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在河北唐山召开全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会上,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赋予了新内容。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内,由于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引发的劳动关系矛盾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务派遣用工和非正规就业人数增加,劳动关系短期化、不稳定等问题将更为突出。同时,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这些领域的职工人数进一步增加,将使原本薄弱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如何因势利导,加快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新形势下的劳动保护工作有效内容和方式,提升工会维护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权益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近年来,各级各地工会在探索劳动保护工作有效内容和模式方面,做了有益地尝试。如唐山市迁西县总工会深化“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协议书机制”,提出对私营小企业职工维权模式;辽宁抚顺县总工会探索建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站模式,从队伍建设上保障维权;四川省总工会在重点产煤县试行专职群众监督员制度,提出对私营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的工会工作模式;江苏省总工会提出了参与职业病防治“群防,群控,群治”工作模式。这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借鉴。
推进区域(行业)性
劳动安全卫生协议签订
河北唐山迁西县是矿业大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钢铁产业已成为县支柱产业,全县562家工业企业中,金属采选企业占511家,现已形成了采选、烧结、冶炼、轧材一条龙生产格局。随着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转轨,民营、个体、私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这些企业在为迁西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25人以下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职工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工会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不规范,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状况不佳,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迁西县总工会把推进区域(行业)性劳动安全卫生协议签订工作作为创新维权理念,健全保护机制的突破口,列入了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迁西县统一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协议书文本,文本依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分为6种形式。第一种是县总工会代表全县各乡镇所辖企业全体职工与17个乡镇政府签订的劳动安全卫生协议样本;第二种是教育、卫生、建设、交通等系统工会代表基层单位全体职工与所辖基层单位法人签订的区域劳动安全卫生协议样本;第三种是县属重点企业工会代表本单位全体职工与本单位法人签订的劳动安全卫生协议样本;第四种是乡镇总工会代表辖区企业职工与规模企业法人签订的区域劳动安全卫生协议样本;第五种是各乡镇区域性工会联合会代表辖区25人以下小型企业(小型采选矿点、商贸摊点等)职工与法人签订的劳动安全卫生协议样本;第六种是乡镇所属规模企业工会代表本企业职工与所辖子公司或分厂负责人签订的劳动安全卫生协议样本。
在这些安全卫生协议中,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政府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监管责任,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主体责任,明确了职工安全生产中的各项权力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工会的监督责任和协助政府及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任。
迁西县总工会对已经签订劳动安全卫生协议的企业登记造册,加强指导,使其逐步完善和提高;对没有签订协议的企业进行排查,分解任务,重点推进。对新建企业,实行企业随建立随签订协议的制度;对于改制企业,针对不同情况,对原有协议予以确认或重新修订调整,做到改制一个,签订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在签订协议的同时,成立了由工会、行政和职工代表组成的监督检查委员会,企业工会每季度检查一次,乡镇、系统工会每半年检查一次,全县每年检查一次。同时建立职工代表监督制度, 职工代表对违反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问题及时向行政、工会反馈,提出整改意见。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职工代表巡查的方式,对各厂车间班组安全状况、粉尘浓度、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等,进行不定期的巡视检查,仅今年上半年, 职工代表就提出各种涉及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的合理化建议136项,提出整改建议151项,对控制减少各类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区域性劳动安全卫生协议的签订,有效地维护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乡镇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使企业和职工真正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和维权能力,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建会和职工入会的积极性,乡镇辖区内25人以下的非煤矿山企业和个体零售批发站点、加油站等职工纷纷要求建立工会组织。
