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总统与遇难矿工的“交情”
作者:潇湘晨报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8 11:07:01
 

    古语云:一生一死,乃知交情。古今萧条异代,人情大抵如此,而中外世态隔阂,亦概莫能外。

 美国总统奥巴马等人在遇难矿工哀悼仪式现场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西弗吉尼亚州贝克利·罗利县会议中心,出席西弗吉尼亚罹难矿工的悼念仪式,纪念20天前发生在距此20英里远的蒙特科尔煤矿矿难。这起矿难是自1970年以来美国境内伤亡最严重的矿难,29名矿工的生命戛然而止,以至4月12日,奥巴马在华盛顿会见前来出席核安全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都不忘提议为西弗吉尼亚矿难及山西王家岭矿难遇难矿工默哀。

    在这“所有西弗吉尼亚人都满怀痛苦与愤怒”(美国参议员约翰·洛克菲勒语)的时刻,奥巴马与他的副总统约瑟夫·拜登起立迎接前来出席悼念仪式的遇难者家属,一生一死,乃知交情,对待死者的态度,对待生者的态度,还是可见奥巴马政府与矿工的交情。

    尽管西弗吉尼亚从来不是奥巴马的选举“地盘”,2008年的民主党初选中,这个州就明确反对奥巴马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2009年美国大选,奥巴马再次失去了西弗吉尼亚州的选举人票,但作为悲伤的国家抚慰者,奥巴马作出了深情的追述:“矿工们知道他们的工作有极大风险……但是他们依然会跟随父辈的脚步,在隧道中打拼,只为一家的生计,只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一切”,也因此,他追问:“我们为什么会失去他们?国家为什么没能保护这些矿工?我们怎么能让这些劳动者在工作中付出生命的代价?”

    奥巴马的演讲向来有些煽情并总不缺少美国式的自豪。去年11月12日,在胡德堡枪击案死难者的悼念仪式上,他讲述了13名遇害者每个人的故事,这一次,奥巴马同样宣读了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称“这里聚集着29个‘矿工天使’”,这起矿难遇难者的名字,却让大洋彼岸的我们,听得潸然泪下,他说,美国矿工为国家和全球提供能源,作为一个依赖矿业的国家,美国必须竭尽所能,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

    在这个世界上,哪一个矿工走进矿井,不是为了生计劳碌?不是为了家庭奔忙?美国矿工的风险与代价比相较其他地方,倒还值得庆幸,在西弗吉尼亚,矿工薪水是教师的3倍,属高薪职业,“干这一行可以让20刚出头的小伙子拥有一间房屋、一辆不错的卡车和一个银行储蓄账户”,而美国仅次于中国是世界第二采煤大国,2002年—2004年,美国产煤量分别为9.94亿吨、9.73亿吨、10.1亿吨,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27人、30人、28人,近年来每百万吨煤死亡率一直在0.03%以下。

    美国政府对于生命是敬畏的,对于矿工也是敬畏的,这当然不是出于单纯的政治家情感,而是一个政府运行体制所蕴涵的权力制约与权力敬畏。当地时间4月15日,西弗吉尼亚矿难发生后的10天,奥巴马即下令对煤矿安全展开一次彻底检查,声称美国联邦政府将迅速行动,向各地有安全疏漏记录的煤矿派出检查人员,他同时下令劳工部长索利斯与美国国会一道加强现有的煤矿安全立法,弥补法律漏洞,“我们不仅要让煤矿公司负起责任,我们还要让华盛顿负起责任” ,当日,奥巴马在白宫对媒体表示:“我不能接受把矿工的死亡作为商业的代价。”

    这些话语,耳熟能详也并不特别,但还是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美国人在追问“这场灾难为什么会发生并且如何保证它不再发生”,奥巴马在回答:“如果悲剧可以避免,它就不应发生”——其实,不少矿难真是可以避免的。

文章录入:蓝泽    责任编辑:蓝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京ICP备09026624号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06011321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