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安全新闻 | 深度关注 | 安全专题 | 下载中心 | 安全法规 | 安全管理 | 安全技术 | 事故案例 | 职业卫生
安全文艺 | 安全教育 | 安全评价 | 工伤保险 | 生活安全 | 展会信息 | 操作规程 | 应急预案 | 国家标准
行业法规 | 行业标准 | 职业健康 | 逃生急救 | 工伤政策 | 工伤案例 | 原创大赛 | 安 全 月 | 检 查 表

工伤

 
乐见“责任之辩”公开透明
作者:人民网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0 10:04:06
 

 

  人民网2008年11月28日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过了10多天,当地地铁工地已有近半数恢复施工,安全措施大大强化,甚至考虑到了对工人进行心理疏导。不仅是杭州,生命的代价,对于“地铁热”里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开挖的一座座地下工地,恐怕全都是一记最响亮的警钟——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各地做好建筑安全生产的严辞通报,让我们对于那些近期开工建设项目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措施和监管,多了几分安全感。

  原以为,杭州地铁塌陷事故会很快退出“热门话题”,但这一新闻近日还在网上和不少媒体榜上有名。焦点不再是对事故现场的关注,或者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的愤怒直斥,而是在事故责任的承担上,施工者和业主各执一词针锋相对:一方认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未及时治理隐患、用工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力;另一方则强调问题出在“拍脑袋”、“图便宜”、“赶工期”、“领导意见替代科学决策”上。

  这是一次在公众注视下进行的争执和辩论。争辩的主角是一级中心城市的管理者、一家“中”字头的建筑施工单位、一名有院士头衔的权威专家。政、企、学三方齐集,层次水准皆高,各方都有理论、实践和数据支撑。公众非行业权威机构,难断真伪,但因为10多天的争论,对于这一项目的规划建设全貌,倒有了更多了解;对于国内地铁或其他重大基础工程招投标办法、大型建筑项目利益分布等业内惯例,也窥见些许奥妙。

  原本多半是悄然进行的利益谈判和责任分担比例的争论,变得公开、透明,在面对公众的媒体平台上进行,是值得关注的新现象,也应是一种社会进步。虽然一些干部仍然认为,这样的公开会干扰工作。但从公众的角度看,争执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打破建筑行业利益链条中各环节原有的默契勾连,让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真实状况浮出水面,保证纳税人的钱真正用得其所。我们乐见一场观点鲜明的辩论会,即使争论的目的是为了厘清责任。因为争者愈认真,争辩愈激烈,事实便会愈明晰。

  很快,国家为拉动内需而推动的更多重大工程即将陆续开工,5部门也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要进行全程监控。这表明,我们的一些部门再用关起门“大事化小”的惯例去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只有将事关民众根本利益的工程置于阳光之下,保证合法获取经济利益,明确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上不负中央重托,下不负百姓期待。

文章录入:摆渡船夫    责任编辑:摆渡船夫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京ICP备06011321号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EMAIL:webmaster@esafety.cn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
    网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