建立工会“工监站”
辽宁抚顺县地处辽东,从“十五”时期开始,大力发展了铁矿石、菱镁矿石开采和冶炼,发展了木制品加工、橡胶、医药、化工、建材、机械零部件制造、经编纺织、工业防尘滤布、建筑、农产品加工和交通运输等产业,领域宽广、门类众多。
2007年以前,全县48个铁矿石采场、16个菱镁矿石采场、22个建材石料采场都是私营小企业,他们只顾产量,企业对劳动保护不重视,如对职工提出的掌子面要呈梯型并自上而下开采、采石作业面要安排专人负责安全隐患排查监督等建议不采纳,经常出现顶端掉石、大面积滑坡等现象,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伤害,但也经常有职工受伤或整个采场报废、工人放假停发工资等情况。
如何加强这些中小企业的职工劳动保护工作?2007年起,辽宁抚顺县总工会探索出一条基层工会成立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站”(简称“工监站”),把“工监站”设在乡镇,直接深入企业组织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活动的路子。目前,全县组建了1个县级“工监总站”、16个乡镇和行业 “工监站”,从工会组织上形成了劳动保护工作网络的全覆盖。
抚顺县总工会在乡镇成立“工监站”,从抓“五有达标”入手(即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经费、有作用),维护了全县中小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权益。
有队伍。抚顺县总工会确定“工监站”的“工监员”按照企业职工总数的10%比例配备,从区域内、行业内的用人单位职工中选拔出来。这些“工监员”是在不脱离本职工作岗位的前提下,从事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工会要求每月给予60元到120元的津贴补助。现在,全县有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2014名,抚顺县包括“工监总站”在内的17个“工监站”劳动保护监督员都做到了持证上岗。
有阵地。设在乡镇的“工监站”都有自己的工作场所,准备了随时可以到企业监督检查的摩托车、自行车、安全帽、安全带、手电筒、扩音器和其他工具,个别条件好的乡镇和行业“工监站”还配备了面包车等。所有的“工监站”都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主要有《工监站监督检查制度》《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制度》《工监站值班值宿制度》《工监站安全隐患排查报送制度》等。
有活动。“工监站”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日常的监督检查上。县总工会规定,每年必须开展的10项重点监督检查,即:非煤矿山的尾矿库安全运行监督检查;非煤矿山开采掌子面安全作业监督检查;煤矿井下掘进巷道通风排水和瓦斯排放安全检查;非煤矿山井下开采粉尘处理安全检查;爆炸物品使用和爆破员安全操作安全检查;冶炼烧结企业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排放安全监督检查;建筑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监督检查;木制品加工企业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化工、橡胶、塑料制品、工业用布企业粉尘和气味等职业危害安全监督检查;非公有制企业安全制度、劳动卫生安全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等。乡镇“工监站”还同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设在各乡镇的“安监办”人员共同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有经费。乡镇政府通过同级人代会专门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为“工监站”经费做了安排,一般标准是平均每名职工10元钱左右,职工多的乡镇每年2万多元,职工少的乡镇每年3000多元,全县包括行业工会“工监站”和县直大企业“工监站”在内,每年由基层列支用于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工监站”工作经费都在20万元左右。
有作用。自从“工监站”开展监督检查以后,只要发现有违章违规情况就会依法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两次检查发现没有整改的就给下达建议行政处罚通知书,并由工会作主不让工人冒险作业,全县80多个非煤矿山采场在工会组织的监督检查下,相继建立健全了矿山采场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制度,从基层建立“工监站”后从没有发生伤亡事故。
职业危害“群防,群控,群治”
近年来,随着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职业危害问题日益凸现,江苏省职业危害主要表现为:因职业危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封闭作业场所的中毒、窒息,二次事故的悲剧屡禁不止;职业病新发病例居高不下。
面对职业危害严峻的现实状况,江苏省总工会把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纳入了全省工会工作的重要议程,完善工作载体,纳入政府轨道。“群防”纳入重要议程。通过对省内1万9573家企业,322万9262名职工的调查摸底,形成了《关于我省职业危害情况的调查报告》。省总工会和省政府召开了联席会议,专题研讨全省职业病防治问题,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职业危害的防治被列为全省专项治理的重点之一。
