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安全新闻 | 深度关注 | 安全专题 | 下载中心 | 安全法规 | 安全管理 | 安全技术 | 事故案例 | 职业卫生
安全文艺 | 安全教育 | 安全评价 | 工伤保险 | 生活安全 | 展会信息 | 操作规程 | 应急预案 | 国家标准
行业法规 | 行业标准 | 职业健康 | 逃生急救 | 工伤政策 | 工伤案例 | 原创大赛 | 安 全 月 | 检 查 表

工伤

 
走进矿难遗属家庭:矿难信息逐渐公开透明
作者:《法律与…   文章来源:《法律与生活》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0 10:05:42
 

 

  2007年1月17日零时许,内蒙古包头市壕赖沟铁矿发生了透水事故,29名矿工丧生。

  没有人能计算出,这是新中国发生的第几起矿难,就像没有人能计算出,在那冰冷黑暗的坑道中,有多少鲜活的生命伴随着爆炸、透水、塌陷等灾难的影像永埋地下。

  逝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于是,我们走进了这些矿难家庭。

  2004年10月,河南大平矿难。148名矿工遇难,他们的妻子成为寡妇、孩子成为孤儿、老人孤苦无依——有的60岁老人再度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2006年11月,山西芦苇滩矿难,瓦斯爆炸带走了24个亲人的生命,留下的却是待哺的幼儿,生者无望的爱情。

  2007年1月,内蒙古壕赖沟矿难,丧生的29名矿工家属获得了20多万元的赔偿,而那亲人生死未卜期间等待的焦灼,得知亲人无生还可能时的绝望是遗属心中永远的痛。

  令人欣慰的是,阳光正渐渐穿透阴霾:矿难信息在逐渐公开与透明,矿难遗属获得的补偿从几千,几万,十万,二十万,攀升至内蒙古壕赖沟矿难的近30万。

  在赔偿额不断增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对生命的日益尊重。同时冀望不断增长的赔偿数据成为矿主头上的紧箍咒,让“中国的煤矿死不起人”,让安全生产的困境能在变化中破冰。

文章录入:摆渡船夫    责任编辑:摆渡船夫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京ICP备06011321号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EMAIL:webmaster@esafety.cn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
    网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