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存在,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安全工程作为一个学科提出来,是本世纪50年代的事,60年代才在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学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严格的说安全成为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特殊的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特点要求人们具有现代安全科学知识、安全价值观、高度的安全文化素质和安全行为能力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范畴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或有目的的人为塑造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和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及物态的总和。它基于“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概念,在安全观方面包括全民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括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含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及物质的内容。强调“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为核心,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为表现载体,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进行全方位、综合式协调管理为任务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目的,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广泛性。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及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而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功能。在构筑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性和联系性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成为凝聚职工的中间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
2.规范功能。安全文化有亲和力,它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文化要素渗透,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当这种约束和准则普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就标志着企业员工自觉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的局面初步形成。
3.辐射功能。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仅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经过安全文化建树,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将大有裨益。
由安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地位是其它约束无法取代的,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生存发展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必须依赖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必须融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并纳入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决策,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内容中去,这样,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会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的蓬勃发展。而处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来实现自己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占领更广阔的市场、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标。这样,企业才不会因疲于应付对事故的处理,而削弱了在生产与发展方面的职能。
当前,各行各业对安全工作可以说是空前重视,为什么还屡屡发生事故?分析事故原因,绝大部分是员工违章造成的,这有企业管理不严的原因,而大量违章行为则表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下。尤其是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将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而不安全行为却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会给他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方便等。这将进一步促使他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故而,我们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要他安全”没有转化到“我要安全”的轨迹上来,没有正视人的观念、态度、道德、修养等更为基本和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而这些因素的归总就是人的文化、人的素养。因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手段,使“我要安全”成为员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