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炸药桶边上的万人大逃亡

  渔港萧条

  沿响陈路一路往东,穿过化工园区各种锃亮的新修招牌,不过14公里,就已到达黄海海边。天气好时,站在岸边,可以清楚看到开山岛。

  属于淤涨型海岸的苏北黄海海岸,地势平坦,海边滩涂上长年生长着过人高的茂盛芦苇带。2002年前,这里夏季海边还绿浪翻滚、无边无际,可随着化工园区的扩大,以及造船企业入驻,芦苇带如今已变得零星散落。

  陈家港镇金港村的沈五,是港口一带有名的“拉网老大”。沈家五兄弟,八姐妹,其中三兄弟均以海边捕鱼为生。过年期间,在海边小东港,沈五的渔船渔具散乱堆放在港口,看样子已经很久没动用过了。

  “上游化工厂污染太大,鱼都不能吃了”,2月17日上午,喝了点小酒闷在家中的沈五说,他们兄弟几个近两三年都没怎么出海打渔了。“以前一个潮水就可以逮到上万斤鱼,一年轻轻松松几十万元的收入,现在一年能捕到二三千斤就算相当不错了”。

  “三光鱼、丁头鱼、鲤鱼、鳗鱼、比目鱼、踏板鱼……”,光鱼的种类,沈五就能数出一二十种。他讲,以前不仅鱼的种类多、量大,而且价格也好卖,“大鱼4块/斤,小鱼也2-3块/斤”,可现在鱼只剩了沙丁鱼、鲈鱼等少数几种,鱼价也卖不起来,大鱼才2.5元/斤,小鱼1.5元/斤。“打上来的鱼有柴油味,本地人不吃,都偷偷卖到了南边的浙江宁波一带”,沈五称。

  沈五的二哥沈玉明已经打了28年的鱼,他补充道,五六十斤的铜头鱼,以前能经常捕到,但现在海水污染得厉害,经常发赤潮,打上来的鱼有的皮肤已经腐烂,有的剖开肚子,里边全是水,贝类全死光了,打鱼早已不足以谋生。“4年前,靠卖鳗鱼苗,一年也能有上十万元的收入,现在灌河入海口的水都是红的,洄游到上游淡水河产卵的鳗鱼苗也活不了”。沈家兄弟及村内10多家渔民曾到化工园区投诉过,但无济于事。

  2007年左右,沈家兄弟渐次歇了渔船,在海滩承包了100亩虾塘,开始养对虾和花蛤。“现在搞养殖也不安心,上游污水一来,鱼虾贝类就全完了”,沈玉明对渔港变化特别痛心,要知道对虾可是这一带黄海岸边渔业的主产品,老渔民都记得,以前春天鱼最多时在陈家港撒一次网,能拉上一两船对虾“有五六吨”。

  2008年,响水县环保部门对入海口———灌河口测定的结果表明:劣V类地表水,已不适合鱼类生存。

  六港村老渔民史成美说,2002年前,当地有一大奇景,就是每年五六月份,都会有成群结队的虎头鲸从黄海沿灌河口上溯,十分壮观:“长二三十米的大鱼,也不怕人,就在水面游,黑压压的鱼鳍露出水面,小的还不时跃上水面”。当地老百姓认为它们是去朝拜龙王庙,从不捕捞。

  为保护虎头鲸涨潮溯游,灌河口是黄海沿岸唯一没有设拦水闸的淡水河口,它们可以一路欢畅地游进上游洪泽湖,然后交配产卵,再游回大海。而浩浩荡荡的灌河口,据考证是《西游记》中二郎神大战灌河口所在地,现在也被人们誉为“苏北黄浦江”。

  然而,从2005年起,当地人再也没有见过虎头鲸。2008年前后,距陈家港化工园区不过5公里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发现,由于沿海鱼虾大量消失,这种每年迁徙至此过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经面临饥荒。

  今天陈家港镇内,来自天南地北的打工人群,远远多于当地海岸出产的海鲜产量。“原来这里以吃海鲜闻名,现在要吃海鲜,还得从其它更远的地方调海产品”,镇上一餐馆老板说,即使是本地鱼塘养殖的鱼,当地人也不吃,而是运往苏南地区,渔港生意渐渐萧条。

  谁该搬迁?

  下游的渔港日渐惨淡,而与化工园区比邻而居的周边农村,随着化工园区的日渐长成扩张,冲突日益尖锐。

  “化工厂气味熏死人,平时厂里一生产,附近家家户户要关门,碰上雾天,眼睛都睁不开,熏得直流泪”,“晚上11-12点后经常偷排,只能躲到被子里,闷死人”,2月17日,在陈家港化工园区周边的大湾村、王商村、草港村等地,但凡碰到的村民,无不气愤于化工厂终日产生的味道。

  吴爱英11岁的儿子李军宇,原本在草港小学读书,今年转到了陈家港镇中心小学。“这几年,草港小学只收幼儿园和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转走了,气味太大”,吴爱英称,由于草港小学离化工厂太近,前几年还发生过化工厂偷排、老师领着孩子们出逃躲避怪味的事。