“群控”拓宽参与渠道,建立监控机制。为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职业病防治途径和方法。2004年以来,镇江市总工会与卫生局、安监局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职业安全卫生达标竞赛活动,要求参赛单位建立一本职业安全卫生竞赛台账。内容为职工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尘毒作业点数量、尘毒的浓度、接触尘毒危害职工花名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职工登记表等;签定一个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卫生集体合同;建立二卡一预案,即危险源点监控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07年,镇江市总工会与卫生、安监联合下发《关于建立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协作机制的工作意见》,创立了市、市辖区二级督查协作机制,建立三项制度,明确了各自职责:安监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场所查处;卫生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确定、监测、公布及健康体检,职工职业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工会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设立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员。通过建立联合监督工作制度,明确了督查范围、督查程序、督查实施和处罚办法。全市每半年进行一次联合执法,对发现问题和整改意见交由行政执法主体出具相关的法律文书,联合督查组联合下达《督查情况通知书》。三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企业设立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员的通知》,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员八项职责,即宣传政策法规、督促危害因素检测和职工体检、制止违章指挥和作业、监督防护用品的使用和警示标识配备、配合开展培训教育、协助应急预案的演练、反映职工意见和建议、帮助完善资料台账等。
“群制”探索制度约束。近年来,江苏省部分地区木板材加工业迅猛发展,如邳州一个县级市就有木板材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上千家,木板材加工过程中粉尘、噪声、粘合剂等职业危害十分严重,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又缺乏统一的企业安全标准,工作中缺少了监督整改的依据。2008年,省总工会从基层的迫切需要出发,组织劳动保护专家组,查阅大量资料,多次深入现场,反复讨论修改,按照木板材行业生产的工艺流程,涵盖了所有的设备、岗位,编制了《木板材行业安全检查表》,在企业进行推广使用,有效规范了木板材行业的劳动保护工作,获得了基层工会、企业和职工的广泛好评。
连云港市东海县是水晶的主产地,但石英加工企业多,生产性粉尘危害现象突出,职业病屡有发生。2009年,东海县总工会针对本县的状况,会同卫生、安监等部门,探索推行《石英加工企业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各相关企业劳资双方选派代表认真讨论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统一认识,并通过工会要约、企业答复、书面公示、双方代表团讨论、首席代表共同签约等程序完成了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江苏省工会通过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超前介入,主动发挥“群防”作用;源头参与,构筑三方机制形成“群控”;完善载体,形成“群制”制度约束,在职业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重点产煤县试行
工会专职群众监督员制度
煤炭是四川的支柱产业,非公煤矿数量多、基础管理薄弱,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加强重点产煤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2009年8月,四川省总工会在调研并广泛征求市、县(区)工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重点产煤县实行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聘任制度。特聘群监员由省总工会补助薪酬和必要的设施设备,市、县两级总工会负担保险,走工会干部职业化道路,解决了重点产煤县工会无专职劳动保护干部的问题,并在5个重点产煤县工会各聘任2名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进行试点工作。委托省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对10名特聘县级工会煤矿群监员进行了10天的专业培训,安排他们轮流与所在县安监执法队一起下矿检查,熟悉情况,提高了他们的履职能力。
特聘群监员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有力的促进了非公煤矿群监网络的建立。珙县工会专职煤矿群监员,指导全县36个煤矿在一线班组中聘请了380名群众安全监督员,实现了群安网的全覆盖。二是煤矿特聘群监员在安全隐患排查和反“三违”中发挥了工会职业化干部的专业特长,既能下井检查安全,发现隐患、协调整治隐患,又能指导企业工会特别是生产一线群众安全监督员开展工作,使工会群安工作落实在井下的采煤工作面,能实实在在地促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和企业安全发展。2010年以来,10名煤矿特聘群监员单独或与县安监局一起,进行了212次安全检查,其中下井检查178余次,查出事故隐患1118条,整改694条,提出安全建议762条,督促整改527条。参与事故处理12起。通过特聘煤矿群监员扎实的工作,使非公煤矿工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会是什么?工会干什么?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怎么干的问题。
筠连县维新刘家祠煤矿业主李军说:“特聘煤矿群监员能和职工打成一片,看得见真实的东西、听得到真实的声音,在检查中又不看管理人员的脸色,这既是关心爱护我,杜绝了事故,又维护了职工的安全健康,起到了促进’双嬴’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