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作者:北京市安…   文章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4 13:11:06
 

 

编者按

  2009年7月3日下午2时,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北区的物业人员在污水井内进行维修作业时发生中毒事故。事故共导致6名物业人员身亡,1名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牺牲。这起非常典型的有限空间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安全地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有效防范事故,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刊特选登《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一文,希望其中的思路和做法,能够为相关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有限空间是指密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随着夏季的到来,有限空间受天气影响,空间内温度升高,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聚集和挥发程度随之升高,污水井、下水道内有毒气体浓度也同比增高,发生在有限空间的中毒窒息事故概率大大增加。如果不能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

有限空间内的危害因素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可导致死亡,属于高风险作业,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储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还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监测是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在地下管线、密闭和通风不良等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3种危害。

  1.中毒危害

  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是原本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能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常见的有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窒息性毒气,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一定浓度时可发生急性中毒,浓度极高时,可发生“电击样”死亡。硫化氢浓度极高时却无味,比重比空气重,易沉积于坑、池、井的底部。若工人进行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污物、粪便、有机物腐败物质等作业时,则极有可能接触到硫化氢。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有爆炸性,是最常见的有害气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工业有:冶金炼钢、炼铁、炼焦、锻造和铸造;化学工业中合成氨、甲醛、甲醇、丙酮以及草酸等。这些岗位如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或者管道漏气,均可使作业人员因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发生急性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脑缺氧引起的损害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迟发性神经精神症状。一般轻度中毒会出现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浅、中和深度昏迷,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缺氧危害

  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常见的有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引起的氧气缺乏。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另外,如氮气、氩气、氦气、水蒸气等惰性气体也会引起氧气缺乏。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储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如果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甲烷、丙烷也可以导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及其他危害

  当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时,浓度过高遇火则会引起爆炸或者燃烧。此外,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都可能造成有限空间安全事故。

预防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措施

  预防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者职责;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监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职工,在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和防护器材;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戴氧气报警器和正确的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当发生急性中毒、窒息事故时,应在做好个体防护并配戴必要应急救援设备的前提下,进行救援。严禁贸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文章录入:蓝泽    责任编辑:蓝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京ICP备06011321号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
    网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