保证合理工期。不准脱离客观实际抢工期,搞“献礼”“报喜”工程。施工工期要依据建设部制定的工期定额科学确定,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避免层层加码,任意缩短工期。
知情人士指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保持95%以上,时间为28天。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无法保证标准养护条件,而只能采取措施在经济实用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养护效果。比方说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正常增加强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浇筑的混凝土逐步固化并达到一定的固结强度。如果大大缩短正常的养护时间,在混凝土强度还没有达到本身性能参数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道拱圈砌筑,砌筑时的石块碰撞、振动和拱圈挤压,就容易使刚刚灌注的混凝土开裂、破碎,且再也无法固结固化。
近年来,“献礼工程”屡见不鲜,由此导致的赶工期几近泛滥之势。从国家级到乡镇级,很多工程都喊着向某某重大节日、某某重要会议“献礼”的口号,压缩施工工期。没有名目的,巧立名目也要“创造条件”来“献礼”,以“抢时间、赶速度、献厚礼”的口号,搞所谓的“提前竣工”。于是,合理的施工工期不要了,有的只是早建成、早受益的一己私利;对工程应负的责任心没有了,有的只是满足个别人的“政绩”。而这种违背科学施工、揠苗助长式的赶工期、抢进度行为,很容易成为劣质工程和生产事故的温床。从堤溪大桥现场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堤溪大桥桥墩断面的碎石都是散的,混凝土也没有搅拌好,以这样的质量如何来承载百年工程?
为此,记者想起了在参加总局相关安全工作会议时,曾多次听到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讲过的一句话:“有些人不尊重客观规律,拍拍脑袋,想干什么干什么。”这正如社会上人们老说的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现在有些人屁股有多大,胆子就有多大,就有多么地“气吞万里如虎”,哪管什么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此次特别重大垮塌事故,152名涉险人员中64人遇难,88人生还,22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损失不可谓不沉重!大桥刚刚建成就整体垮塌,教训不可谓不残酷!这中间除了企业的逐利行为外,一些领导也在充当着“短命工程”“豆腐渣工程”的帮凶!此次事故如果不追根溯源,进行全面整体的检讨,那谁敢保证下一起垮塌事故不会再次发生?
记者了解到的事故原因,仅是技术层面的,隐藏在事故背后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尚在调查之中,我们仍在深切地注视着。
(编者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3个采访对象均以“知情人士”替代。其他媒体的现场报道,对本文亦有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辑 余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