  草港村七组67岁的李学生老人说,“周边村庄与化工园区的矛盾隔三岔五就有,最后通常都是化工厂赔钱了事”。老人数落:2008年秋天,草港村四组、七组21户村民家养的兔子、鸭子陆续死亡189只;2009年9月,草港村三组靠近化工园区的两三百亩大白菜一夜间全死,化工园区以1500元/亩进行赔偿;王商村三组、住在响陈路边断桥上的邵光祖,去年一次死了七八百只小野鸭……

  去年冬,李学生67岁的老伴单铁兰因肺癌去世。“村卫生所对癌症死亡的人都有统计”,老人讲,据他自己观察,在草港村方圆500米范围内,去年已经因癌症去世了五六人。而据临县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统计,2000-2005年期间,共有76名村民死于肺癌、胃癌等。

  然而,在政府强力支持下,这个2002年始建投产的化工园区一天比一天庞大,不是村进厂退,而是厂进村退。

  “2000年,响水全县生产总值9000万,不过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响水县一副县长介绍,由于苏南地区上世纪80年代已率先进行工业化改革,到本世纪初时,尽管一河之隔,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比国内沿海与中西部差距还大。“尤其是响水县的张(集)黄(圩)六(套)地区,被称为‘苏北兰考’,当时苏南经济产值已是苏北的三倍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响水县随后全县招商,包括教育局、卫生局等在内,所有公务员都有招商任务。

  “我们去浙江、苏州一带招商,开始总觉得有点挖墙脚的意思,偷偷摸摸去谈,没想到后来当地一领导接见,说你们不是在挖墙脚,是在帮忙,苏南地区正打算将那些工业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去呢”,响水县政府一常委介绍,正是这样的招商力度,加上平均3.6万元/亩的土地出让价格(当时苏南土地出让价格为30万元/亩)、以及退税返利、隐含灵活的环境优惠政策,短短几年,陈家港化工园区迅速接纳了一批江浙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化工产业。

  直到今天,在陈家港化工园区招商网页上,注明其优惠条件时,还有一条:环境容量大。与陈家港化工园区类似,从2002年开始,与陈家港同处灌河之南的盐城市滨海化工园区、以及灌河之北的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堆沟化工园区、灌云县的燕尾港化工园区,也相继招商成形。

  “响水(陈家港)是老大,滨海、堆沟、燕尾港是后建的,其中滨海化工园区体量是陈家港的两倍”,陈家港化工园区分管环保工作的张德银副主任估计,就目前已成片的苏北化工经济带,面积已达到五六十平方公里,而且还在扩张之中。张自己也曾从山东为园区招回一大型化工企业———歌德诺贝生化公司,总投资16亿元。

  化工园区成片后,迅速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灌南县原本G D P不过亿,2004年在两个工业园区拉动下,达到2个亿”,响水县政府一领导承认,目前陈家港化工团区已产生了江苏裕廊、联化科技等四家上市企业,2007年园区销售收入58亿元,税收1 .1亿元,而“十一五”末,这个化工园区计划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气味不一定是我们化工园产生的呀”,2月17日,响水县政府发言人周厚良针对村民反映偷排废气一事,曾这样回答。逃亡事件发生后,陈家港化工园区除几家大企业外,一半企业停工放假,可走进园区,还是可以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响水县一政府常委对当地老百姓与化工园区冲突尖锐一事,自我解嘲似解释。他认为,承接产业转移、梯度发展是正常的。“我们接下来,也会将园区内污染大、附加值低的企业逐渐往安徽、湖北等地转移”。张德银则透露,截至目前,占地10 .5平方公里的陈家港化工园区内,剩余土地已不足400亩,“现在不是我们求企业,而是我们挑企业,前几年入园门槛是5000万元投资,现在最少1个亿”。

  据了解,前三年,陈家港化工园区已经陆续搬迁了大湾村、双岗镇的两三个村庄,新的搬迁也仍在酝酿之中。“村民要价太高,又不能强拆,所以搬迁进度很慢”,张德银有时抱怨:要是当年政府有钱,建化工园区时将响陈路修得更远些,直到海边,远离农业区,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么的麻烦了。

  “要么有个袋子,把我们连村带人全部装走,要么就让化工园区搬走。”对于村庄与化工园区的进退,草港村老人李学生则很倔强。

  在响水万人大逃亡事件之后,这种不对称的角力注定还要持续。

  2月17日上午,响水县政府发言人周厚良对外公布,经过群众走访确认,大逃亡是一起由谣言引起的恐慌,整个化工园区及全县范围,都没有发生一起爆炸,没有发生一起泄漏。而谣言的制造者刘洪昌、朱红旗等4人已被刑拘,意外去世的潘子文、潘建宝等4人则获政府赔偿100万元。

  “按照政府公开的说法,是新公司绿利来的蒸汽外泄引发误会谣言,可附近村庄老百姓反映的却是大和泄漏,怎会混淆两家完全不相干的工厂呢?”面对媒体发问,周解释:“谣言,传来传去就变了,可能跟去年底大和刚泄漏过一次有关吧”。记者在化工园区走访发现,未投产的绿利来公司至今还未挂上厂牌,崭新的厂区与村民传说中的大和氯碱化工厂相距上千米。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140个字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